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近日,临沂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有奖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平邑县文联推荐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作者:朱海兰、刘敏)荣获三等奖。

本次征文活动,由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并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600元、300元的现金奖励并颁发证书。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获奖作品】

沂蒙新红嫂 孝义感天地(组诗)

——记中国兵妈妈、沂蒙新红嫂、好媳妇包庆荣

文|朱海兰 刘敏

在沂蒙山革命老区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遍地是黄金,

这黄金是沂蒙革命老区人们朴实、善良、勤劳、智慧心灵里

迸发出来的光芒,它代表着沂蒙山人们精神生活朴实、博爱与善良

代表着沂蒙山区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富足与富强。

——题记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悲苦的童年,让生命顽强生长

悠悠八百里沂蒙山 被战争洗礼

被岁月剥蚀

无论那些即污淖的浑浊如何汹涌

如何穿过它的骨头和血液

却永远无法诋毁和侵入它纯洁而高雅的灵魂

在岁月长河里 它永远让自己

屹立而成最动人的故事 最美丽的风景

让自己这方厚土与热望

养育着纯朴 善良 无私奉献的沂蒙山人

在人生路上 已经走过六十六个年轮的包庆荣

伸手 把一缕阳光接进自己的手掌

当人们把你比喻成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时

说你在人间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止千千万

你的脸上 多的是从容与淡然

自己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 并不是腰缠万的改革家

守护着自己的土地 过着小康的日子

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是党和国家 给了自己无尚的荣誉

往事 如散落的珠子一般

落到地上 在时光的长河里跳起悦耳的音符

当生命最初的那张宣纸

以悲苦的方式铺展开来

我不会把灰色当成主要基调

因为风雨过后 我看到最多的是阳光的普照

人间的大恩 大爱 深情 温暖与幸福

就成为我心中的种子

随着春天 抽枝发芽蓬勃生长

岁月 如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回起点

绿意刚刚生满一页陈旧的宣纸

一九五三年的三月初三

平邑县 温水镇 平安村

包庆荣 在母亲痛苦的呻吟中来到了这个人间

可母爱 却从此成为她记忆中的空白

生活的贫穷 日子的艰巨

再加上母亲生她时大出血

在她只有一岁半的时候 母亲就怀着对她深深的留恋

深刻的爱意 与这个尘世做了永久的告别

从此 自己的童年有多少个午夜梦回

就有多少个渴望 渴盼

渴盼母亲的怀抱 渴望母亲的温暖

父亲的泪水和着自己童年的苦涩

日子的贫穷 让没娘的孩子更加可怜

当只有四岁的自己被疾病缠身

望着你奄奄一息的样子

父亲抱着你哭泣的样子

成为雕刻在你内心最深的风景

还有内心充满对病人悲悯之心的彭玉林医生

不仅挽救了你小小的生命 更是允许你们父女

一欠医药费便是十二年

是父亲的执着与朴实 教会了你为人最基本的道理

人生在世 一定要诚实守信

空院子里 那些你们父女打算用来盖房子的树木

被父亲一年伐一棵 终于还清了你看病的钱

你从出生到十八岁成人 因为没有房子住

你和父亲先后搬了四次家

铭记在心的 是你八岁那年吃一块地瓜干的经历

欠收的年成 一个人一季度才分四两地瓜干

这是家里的口粮 也是家里的宝贝

当你把吃一块地瓜干的事情

讲给从地里干活归来的父亲听

生气的父亲拿起刀要杀了你

大娘急的眼泪直流 告诉父亲是她让你吃的

同村一个和你一样没失去母亲的哥哥

双膝跪在了父亲的面前 抱住父亲

声泪俱下地说道:大爷,你要杀妹妹

就先杀了我

才算让父亲放下了手里的菜刀

长大后的你才知道 父亲这哪里是要杀你

他是要杀死生活的无奈和贫穷

而你望着岁月雕刻在父亲脸上的沧桑和沟壑

越发变得听话和懂事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你是我永远的娘亲,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暖

岁月 不会因了你的悲喜快速向前

或者停留不前

人生的幕布一旦拉开

做为主角的你 便注定要迎接

一路遇上的悲欢离合 阳光雨露

当你小小年龄就学会了 一肩挑起生命的苦

一肩担起人生的乐时

才终于明白 原来

岁月是一件最精美的艺术品

唯有经过时光的磨砺

才会越发显得珍贵和珍惜

风雪裹紧了你只有八岁的小身体

发黄的头发 乱糟糟地卷曲在头顶上

一件短小的破棉袄 棉絮外露

一条补丁摞补丁的裤子 让你的身体

越发瘦小和单薄 你佝偻着身体

你由远及近 行走在雪地的样子

落进那个站在学校门口女人的眼里

当她望着你冻的瑟瑟发抖的身体

从旁人口中得知你是一个没娘的孩子时

这个充满同情心和人间大爱的女人

俯下身 把你一下抱进了自己怀里

流着眼泪对你说出了人间最温暖的话语

孩子 从此后我来当你的娘亲

你的衣服破了我来缝 你的鞋子我来帮你做

这是你渴望已久的怀抱啊

这是你渴望已久的温暖

从此 师娘孙淑云成了你的娘亲

成了你心的靠岸

她让自己的丈夫教你文化知识

她自己教你纺织女红 洗衣做饭

这个心中充满温暖和奉献的女人啊

最看不得的是天下苦命孩子的艰难

她卷了煎饼会给那些空着肚子读书的孩子吃

她如阳光一般 温暖那些贫穷孤单孩子的心灵

是她在你心间种植善良和博爱

教会你在困苦面前学会了勤劳与勇敢

时光在你十六岁那年 再一次对你有了恩赐

到平安村扶贫的广播局长季昌民

把你们父女的善良和勤劳看在了眼里

把你们的艰辛和艰难记在了心里

他握着你老父亲的手 说出了世上最动人的话

老哥 你别流眼泪 你的困难 就是我的困难

你的闺女就是我的闺女

从此 这个老局长也成了你的家人

两年后 在老局长的帮助下

十八年居无定所的父女两人

终于有了自己两间栖身的草房 挡风遮雨的住所

穷苦的日子与亲人的关爱造就了你高雅的灵魂

生活的经历和磨难 让你出落成了一位

端庄 美丽 温柔 勤劳 朴实的小美人

村里的人 都知道包庆荣是个好姑娘

前来提亲的人踏破了你们家的门

可在你的心里 却早已对一个小伙生了情愫

虽然你们还从未谋面

但在你十六岁那年与父亲借住在

小伙大爷孙玉和家里的的时候 这个老人

就一眼认定了你将成为他的侄媳妇

在你和父亲面前

夸尽了他远在东北的侄子孙美喜

孙玉和老人一心撮合你和他侄子的婚事

早已把催侄子一家返回故乡的信寄到了东北

含蓄的爱情 未必不是幸福的种子

从未谋面 却早已是缘分天成

二十一岁那年 美丽温柔的你

嫁给了二十四岁 英俊帅气脾气温和的孙美喜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做个孝顺的女人,让亲人安享晚年

悠悠的蒙山沂水啊

幸福当以坦诚的姿式向前

美满的婚姻

就在你和父亲的两间小草房里开始

转眼便是六年的时间

一九八零年 “商品经济 改革开放”

常常在村子里的大喇叭里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

小冈村的故事搅得贫穷心慌意乱

村子里内心有了想法的农民 开始做生意挣钱

土地承包到了户 你们的小日子也渐渐富裕美满

结婚时 两间小草房变成了三间

还先后孕育了三个小生命

大女儿 儿子和小女儿的到来

让沉寂的生活多了欢声笑语

多了爱的低吟和幸福的浅唱

时光 在孕育新生命的时候

身边的父母却也在一天天地老去

包庆荣 这个内心充满善良与大爱的女子

别人都在大好政策下想方设法致富

你却把一个个重担往自己的家庭中揽

你和丈夫孙美喜商量

把逐渐年迈 无妻无儿无女的娘家三叔包振玉

和婆婆大爷孙玉和都接自己家里养老

善良 朴实的孙美喜

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你的提议

一九八四年的春天

别人都迈开大步走向致富路的时候

你却 把年龄老迈 失去劳动能力的两位老人接到了身边

从此 婆婆 公公 娘家父亲 婆家大爷和娘家三叔

五位老人的衣食住行 成了你生活的主旋律

就这样一晃又是十年的光阴

最难忘怀的当数一九九六年的春天

自己的父亲 婆婆大爷和娘家三叔

三位老人先后因偏瘫躺倒床上再不能动弹

三位老人在床上一躺便是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

包庆荣你这个柔弱的女子 开始用岁月之笔

谱写人间大恩大爱的绝唱

三个年幼的孩子上学需要花钱

三个躺倒床上的老人吃饭看病都需要花钱

可日子再苦再难 也不能亏待了生病的老人

十六年的光阴 十六个春夏秋冬

村民们的小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根深蒂固的贫穷 终于在国家的好政策下

被村民们勤劳双手 赶出了生活的阴影

可包庆荣 你这个孝顺的好儿媳

家庭贫穷的生活现状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十六个春夏秋冬 你睡觉从来没有脱过衣衫

只要老人一声唤 无论是深夜还是白天

你都会第一时间出现他们面前

帮老人喂饭 翻身 洗尿片

冬天 扶他们起来坐椅子上晒暖 夏天推他们到树荫下乘凉

娘家三叔在吃饭的时候几次流下泪水

口中一直说着 你伺候我不应当

你总是安慰他道 什么应当不应当

你是我的三叔 我就应当照顾你的晚年

婆婆大爷 依赖你已成习惯

亲侄子帮他翻身他都不答理

唯有你走到身边 他才会心安

为了增加收入 给老人治病

供孩子上学

你在照顾老人的同时还喂养了六七头肥猪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 首先要给三位老人喂饭

豆奶粉 饼干是老人们最美的早餐

娘家三叔不吃煎饼 只吃馒头 烤排和细粮

你总是拿地瓜干给三叔换来他爱吃的粮饭

婆婆大爷每天中午都要喝二两小酒

你亲手端着酒杯伺候完大爷喝酒

再为每天中午十二点要准时把茶饮的父亲

冲上一杯浓浓的大叶子茶端到他的床前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你从来没有怨言

你心里最为明白 真正的孝顺

不是只供老人吃好 喝好

而是自己对老人的陪伴

只要时间空闲下来 你就陪他们拉呱

说话 讲笑话

哄的老人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老人每一次生病 你都全力抢救

医生每一次的放弃

你都要用爱再一次唤回老人们的生命

大爷和三叔躺倒床上十五年的时间

医生只病危通知书就下了七八遍

可你却不离不弃 一次次用爱心把他们唤回人间

老父亲因为脑瘫 在医生都放弃治疗的情况下

你拉回家中 整整两年不离他的床前

让两年间一句话都不会说的父亲

学会了对全家人都称呼“小安”

让他如婴儿一般在人间重新活了一回

让他学会了要吃 要喝

与三叔对骂 互虐 诠释人间的兄弟情感

父亲在床上一卧就是十六年

这十六年间 他每年都要被下一次病危通知书

可你却总是坐在床上

紧紧地把老人抱在怀里 把他渐凉的身体

再重新温暖

你每次抱住老人 眼前就会浮现

你小时候病危 老人抱你痛哭时的场景

对老人的生命不放弃 是你内心的执念

懂事的儿女 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每天放学以后 丢下书包

就会帮你伺候老人烧火做饭

支持你的丈夫 会按时把每月的工资送到你眼前

两个女儿虽然学习成绩优异 可为了不增加

家庭负担 初中一毕业

都走向了打工之路 来减轻家庭负担

你把高中毕业 成绩优异的儿子

送进部队 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当你把公公 大爷 三叔和父亲

四位老人送走

可已经七十四岁的婆婆却又因胃癌住进了医院

婆婆吐血不吃饭

回到家中 你更是好吃好喝

温语暖言伺候病床前

半年的光阴过去后 婆婆竟然奇迹生还

如今 十五年的时间过去

八十九岁的婆婆身体依然康健

你每次去医院给她拿药 大夫总是会问你

包大姐 你是用什么秘方治好阿姨的病

你总是笑着回答道 哪有什么秘方

就是多陪伴 多鼓励 多给她关怀和温暖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我革命的父辈们 在销烟中保家卫国

你是沂蒙新红嫂啊 你是中国兵妈妈

走向拥军路并不是偶然 革命的先辈们

常常把他们抗战时期的故事讲述

公公孙玉泉 一名光荣的海军军官

曾因为立下赫赫战功

受到朱德总司令的亲自嘉奖和接见

至今 在你家堂屋最醒目的墙上

还高高悬挂着

朱德司令与公公及立下战功的战友们的合影

公公威武的军人气质

自然而然植入你和孩子们的心间

他教孩子们唱的军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他找几条红布条 扎到头上

找一根木棍握进手里 就成了指挥官

口中唱着军歌

指挥村子里的孩子模拟战场上的激烈

而自己的父亲包振生 同样是军人出身

孟良崮战役中 他和一位营长及另一位战士

死守战场到了最后一关

关键时刻 父亲依然不忘英雄的本色

他让那位没有受伤的战士去找大部队

而自己背起受伤的营长 把他送进了后方医疗队

然后自己又风雨兼程走向了寻找大部队的路上

可走在路上的父亲 却又不幸与一股流匪相遇

在跌落山崖中 被当地老乡相救

父亲在张大娘家里养伤一个月的时间里

张大娘把家里仅有的粮食送给父亲吃

并做了一双新鞋和袜子送给父亲

让他赶路寻找组织

可一个月的时间太久 失去与部队联系的父亲

最后不得不回到故乡 娶了妻子

小小包庆荣 从有记忆那天起

父亲口中常常哼唱的歌曲便是:

张大娘 好主张 俺挑水 您烧汤 鬼子来了快快藏

当父亲带着包庆荣艰苦度日的时候

他曾经救过的营长

在泰安打听到他们父女的消息

并把自己的地址写下 让老乡带信

一定要包振生带着女儿去北京找他

可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里

父女两个哪有路费前往北京

大爷与三叔在孟良崮战役中

同样是勇往支前

与村里的乡亲把自己家的门板卸下

成了搭救伤员的担架

大爷在抬担架中 因为怕摔倒伤员

让自己的右手按在了突起的石头上

尖锐的石头直接从手心刺穿到了手背

因为伤到筋骨 从此再也无法拿起沉重的东西

三叔在抬伤员的过程中

曾经把卷好的煎饼 送到伤员的手中

却早已忘记了自己也已有两天水米未沾

军人们情愿放弃自己生命

也要保家卫国

也要追求自己信仰的精神

早已把他们的内心深深地感染

三叔常常讲的故事便是那些伤员们

虽然身体受了重伤 但他们咬牙从不喊疼

没有水喝的时候

老乡家喂牛马 淘洗麦糠的水

战士们也会用茶缸子舀了澄清

送进自己的口中

我们的孩子 一定要送到部

我们都是从战场上侥幸捡回生命的人

拥军路上 我们绝对不能落到别人后面

父辈们的耳熏目染及殷殷嘱托

让包庆荣深深地记在了心间

让你在拥军路上 一走就是四十多年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你是沂蒙好红嫂 你是中国兵妈妈

你是沂蒙好红嫂 你是中国兵妈妈

你从小在红色革命老区长大

父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

军民鱼水一家乐的故事 常常让你

心生感动 拥军路上你的脚步越走越坚定

早在你十八岁订亲那年 你的娘亲孙淑云

托亲戚从县城给你买了一台缝纫机

后来五位老人都住进你的家中后

你用这台缝纫机给老人做衣 缝被的同时

又用这台缝纫机 制作了一双又一双的鞋垫

在当地镇政府和县政府相关领导人的陪同下

你把鞋垫送到临沂军分区 临沂市武警支队

平邑县大洼驻军部队 平邑县武装部

以及四海山部队 临沂地区凡是有驻军的地方

你都走了一个遍

你用一颗朴素的心 一个农村妇女最朴实的行动

热爱着党和国家

1997年香港回归那年

包庆荣 你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妇女

望着祖国的领土就要回归祖国的怀抱

实在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

更无法释放对日夜驻守在香港军人的情怀

而在这一年 也是儿子参军的第一年

内心对儿子充满思念 对在香港执勤的军人

充满情感的你 突发奇想

决定连夜赶制二千双鞋垫

并自己坐车 亲自把鞋垫送到西安华阴儿子服役的部队

最难忘的 当数汶川大地震

官兵日夜作战 熬红眼睛救治震区人民的场景

时时呈现你的眼前 官兵在灾区作战

而你日夜熬红眼睛 为官兵们把鞋垫赶

不久 你就把二千双鞋垫寄到灾区

让官兵们长满血泡的脚 垫上了温暖的鞋垫

2014年 你再一次历时七天的时间

背着二千双鞋垫 来到新疆喀什

为雪山上的战士送来了温暖

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拥军 到现在已历经了四十年

也正好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在这四十年间 别人都想方设法在致富

而你在一边照顾老的同时

一边坚持不懈地行走在拥军之路上

你从西藏阿里 再到东三省的北国边陲

你的脚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一共送出了五万二千双鞋垫

二0一八年的你 更是计划做四千双鞋垫

送到部队 送到战士们的手中

时任兰州军区副司令的张建胜将军

曾握住你的双手 深情地对你说

包大姐 你送来的鞋垫最合脚

就是垫坏了也不舍得丢 要保存起来做纪念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期间

当你从电视上看到 军队也在实行科技化

电子化 虽然那个时期

是三个老人卧床最困难的时间

但你依然用喂猪的钱

买了一台电脑送到了部队

因为你的内心深深地明白

强国定要强军 中国的军事科技定要走在前

2017年 祖国成立六十八周年

你和临沂朱老大老板、沂蒙新红嫂朱成荣

一针一线绣成大国旗一面

亲自送到北京国旗护卫队

让你亲手绣成的、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了

北京天安门前

如今已经六十六岁的你

口中最常说的话便是

至于拥军 只要我还能拿得动针

只要我还能走得了路

定要继续做下去 定要走遍祖国所有驻军部队

让战士们能用上你亲手做的鞋垫

你是沂蒙好红嫂啊 你是中国兵妈妈

你把五位老人最疼爱的儿子送进部队

为了让儿子安心服役

为了怕儿子担心 分心

每次给儿子写信 你都是报喜不报忧

三个老人的先后去世

你都没有写信告知部队里的儿子

可天有不侧风云 儿子在一次执行任务中

不慎脑部受了重伤

虽然通过手术挽回了生命

可至今依然视力、听力有问题

遇到阴雨天气 半个身体还会疼痛和麻木

面对自己深爱儿子的遭遇

对国家 对部队

你一没有怨言 二没有要求

对儿子嘱咐最多的 就是要听党的话

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虽然身体有伤 但志气不能软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让温情滋生温情 让大爱滋生大爱

你虽然是个从小就没娘的孩子

贫穷的物质生活伴你长大到成人

但你却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也深深地让你明白了 这个社会

就是一个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的好时代

在你照顾五位老人的时候

其实 还有一位老人

一年中在你家里要吃半年的饭

但这个老人不需要你的照顾

他是来帮你照顾五位老人的

这个老人就是你的五叔

在你小的时候 他借房子让你们父女住

当自己的兄长年迈不能动

他主动走向你的家门 要么给大哥翻翻身

要么和三哥聊聊天

还有已退休的娘亲孙淑云

在平邑县城开了一个小超市

每隔一段时间 她就会派自己的三个儿子

到你的家里坐一坐

带来整箱的饼干 奶粉和麦乳精

来保证老人们身体必须的营养

季昌民局长 虽然因病

在他五十四岁那年 便早早离开人间

但他临终都还记挂着他帮扶的对象

把他的遗愿托付了自己的儿子季学让

季学让大哥只要有空闲

就会带着老人日常所用必需品 到你的家中来看看

同村和你一起长大的老妇联主任孙志美

只要时间有空闲

就会跑到你的家中 帮洗衣 做饭 缝鞋垫

还有孙美喜的工作单位造纸厂的领导与职工

更是对你的家庭进行着特殊的照顾

厂子里来了客人 剩下的饭菜

他们总是打了包 让三个孩子带回家中

为了方便你们夫妻照顾老人

造纸厂专门为三位老人 打造了三把特殊的椅子

这三把椅子两边有扶手

中间能放上便盆 来减轻你的负担

儿子负伤后被调到临沂军分区

朱老大老板朱成荣 时时牵挂着儿子身体的健康

定会第一时间联系了儿子 自己陶腰包帮他看病

你种的韭菜 白菜和胡萝卜

没人要的时候 她要

更是把她公司生产的水饺

一箱箱送到你的手中

你知道这些水饺都饱含着人间大爱

拿到家中除了让自己的婆婆品尝外

其它水饺 都送到附近养老院或者村里老人们的家中

因为三个老人的瘫痪 再加上公公婆婆身体的多病

让你的小日子捉襟见肘

结婚时翻盖的三间草房 终于在一场大雨里坍塌

没钱盖房子的你 只好用一根钢筋拉住房梁

然后又用一根木柱顶住了屋门

村民们实在看不下去

便这家五十、 那家一百借钱让你盖了五间瓦房

村民的情谊你从来不会忘记

五间盖房子的钱

你一家家一户户还了十二年才终于还完

还有临沂的好心人聂新全 听说你的事迹后

一连四年给你的家中寄钱

直到后来你终于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他

他才停止了金钱上的捐助

而是帮你开始找致富项目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你不仅是精神世界的富豪

在这个人人奔向富裕之路的时代 你更应当

是物质世界的富豪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用朴实的爱 影响身边的人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要对得起党 对得起良心

在生活面前 你朴实的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爱 行动和付出

在你的灵魂深外

折射着沂蒙山人特有的个性

你的生命顽强的如一株株野草

遇到风雨 你就紧紧抓住泥土

遇到阳光 你就趁势向上生长

并把自己最朴实的爱 温暖和善良

当成一粒粒种子 洒播进每一个春天

因了你的影响 在平安村及周围村庄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好儿子

多的数不胜数

那是2002年的一个春天 一位卖豆腐的大兄弟

到你的家中讨水喝

赶巧的事情是躺在床上的大爷因为拉肚子

把全身的衣服全部拉脏

你帮大爷把全身的衣服脱下

然后又帮他擦干身体 换上干净的衣服和尿片

这一切卖豆腐的大兄弟全看在眼中

你微笑着对他说:大兄弟

我这样做你别笑话 他是俺婆婆大爷

无儿无女的 我不伺候谁伺候

我不照应 他就得没命

那卖豆腐的望着一间屋子里躺着的三个老人

他们虽然因为病无法站立 但精神状态却都那么乐观

被你的孝心深深感动

回到家中 便把你的事迹讲给自己的媳妇听

原来这卖豆腐的兄弟三个

老母亲瘫痪床上也有些时日

可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 都说农活忙不想照顾老娘

三个儿媳不相信世上还有这样大公无私的人

从自家地里摘了一蓝子桃

装成卖桃的人 想要看看到底是真还是假

她们来到平安村 毫不费力地

就找到了你的家门

因为你的家门前凉晒的尿片和被褥

及老人穿的衣服最多

当她们来到你的家中

看到你正端着饭菜 一口又一口地喂三个老人

她们当场被感动 说明自己来意后

纷纷表示 回到家中

定要把自己的婆婆好好孝敬

最感动人心的 当数去西安华阴儿子的部队

送两千双鞋垫的经历和过程

下得火车 你便被出租车司机为难

你无奈地掏出人大代表证

当“包庆荣”的名字呈现在的哥面前

他们立刻就认出了你是上过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和东方时空的

拥军红嫂 一个人孝敬五位老人的山东好儿媳

出租车司机不仅态度立刻大变

并用两辆出租车为你保驾护航

一辆载拥军鞋垫 一辆载着你本人

把你送到了部队招待所 并分文未取

还说出了世上最感动人的话

包大姐 你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受到尊重和爱戴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作为临沂市三届人大代表

在去县里 市里 省里开会时

因了你的事迹 县长 市长和省长

都会亲自找到你 对你问长又问短

问的最多的是家庭有什么困难

在你的心目中 个人的困难

永远不能麻烦组织

村里吃水困难 和行路难那才叫困难

当你把村子里村民吃水需要到外村

或者到山窝里舀山泉水时

原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登善、叶景茂

两位老领导立刻组织了一个六人工作小组

市人大出资十万元 帮村里打了机井一眼

在2000年的春天 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五年后 在县交通局的支持下

平安村的路面得到了水泥硬化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好家风传承好家教 家和才能万事兴

你的家庭不是书香门第 没有祖传下来的

家教 家风的至理名言

可你的言行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高尚的品格 是最美的家风和家教

你的忍辱负重 让整个大家庭

充满和睦与美满

家庭起误会的原因

是因为你获得全国好儿女金榜奖

不知道是哪位好事之人

说你获这个奖 得了奖金二十万

上世纪九十年代

这样的一笔巨款 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是多么地重要

所以孙美喜大哥的弟弟和妹妹

都因此事生了气

让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有了罅隙

此时的婆婆 对你也有了意见

你照顾公婆和娘家父亲是应当

但照顾婆婆大爷和娘家三叔

你没有义务 也不应当

本来日子就那么贫穷 还要年年做鞋垫往部队里送

更离谱的一次是郯城的妇联主席曹泽荣

看你照顾几个老人实在辛苦

自己掏钱给你买了一台洗衣机

可你却把洗衣机转手就送给了柏林镇敬老院

勤俭节约了一辈子的老人

对你的这些举动是真的看不习惯

面对亲人的横鼻子竖眼

你也有痛苦伤心的时候

曾经想过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别人误会就误会了 可亲人怎么还这样对待自己

当你郁闷加忧伤

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

望着睡在床上的三个孩子

想想自己从小没有娘 受的罪吃的苦

你知道 这日子无论再难也要自己挺

当孙美喜想要为你争论长短的时候

你却对他说:东西不重要人和亲情才是最重要

这样的误会 一直到了四年后

你家的房屋因为被大雨冲塌

无钱重盖 兄弟和妹妹才知道

原来他们错怪了哥嫂 主动上门给你们道歉

从此一家人恩爱和睦如初

一直到现在 你们都在共同赡养着

自己的老母亲

在水源极为匮乏的年代

尤其是严冬季节

山泉被寒风冻住 吃水都困难

可躺在床上的三位老人的尿片和衣服

总是还需要清洗和清理

懂事的大女儿孙霞

便每天迎着寒风 端着一大盆尿片

和老人的衣服

到村后的那条有着浅浅流水的小河里去清洗

为了能到水洼深一点的地方

大女儿不得不脱了鞋子

赤脚趟进冰冷的河水里

结果 孙霞得了严重的静脉曲张

当两个女儿都结婚成家

你对女儿们说的最多的话便是

孝顺我不算孝 孝顺你们的公婆

才算应当 如果你给我买了衣服

不给公婆买 你们的衣服我不会穿

如果你们和公婆吵架跑回家

我将不再认你们做女儿

如今你的两个好女儿

完全继承了母亲的大爱与善良

成为了好母亲 好儿媳

如今的你 小日子比过去

多了富足与空闲

你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善事和好事

在朱老大老板朱成荣大姐的鼓励下

你决定种韭菜当她的水饺馅

可当你韭菜丰收的时候

你却想把韭菜送给村里的老人

镇里的和县里的环卫工人尝一尝

结果你把两亩地的韭菜

扎成七百五十多把 全部免费送给了他们

大女儿孙霞夫妻在县城开了一家糁馆

开业第一天的第一锅糁 共一百五十碗

全部送给了敬老院

今年刚刚上初中的小孙子

一直被奶奶高尚的品质所感染

他拿着自己的压岁钱 对奶奶讲道

奶奶 咱们村有贫困老人吗

我要用我的压岁钱给他们买吃的喝的

于是 你就领着孙子来到超市

买了饼干和粽子

带着孙子亲自送到村子里孤寡老人的手边

岁月从来不是无情物

当你用大爱温暖别人的时候

所有的福报也都来到了你的身边

儿女的生活都那么幸福美满

这让你心里 比喝了蜜还甜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做沂蒙精神的弘扬者 走在传播爱的路上

“我真的没有想到 党和国家会给我这么多的荣誉

在我的心目中 孝敬老人那是我应尽的义务

所以拥军 那是我父辈们最大的心愿

我能做到的 坚决做到 手只要能拿动针 这个好事

我能做多大点 我就做多大点 绝对不去做对不起党的事情”

你用最朴实的话语 诠释着

对党的忠诚 对祖国的热爱

让人们 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身上

看到了你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

你的事迹啊 不仅上了县台

市台和省台 包括中央电视台的

《新闻直播间》和《东方时空》

都曾把你的先进事迹来报道

当时东方时空记者来采访

他们从内心不能相信 一个农村的柔软女子

能常年赡养五位老人

所以他们来时 即没有通知县

也没有通知镇里相关人员 而是采取了暗访

他们乔装成外乡人

在周围村庄和平安村里 打听你的为人和事迹

想真正了解到底是炒作还是真有其事

结果只要他们一提“包庆荣”三个字

人人竖起的都是大拇指

东方时空的记者 真正走进你的家门

已是他们在村子里呆的第三天

大雨滂沱中 当他们望着你家的三间破房

因为被雨水冲塌 一根钢筋拉着房梁

变形的房门已经不能关上 而是被一根木柱子支撑

在一间破屋子里躺着三个不能动弹的老人

及坐在敞开着屋门里的公公和婆婆时

他们从心里对你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人间真的有如此奇女子

回去后的记者们 不仅把你的先进事迹报道

更是给你寄来了贺年卡一张

至今 你还如宝贝一般收藏

早在1985年 国家机构第一次改革

平邑县第一任妇联主席李智明

便把你树立成了妇女学习的榜样

从县到市再到省 你被连年评为“三八红旗手”

从临沂市、山东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再到

“全国好儿女金榜奖”你的大孝感天动地

历史上的二十四孝故事

今天应该让写史人再加一笔

成为二十五孝故事 永留人间

从“十佳新红嫂”“十佳兵妈妈”

再到“齐鲁心系国防最美家庭”

拥军路上 你做了五万二千双鞋垫

四十年间 你获得的荣誉无数

家里的荣誉证书挂满了墙

从你成为临沂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那天开始

你已连续三届都是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去市里省里开会 你代表的永远是农民的心声

提出的永远是农村人生活的痛点和要点

你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脚步一定要跟着党的脚步走

当县镇领导安排你到部分县区和部队做先进事迹报告的时候

你没有豪言壮语 说的最多的话便是

做人要知恩图报 是党教育和影响了我

我只是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 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做为劳模 做为党的代表

面对生活的误解 你也曾经哭红眼

可你知道 也深深地明白

党树你当典型 就是为了让你影响身边的人

就如你曾经说过的一般:

我过的日子就象挑豆子一般

得慢慢的捡 慢慢的挑

可不能粗心了 一粗心进去一粒沙子

就不好了

包庆荣 你何尝不是

千千万万个沂蒙新红嫂的代表

你们从苦难中走来 一路向着幸福不停攀登

在你们弱小 纤细的身体里

迸发着强大的力量 你们把自己的腰杆挺的笔直

风来了 你们用肩膀扛

雨来了 你们用头来顶

沂蒙山上那阵阵松涛 就如你们坚强的风骨

任岁月如何地前行

你们永远不会改变的 是英雄的本色

是人间大爱的永恒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朱海兰(笔名:清荷诗语),女,山东平邑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从2008年在天津期刊《天津文学》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不加糖的咖啡我不喝》开始,近年来分别在《诗刊》《时代文学》《牡丹》《京民文苑》《国家诗歌地理》《新诗》《幸福杂志》《风流一代》《青年作家》《作家天地》《大众日报》《山东商报》等国家级、省市级期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作品并多次被选入《读者文摘精华版》。

出版古诗词鉴赏《红尘拾爱》《无言谁会凭阑意》《不负如来不负卿》《长相思》《一念之间 美好恰到好处》;短篇小说集《最美的年华 最美的你》《你陪着我的时候 我从未羡慕过任何人》;参与《如果你害怕 那你就输了》等几十部合集的出版。

作品曾荣获“沂蒙之光”2017临沂文学创作年度人物奖;短篇爱情小说集《最美的年华、最美的你》获第七届临沂市“沂蒙文艺奖”三等奖;《时代文学》十佳诗人奖;《时代文学》年度诗歌、散文奖;临沂市妇联主办的“歌颂母亲”征文大赛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朱海兰、刘敏的《沂蒙新红嫂、孝义感天地》荣获临沂市 “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征文比赛三等奖

刘敏,女,山东平邑人,中共党员,原平邑县妇联主席,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热爱作词、作曲创作、书画和写作。曾先后担任平邑县文化馆音乐辅导员,郑城镇东阳乡团委书记,平邑县总工会部长、副主席,县经济开发区工会主席,县招商局局长,县妇联主席等职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