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市在暴涨暴跌中的循坏轮回,也许,它是终极破局者

科创板:股市在暴涨暴跌中的循坏轮回,也许,它是终极破局者

为何要推出科创板呢?资深专家、媒体进行了解读,大多的解读,比较高大上,实质无非二点:一是强化上海的金融地位,相对深圳而言,弥补上海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的相对不足。二是资本市场的补短板。虽然深圳有创业板,可能因为制度上的限制,创业板并没有哺育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网络巨头。

这样的解读,看得见摸得着,自然也没错,因为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眼下股市正处于熊市,不管决策层基于何种理由,不能不考虑这个现实问题。显然,科创板的推出,从长远而言有积极意义,但短期而言,对股市无疑要产生冲击。最明显的,市场存量资金只有那么多,又多一个市场来分食,抽血效应多少是存在的。在贸易战处于不确定状态,经济处于调整期,股市回到了2014年熊市起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决策层还是要推出科创板,应该是深思熟虑的,不仅仅是为了上海的金融地位和丰富交易市场的需要。这些目的,显然不足以打动决策层。

那么,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觉得是为了破局,破股市长期以来的暴涨暴跌的轮回之局,这是大战略。

科创板:股市在暴涨暴跌中的循坏轮回,也许,它是终极破局者

众所周知,由于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我国的股市比较特别,上市指标、限售股、流通股、审核制、核准制等,这些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使得我国的股市市场化很慢。严格的讲,直到2013年前后实现了全流通后,我国的股市在交易上才算是实现了市场化。即使如此,由于审核、退市、监管和市场交易文化的根深蒂固,我国的股市实际形成了它独特交易文化,最终产生二大结局难以破解:一是溢价发行;二是投机概念炒作。

一个成熟的市场,股票的发行应该由市场定价,溢价、折价、平价,是比较常见的,但我们的市场完全依靠溢价发行,以致公司上市成为稀缺性资源。当所有的公司,即使很垃圾的公司,在这样的条件下,进入资本市场后,他们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你很难让这个股市去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经济状况,因为它们的估值不是正常的。那么,如何打破?无疑是注册制,即具备设定条件的公司都可以上市,无需审核。但问题的关键是打破的风险和代价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因为它骤然改变了市场的生态,生态失去了平衡,是涅槃后焕发绿洲,还是被冲击得成为荒漠,无人敢下这个赌注。2015年牛市的时候,国家已经提出了注册制,然而却一直没有落槌,因为它产生的冲击波实在影响太大,绝非简单的放权问题,这些年放权改革已显示审核的利益制约不再是关键。

正因为如此,参与市场的交易者,实际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的位置:最丰厚的估值之肉已经被上市公司股东持有,交易者只能相互之间抢食残汤,在这样的条件下,参与交易的主体往往就是追求赚一把就走人的心态,短线交易成为主流,而短线交易的核心就是追逐概念甚至是虚无的概念,最典型的如高送转这种仅仅是财务数字游戏的炒作。虽然说,价值投资在我们的市场也可以成功,但价值投资却不能成为主流,你不能总是责怪交易者的不成熟和浮躁心态,因为什么样的市场文化和市场机制,才决定什么样的交易特征。如果我们的市场展现慢牛格局,我相信,以耐心和知足为优点之一的我国老百姓们,更愿意把钱放在股市等升值,就像我们的房产,你只要保持不跌。

溢价发行,概念炒作,在这样的条件下,赚钱的时候资金汹涌而来,不赚钱时资金很快消失,由此导致我们的股市一直暴涨暴跌,不断循坏,即使我们的经济一直保持增长,股市就像我们的足球一样我行我素,任谁来都没有办法解决它存在的问题,谁来拯救就打谁的脸。因此,要破局,必须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但如果直接以注册制替代审核制,风险又太大,这种的方式就是用我们传统的办法:开科创板实验田,在试验田上实行市场化的注册制。

至于为何选定科技行业,理由为:一是创业板的确没有哺育科技巨头,现在通过开辟新的实验田来哺育;二是科技行业本身就是在探索中前进,不仅仅是技术,它的商业模式也是如此;我国的周期经济大局已定,周期经济已经成为构筑国家经济稳定的基础,而科技是代表了未来,代表了转型的方向,以此进行市场化探索,攻守兼备;四是我国几个超巨科技公司,都是在市场化的探索与竞争中壮大的,现在以战略的高度来建立这样的资本市场,即是对过去科技公司发展经验的总结,又为未来新型科技公司创造了一个国家意义上支持的平台。

科创板:股市在暴涨暴跌中的循坏轮回,也许,它是终极破局者

因此,科创板的真正使命就是作为股市改革的试验田来破局的:成功了,就是实现了决策层的战略目的;失败了,也不会对大局产生影响。当然,它的推出,短期对a股并不是利好的事情,不过可以预料的是,科创板,既然作为试验田,自然是非常谨慎和循序渐进的推进,比如对交易者的限定,上市数量安排,尽可能低地降低对我们a股市场的冲击。所以,在熊市的情况下,国家推出科创板,也显示了国家的战略决定是立足长远发展的,哪怕短期要承受压力甚至承受a股市场交易者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因为,我们的股市不能一直这样暴涨暴跌的轮回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