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事小,學問大

吃,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或大或小都是個問題。不好好吃飯的不在少數,誰家還沒有過擔心孩子營養不均衡、追著孩子餵飯的經歷呢?孩子太愛吃,家長也擔心,吃成了小胖墩,會不會影響智力,給健康帶來隱患?

翻到這本小書時,覺得標題很有意思。食育,不是教家長怎麼做出營養均衡的一餐或是怎麼科學餵養,而是通過食物來育兒?吃飯,還能跟教育扯上關係?

作者藤森平司生於1949年,是位“爺爺輩”教育工作者。但他大學時學的專業跟教育並沒有關係,而是建築。畢業後,因為對學校建築感興趣,就去考了教師資格證,去學校當老師來實際體驗學校這樣的建築空間,以及建築對孩子們的影響。

因為不是專門學教育的,沒有那麼多固有觀念,反而激發了作者很多教育方面的思考。並從此走上了教育工作者的道路。他先後設立了3個幼兒園,均出任園長。除了這本《食育》,還著有《21世紀型嬰幼兒保育和教育》、《孩子成長過程中信息的作用》等書籍。

在《食育》這本書裡,作者通過三個章節,從思考、實踐、為什麼需要重視,談了談他幾十年辦幼兒園過程中實踐食育的體會的經驗。短短3小時的閱讀,讓我發現不少有趣的觀點。

吃飯這件小事,原來可以引出這麼多學問。

書的開篇先是描述了東京商業街的一番熱鬧情景:窄窄的巷子裡,一家店挨著一家店,此起彼伏的不止叫賣聲,還有各種食物的香味。買菜都是孩子們的任務,通過買菜,孩子們學會分辨食材的好壞,學會訂購、討價還價、付錢找錢。孩子們也會被各種美食吸引駐足,即使只在巷子裡轉轉,也足以刺激孩子們的五感。

多麼熟悉又懷念的場景!雖然書中說的是日本,我小時候倒也在菜場裡體驗過差不多的情景呢。只是現在孩子們生活在水泥高樓之中,很難得有這麼接地氣的體驗了。

其實“吃”對孩子來說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記得我小時候還曾經說過“我可不想死,因為還有那麼多好吃的沒吃過呢”這樣的傻話。但為什麼現在有的孩子會挑食,不愛吃東西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可從沒聽說過哪個孩子挑食。一是現在的食物太豐富,除了主食還有各種各樣的零食。二跟家長也有關係,孩子不吃,便跟在後面喂。吃飯成了任務,孩子們難免心生牴觸。

食物的豐富性會吸引孩子,也為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一旦對食材產生興趣,自然會思考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們會思考,盤中的食物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怎麼種出來的?也會自然地生出感恩之心。

自己種食物也很有趣,會讓孩子在開花、結果、收穫的過程種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注意力、關心他人的心情,也會有機會發現問題,從而提高孩子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吃飯講究氛圍和儀式感

作者提到他帶的班裡,起初孩子們午飯總會有很多剩飯,但是在他的帶領下,不再有剩飯。他是如何做到的?

很簡單,就是帶頭吃得很香。孩子們見他吃得香,也要吃,作者不給,孩子們便更想吃了,最後甚至去別的班級把飯要過來吃。

想起抖音看過的一段視頻,狗狗不好好吃飯,主人便在它前面放上一排玩具狗,挨個吃,每隻吃得似乎都很香,狗狗在後面焦急地等待,等輪到它吃,趕緊埋頭吃起來。得不到的總是好的,不僅是吃飯,在其他方面也要運用這樣的智慧來教育孩子。

引申一下,在家也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吃飯氛圍,大家圍坐桌前一起用餐,熱熱鬧鬧,說說笑笑。不要喂孩子,讓孩子自己吃,吃自己想吃的,吃多少也自己決定。這樣輕鬆的氛圍下,孩子們開開心心地,也就不會挑食了。

同時吃飯也要有儀式感。

作者提到之前所在的小學,午餐時,孩子們面前是大黑板,粉灰飛揚,實在沒有個吃飯的氛圍。他自己創辦幼兒園後,在黑板前安裝了軌道,吃飯前用簾子把黑板蓋住,並且讓孩子們自己帶餐巾鋪在桌上,再擺上餐盤。這樣吃飯的時候課桌就暫時變成餐桌了。而如果在桌上放一朵鮮花,那麼用餐氛圍就更快樂了。

很驚訝,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我卻從沒想過。就像雜亂的房間會降低工作效率;餐桌雜亂,孩子吃飯的胃口也會受影響。我有時會讓孩子在餐桌上畫畫、做手工,到吃飯的時候,就堆到一邊,但更有儀式感的做法是把所有雜物都收拾妥當再開飯。

另外餐具也有講究,不僅提高儀式感,對孩子來說,也是種鍛鍊。用筷子。在作者的幼兒園裡,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據當天是什麼餐來決定用勺還是筷。別小看用筷子,這其實是在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精細動作。熟練用筷子的孩子以後學習握筆也會有優勢。


吃飯事小,學問大


挑食沒什麼大不了

雖然我們都希望孩子獲取全面的營養,但是大人也不用過於擔心,強求孩子不挑食。家長要先端正觀點,孩子才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

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不也有不愛吃的東西,比如胡蘿蔔、香菜、苦瓜?是不是最討厭家長逼我們吃?當上家長後,我們明白了當年我們的父母也是為我們好,但是當下,是真的不想吃啊!所以對於挑食的孩子,不要勉強。強行塞進孩子嘴裡,對孩子的身體是不會有好處的,因為他們的精神上是極度抗拒的。

再說,即使挑食,不愛吃某些食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的飲食條件並不缺營養,幾乎沒有什麼食物的營養成分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孩子挑食並不是大不了的事。不愛吃青菜,那就換菠菜試試。

如果孩子挑食嚴重,也有方法矯正。讓孩子不挑食,或是延伸開去,讓他們完成不喜歡做的、能力有限的事,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件事的感覺。有過幾次這樣的體驗後,孩子有了成就感,以後就會主動去做了。

比如孩子不愛吃的菜,如果還剩一點點,可以輕描淡寫地提議讓他們幫忙吃完,孩子吃過一兩次之後如果不是真那麼討厭,就會主動把自己的份吃完了。

教孩子穿衣服也是,快穿好的時候給他們機會自己完成,因為很容易就穿上了,他們會很有成就感,便會越來越有信心,練習得多了自然就會越穿越好了。

不強迫孩子吃飯,是保護他們對食物的興趣

強迫都不會有好結果。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做什麼,就強迫他;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什麼,就引誘他。這是人類的天性。

作者問人們,幼兒園及小學中最不快的記憶是什麼,得到的答案很多是“午餐”和“午睡”,但問他們,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是什麼,很多人說是“吃飯”和“睡覺”。真有意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原因在於是否被逼迫。當人們被逼迫做什麼事時,往往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從而壞了興趣。

所以讓孩子吃飯,他們自己有吃的意願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能強迫。

讓孩子自己決定吃多少很重要。作者提到他在德國幼兒園裡看到的情景:所有孩子都自己拿著碗去取食物,吃多少完全自己決定。

其實人類天生知道自己吃多少。吃母乳的孩子會自己決定喝多少,然後就停下。然而等家長把奶放到奶瓶裡,規定他們在多久內喝完,他們對自己食量的把控就不需要了。所以應該讓孩子重拾這種能力。

吃飯不只是“味覺”,而關乎五感

吃不只是味覺的問題,很多孩子會因為顏色而挑食。同樣是芝麻,有的孩子會不喜歡黑芝麻,因為看上去黑黑的很奇怪,白芝麻就沒問題;豌豆湯和玉米湯,味道一樣,卻不受所有孩子的喜愛,也是因為綠色的湯不常見。

所以吃飯不僅僅是“吃”,更關乎五感。如果孩子不喜歡某樣食物,需要深入瞭解一下原因,找到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這是“視覺”,還有“觸覺”、“嗅覺”、“聽覺”。如果孩子能夠參與到種植或是收穫的過程中去,打開五感去感受食材,感受烹飪,不僅會對飯菜更感興趣,反過來還會刺激孩子五感的發育。

從飲食中學習文化

怎麼讓孩子從飲食中學習不同文化?

作者的幼兒園每個月在生日會,都會準備不同國家的料理給孩子們吃。吃的過程也是瞭解這個國家的過程。比如日本吃飯前會說“我開動了”,想用外國語言說時,發現很多國家都不會這麼說。另外每個國家的用餐禮儀、吃飯時的問候語都不盡相同。雖然在日本過著普通的生活,但是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們領略了不同國家的風情。

另外我也驚訝地讀到,日本有些家長反對孩子在幼兒園用餐前說“我開動了”。之前讀過別的文章,日本人在說這句話時是懷著感恩的心情,感謝做飯的人,感謝為了成就這餐飯而死去的動物。那些反對的家長理由是“付了餐費,沒有必要對誰說謝謝”。看來這句話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贊同嘛。


吃飯事小,學問大


“食育”一詞最早被提出是在1896年,日本養生學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養生法》中提出:“體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

2005年,日本頒佈了“食育基本法”,並推出了《食育白皮書》,將食育作為一項國民運動,以家庭、學校、幼兒園、地域等為單位,在全國範圍進行普及推廣,通過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以及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來達到“通過食育,培養國民終生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這一目的。

《食育》這本書正是作者通過實踐食育的經驗與感悟,帶給我們的一個全新育兒角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