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霍拉旭,天地间有许多事情

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

——莎士比亚

(《先人祭》原题辞)

1968年1月,波兰人民共和国,冰霜覆盖首都华沙。市中心的广场上,华沙民族剧院,正在上演波兰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先人祭》。这部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一经公映,让整个华沙为止震动,场场爆满。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1901年《先人祭》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导演为波兰剧作家、画家、诗人斯坦尼斯瓦夫·韦斯皮安斯基。图为海报。

“铁幕时代”让前苏联大使

观看途中退场的波兰戏剧

《先人祭》是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这位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是浪漫主义代表性戏剧家,亦是散文家、翻译家、文学教授和政治活动家。他1798年生于立陶宛,进入大学后组织并领导学社争取波兰的民族解放,之后经历了逮捕、监禁、五年的流放和二十六年的流亡,1855年因染瘟疫卒于土耳其 。在欧洲和波兰,他被视为与拜伦歌德并驾齐驱的人物,其影响力超越文学,覆盖文化和政治。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亚当·密茨凯维奇

Adam Mickiewicz

1798年12月24日生于立陶宛诺伏格罗德克附近的查阿西村,1855年11月26日卒于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密茨凯维奇在波兰文坛的地位究竟如何?这么说吧——中国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而设立了“孔子学院”,而不少西方国家,为了传播本国文化也设立了类似的文化机构,如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德国有“歌德学院”,波兰则有“密茨凯维奇学院”。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由于受俄国沙皇的血腥压迫,当时东欧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常兼具启蒙意识和革命精神,密茨凯维奇就是东欧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之一。另外一位集大成者,中国的读者和观众则更为熟悉,他就是创作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而早在1907年,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评价其为“叛逆者”,认为他“是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亚当·密茨凯维奇,《诗集》,第二卷,1823. 其中包括长诗《格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第二、第四部等重要作品。

“我不用剑,它会在厮杀中折断

不用诗,它成熟太慢

不用科学,它很快凋谢

不用奇迹,它过于喧闹,令人不安。”

密茨凯维奇作品的灵魂,本质上是叛逆的。在《先人祭》中,密茨凯维奇用浪漫炽热的抒情,集中反映了沙俄当局的暴戾恣睢和诗人对民族叛徒的极端蔑视。这部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民族神圣戏剧。

被周恩来点名的“文革”期间

发行的第一本外国译著

《先人祭》在华沙的震动,也被同属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中国感知。文革期间,在一次各驻外使节参加的外事工作会议上,周恩来问在场的外交官们,有谁读过引起巨大反响《先人祭》?在座无人应答。周恩来当即表示此书应有中文版。

1976年初冬,中文版《先人祭》付梓。它成为“文革”期间第一本发行的外国译著。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何其芳读后发出感慨:“这是一只报春的燕子,是一朵报春花!”

竟是如此巧合,在波兰,《先人祭》用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激起自己民族同胞的精神震荡,而在同一阵营的东方,《先人祭》也同样成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报春燕。有人说,戏剧,尤其是经典戏剧,是对一个时期人们的公共精神状况的测量与勘察。被鲁迅称之为“复仇者”的《先人祭》,成为两个国家时代前夜里探测的路径。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亚当·密茨凯维奇《先人祭·第三部》

易丽君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一部具有波兰民族性的剧

先人祭与《先人祭》

先人祭起源于异教时期,是立陶宛、普鲁士和库尔兰(现属拉脱维亚)许多乡镇的乡民在每年11月1日扫墓节期间纪念死者的祭奠仪式。“先人祭的虔诚目的、隐蔽的地点、夜晚的时间、怪异的仪式,有段时间曾给我的想象力以巨大的影响”,密兹凯维奇在《先人祭》的开篇如此写到。剧中,诗人以“相近的精神”创造出戏剧的场景。

全剧不按剧目顺序创作,四部分独立成篇又暗含关联。尽管密兹凯维奇本人对古希腊戏剧很感兴趣,他也认为东欧人在精神上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然而所谓悲剧的核心包含了活人与先人的关系,而先人是权威、历史与传统的象征,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戏的主题更接近民俗文化,而非高雅文化。

“ 它是浪漫主义最复杂和最丰富的作品之一,

把梦与残酷的、现实主义的讽刺糅合起来,

被戏剧导演尊为对他们的技能的最高考验。”

——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现在,波兰现代舞《往事如烟》改编自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诗作《先人祭》(英文剧名同名)。用舞蹈展现

个人与社会。生与死。个人的死与社会的生。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我们醒来,离开床,去工作,工作,吃,喝,休息,无聊,娱乐自己,合得来,又分开;我们出生,成长,孕育生命,变老,死亡。我们的故事——同时在世界上发生的千万故事中的一个——结局总是相同。我们都知道这结局是什么。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改编自文革后第一本译著《先人祭》展现波兰民间祭祀中的反抗精神

在人生摆出的无数挑战中,我们时常偶然发现某一人的死亡。其他人的死亡对我们到底有何分量?我们,作为个人。我们,作为社会。这两种角度的交叉诱导着我们去问另一个问题——一个我们想在观众与舞台中抛出的问题:我们,活着的人,能对死亡有什么了解呢?

趁如今到处是沉默,到处是黑暗,

让我们匆匆赶去参加祭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