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中的李愬雪夜入蔡州是啥回事

真实历史中的李愬雪夜入蔡州是啥回事

這一篇,我們來開講讓唐朝重新統一、奠定了中興局面的唐朝最著名戰例夜襲蔡州(曾赫然入選中學教科書),這個也是相當吸引眼球的。又由於篇幅較長,我們將分五部分來連載。

因為李愬夜襲蔡州,歷來都是中外戰爭史上被人津津樂道的奇襲戰的經典戰例,一直入選各種戰爭教科書,是一個技術含金量很高的古代戰爭神話,經此一役唐朝危害極大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因之暫告結束,也極大地加強了唐朝的統治,唐朝又恢復了統一,元和中興也達到了高潮和頂峰,從此藩鎮割據退出了唐朝的最主要政治舞臺(當然還是亂源之一,唐朝政權最終還亡於藩鎮將領之手,不過已經不像中唐那麼嚴重,甚至是退居了次要矛盾),稍後也進入了晚唐的南北司之爭和朋黨之爭局面。

當然此次戰爭的最大發現,就是催生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千古不朽的名將,他就是將門虎子李愬。

話說李愬是唐朝名將李晟的兒子(第八個兒子),而他們父子倆都成了再造唐室的功臣,李晟因為跟隨王忠嗣征戰一箭射死吐蕃將領而被封為“萬人敵”(也是一個身高一米八的英俊帥氣的“萬人迷”),而成語“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出處也與他有關。而李晟的兒子李愬也不含糊,居然年紀輕輕就指揮了據說可能是唐朝最著名的也最有戲劇性的一次戰役也就是夜襲蔡州,讓當時強藩首領吳元濟做夢般地被活捉,幾乎兵不血刃就把不可一世的淮西藩鎮給滅了,讓四分五裂的唐帝國從此以後重新統一起來,完成了中興大業,儘管李愬一生也就幹成了這麼一件漂亮事,卻也足夠讓他名垂青史,就如同張若虛單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譽滿詩壇一樣,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奇蹟。

要弄清此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就讓我們先來講講淮西割據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吧。

淮西準確來說就叫做淮南西道,治所在蔡州(今汝南,好熟悉的貴族聚居之地),常領申、光、蔡三州(河南南部一帶),處於中原重地的淮西一直是一個強藩,也是威脅唐廷的最著名“刺頭兒”之一。其實在代宗朝淮西就設鎮,領信陽、潢川、汝南三州之地,可謂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時不時向朝廷叫板的樣子。

話說李忠臣當淮西節度使時,因為貪財好色(經常像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一樣搶自己部下絕色妻女,根本不是忠臣),又縱容妹夫張惠光父子推行苛政,人心惶惶。當時在軍中很有威望也有心發難的左廂都虞侯李希烈聯合大將丁蒿,做掉了張惠光父子並將李忠臣驅逐出老巢淮西,“造反也有理”的李希烈自己取代李忠臣做了淮西節度使,翌年又因平定“四鎮之亂”有功,權力更加膨脹,做到數鎮節度使之職,相當於是一個土的皇帝,德宗建中年間還乾脆在淮西起兵叛亂自封為帝,對抗朝廷,割據局面立成。此後淮西政府經過李希烈、陳仙奇、吳少誠、吳少陽、吳元濟幾任統領走馬燈式地轉換,你方唱罷我登臺的熱鬧勁兒,也只不過是換了領導而已,割據狀態從來沒有改變,算是搞了半個世紀有多的“獨立王國”,軍政大權獨攬,盤踞一方,也給唐廷構成了極大威脅,成為最大的亂源之一,所以和淮西藩鎮必有一仗。

而在唐憲宗決定強力削藩的時候,當時全國就已經有47個節度使,藩鎮政府林立也,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不然的話可能解決唐朝的就是這些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們,這不是旌旗獵獵逍遙做山大王是什麼?這還了得,當然是要強力削藩了,不然的話任其發展下去唐廷的紅臉往哪擱?到那時就像西周後期的周王室早沒人理你了。

關於這個,英明如勵精圖治的唐憲宗不可能沒有看到並開始大動作,那就是一定要把淮西藩鎮一鍋端,啃了這把“硬骨頭”,才能睡上安穩覺。因為淮西的軍事割據狀態幾乎已經保持近六十年,是標準的“國中國”,老百姓只知道有節度大帥而不知道有唐朝皇帝,悲哀至極。尤其是吳元濟在父親死後想自做留後卻遭到唐憲宗的否決,惱羞成怒的他便公然起兵對抗唐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外吳元濟還勾結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師道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反唐,李師道還派強力刺客入京城殺死了當朝宰相武元衡,殺傷了主戰派代表人物裴度,一時全國陰風慘慘、戰雲滾滾。

面對藩鎮軍事集團的瘋狂舉動和囂張氣焰,唐朝要想生存和發展,這一道坎根本就繞不過去,有心有一番作為的唐憲宗當然也想利用這次的“危機公關”向全國人民秀一秀自己的治國才幹和能力,於是立馬任命大難不死的裴度為宰相併領導平叛工作,主持淮西的平叛大局,又因為淮西平叛,於是催生了中華民族的一顆千古將星,他就是當時做太子詹事的默默無聞的李愬。

據說李愬走的是毛遂式的自薦,或者他等待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就像薛仁貴等待高句麗戰場一樣,就差一戰成名了。有準備的人當然不會錯過這種機遇,俗話也說“亂世出英雄”嘛。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東西,不會等人,一個成功的人不可能不在機會出現的現場。

李愬其時除了是唐朝名將李晟庶出的兒子並在地方任上有點政績之外,基本上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軍界更加是無人知曉的“嫩鳥”,唐憲宗能用他估計也是死馬當活馬醫的那種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啦。

其實,其時唐朝軍隊和淮西軍已經交手多年。為了平定淮西,唐朝皇帝曾先後以嚴綬、韓弘為統帥,高霞寓、袁滋等為大將,浩浩蕩蕩進剿淮西。然而由於統兵之人要麼不善於打仗,要麼根本就不是來打仗的,而是心懷鬼胎養寇自重以便從中漁利(因為天下大一統以後也沒他們什麼事了),所以九萬人水桶般密也地圍攻吳元濟的地盤,卻逾時三載寸功未立,急死了唐廷。而眾將中打了勝仗的李光顏卻遭到了主帥韓弘的猜忌,為了讓李光顏不打勝仗,還挖空心思地在大梁城裡找到一絕色美女加以歌舞禮儀訓練後獻給他,以便讓其沉湎美色而鬆懈鬥志,卻被一身正氣的李光顏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官軍主帥就是這樣的混帳(和那些為了錢而有意放水輸球的足球統帥有一拼),以如此膨脹的私心雜念,想讓其打勝仗當然是不可能的事,總之官軍各路剿匪兵馬都是損兵折將失敗連連,大將高霞寓還在鐵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剩下他一個光桿司令臨陣逃脫。

此事一傳至京城,舉國震驚,看來前線的將士大部分得換掉了,危亡之間,於是唐憲宗匆忙起用主動請纓且名不見經傳的李愬,並讓宰相裴度親自到前線督戰,還根據裴宰相的建議,取消了當時威風八面的宦官的監軍權,非常時期非常措施,這個當然是利好消息,很多將帥沒有了掣肘打起仗來更加得心應手,所以前線形勢也為之改觀。

最終,十分低調的李愬於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被任命為唐(今河南唐河縣)、隨(今湖北隨縣)、鄧(今河南鄧縣)節度使,位於淮西的西邊。這是一個戰鬥力特慫的弱藩,而且經常被淮西軍打敗,根本沒人看得起他們。而東邊由拒美女腐蝕的李光顏領銜的陳許節度使卻是一個強鎮,戰鬥力特強,是淮西軍的主要對手。

那麼聰明的李愬為什麼要選擇弱藩來作為實現自己千古功名的人生起點呢?這個就是聰明人的不同凡響之處了。因為經常戰敗的唐鄧節度使正是頗有戰略謀略的李愬施展軍事大佬孫武“兵不厭詐”計謀的最佳選擇。他本人當時沒名氣,自己主持的弱藩更加不會入不可一世的淮西軍的法眼,正可以利用之麻痺敵人,爭取備戰的主動和寶貴時間。

據史載,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北路唐軍在名將李光顏的正確指揮下,在郾城外與三萬淮西兵激戰,敵軍損失慘重,郾城的淮西守將只好向官軍舉白旗投降,也沉重地打擊了淮西軍的囂張氣焰。萬不得已,經此一敗後吳元濟也只好將淮西所有的精銳部隊都調到北線防守李光顏軍,這樣一來淮西老巢蔡州的兵力就分薄了很多,呈現了空虛的局面,也就為心計多多的李愬成功奇襲蔡州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