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一座跨宗教、文化、種族和國界的神山


清晨,高原上的第一縷陽光照到岡仁波齊山頂上。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造型優美,終年積雪,璀璨如皇冠。在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裡,它是世界的中心。攝影:楊延康

來自尼泊爾的香客在聖湖邊的草地上舉行祭拜儀式。與岡仁波齊一樣,瑪旁雍錯也是一種跨文化、跨宗教的信仰之地。除尼泊爾人,每年還有不少印度人趕來神山聖湖朝拜。印度教認為溼婆神和妻子烏瑪住在岡仁波齊,常到瑪旁雍錯沐浴。攝影:楊延康

轉山之前,先朝拜聖湖。一群來自阿里地區改則縣的藏族牧民,來到瑪旁雍錯南岸的楚果寺,在湖邊洗浴妝扮。楚果寺是聖湖每年舉行沐浴儀式的場所,他們把在聖湖邊沐浴奉為人生大事。藏傳佛教認為,聖湖水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攝影:楊延康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香客,日行百里是常事。四位日喀則的藏族婦女,她們從早上10點出發,當天傍晚6點轉完一圈,趕回塔青的時候,風雪剛停。岡仁波齊的氣候變化莫測。攝影:楊延康

岡仁波齊附近的瑪旁雍錯,也被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的信徒們視為聖湖。楚果寺是瑪旁雍錯周圍最大的寺廟,早晨,楚果寺的僧人吹響法螺,一天開始了。遠處的岡仁波齊隱藏在雲彩之中,如果天空晴朗,可以看到神山聖湖交相輝映的壯景。攝影:楊延康

老家在青海湖附近的贊太公,步行一年來到普蘭縣的塔青。在塔青的日子裡,轉山是他唯一使命,他每天都要圍繞著岡仁波齊轉一圈,眼下已經轉到第11圈。他計劃要轉108圈—— 藏傳佛教認為這可以讓他今生成佛。攝影:楊延康


一位轉山者的揹包放在亂石之上,這是在曲古寺和止熱寺之間,寬闊的深谷裡。高峻的雪峰寧靜地矗立在深藍的天空下。天地之間,人像螞蟻一樣渺小。轉山者是孤獨的,孤獨地面對自己和神靈。攝影:楊延康

海拔5640米的卓瑪拉山口,氧氣稀薄,每年都有香客喪生於此。即使這麼高峻的地方,也總能遇到磕長頭的虔誠信徒。磕長頭等於用身體丈量道路,這是轉山方式中最隆重的一種,外圈轉完至少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攝影:楊延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