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李愬,字元直,有謀略,擅長騎馬射箭。憲宗討伐吳元濟,唐、鄧節度使高霞寓失敗以後,用袁滋代替他做了統帥,又沒有取勝。李愬主動請求一試,宰相李逢吉也認為李愬可以任用,於是任命他擔任隋、唐、鄧節度使。李愬因為軍隊剛剛受挫,士氣沒有全恢復,於是不安排巡邏的隊伍。有人提出異議,李愬說:“叛賊剛安於袁公的寬疏,我不想讓他們受到驚動而來防備我。於是假裝告訴各軍說:"天子知道我慈愛並忍耐心強,所以讓我來安撫調養你們。至於作戰,不是我的事。"兵將們相信了並很高興。他又遣散樂妓,不設宴奏樂,士兵受傷生病,他親自照料護理。蔡州的人因為曾經打敗了高霞寓等人,且李愬的名聲不是他們平素畏懼的,很輕視李愬,不加防備。李愬性情沉穩而兇猛,他以誠心對待士卒,所以能夠使地位卑微、力量弱小的士兵振作起精神而使用他們。蔡州的叛軍士兵來投降,李愬常任其自便,有的降兵,其父母或孩子死去而無力埋葬的,就發給糧食、布帛,打發他們回家。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還說:"你們都是朝廷的百姓,不能丟下親屬不管。"大家都感動的哭起來。 李愬沉著勇敢、擅長謀略,以誠待人,能利用劣勢出敵不意,以發動襲擊。他就職不久後,便策劃襲擊蔡州,上表請求增派兵力,憲宗頒詔將昭義、河中、鄜坊的步、騎兵兩千人撥給了他。李愬派十將馬少良率騎兵十餘人巡迴偵察,遇到吳元濟的將領虞候丁士良,與他交戰,將他擒獲。丁士良是吳元濟手下驍將,經常危害唐州、鄧州等地。大家請求將其丁士良剜心處死,李愬答應。不久,李愬把丁士良叫來,當面責問他,丁士良並無恐懼的神色。李愬說:"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便命令為他鬆綁。丁士良主動請求為李愬效力,被任命為捉生將。 丁士良大為感激,遂向李愬獻計,以擒獲文城柵守將吳秀琳的謀主陳光洽,來逼其就降。李愬聽從了他的建議,不久丁世良將陳光洽生擒而歸。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駐宜陽柵。 不久,吳秀琳率文城柵軍隊向李愬投降。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李愬準備攻打吳房縣。諸將都說:"今天是不利前往地往亡日啊。"李愬說:"我們兵馬為數較少,正面作戰,兵力不夠用的,適於採取出其不意的行動。敵人因今天是往亡日便不會戒備我們,這正是可以進擊的時候。"便率軍前往,攻克了吳房外城,斬首一千餘級。剩下來的吳房兵馬防守內城,不敢出戰。李愬率兵馬撤回,以便誘使吳房兵馬出動,淮西將領孫獻忠果然率領驍騎五百人追擊。大家驚惶失措,準備逃走,李愬跳下馬來,靠在胡床上,下令說:"有膽敢退卻的,一概斬殺!"大家回軍盡力作戰,孫獻忠陣亡,淮西兵馬這才撤退。有人勸說李愬乘勝攻打吳房的內城,一定能攻克。李愬說:"這不是我的計策。"便率軍回營。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當初吳秀琳投降時,李愬領兵來到文城西面五里,派唐州刺史李進誠率兵士八千人來到城下,召呼吳秀琳,城中箭石密集如雨,大家無法上前。李進誠回來後報告認為吳秀琳是詐降。李愬說:"這是等候我前去啊。"便立即來到城下,吳秀琳收起兵器,一頭伏在李愬的馬前,李愬撫摩著他的脊背,好言安慰,收降了吳秀琳的三千人馬。並起用其勇將李憲,吳秀琳投降,向李愬建議說:“如果要打敗蔡州的叛軍,沒有李祐就沒有與你一起成功的人。”李祐,是叛軍中驍勇的將領。李愬探聽到李祐在郊野守護莊稼,就派遣使用誠率領三百名精壯的騎兵埋伏在旁邊,讓羸弱的士卒裝作要放火燒莊稼和收莊稼的樣子,讓李祐看到,李祐果然輕率地出擊,史用誠將他擒獲而回。諸位將領平時為李祐所苦,請求殺死他,李愬不聽。恰逢天降大雨,從五月到七月不停,軍中將士認為這是上天對不殺死李祐的懲罰,將官們議論紛紛無法制止。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李愬盡了力也不能獨自保全李祐,就給李祐戴上刑具把他送到朝廷,上奏章說如果殺死李祐,就沒有與他一起共同消滅蔡州敵人的人了。皇帝下詔書釋放了李祐,把他送還給李愬。李愬讓李祐佩帶刀劍出入帳下,擔任六院兵馬使。李祐手捧詔書感激地哭泣,諸位將領才不敢再有議論,因此才確定了襲擊蔡州的策略。過去規定,膽敢釋放間諜的人滅族。李愬更改了舊令,對於間諜全部加以安撫,所以那些間諜反而將敵方的情況報告給李愬,李愬更加了解了叛軍的虛實。當時,李光顏出戰多次獲勝,吳元濟把精銳部隊全都派出,駐紮在洄曲來抗擊光顏。李愬知道這個機會可以利用,就派遣從事鄭澥去見裴度,報告軍隊出發的日期。軍隊在夜裡出發,李祐率領三千突將為前鋒,李愬率領三千人馬為中軍,田進誠率下軍殿後。剛出發時,有官吏詢問前進的方向,李愬才宣佈說,入蔡州直取吳元濟。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諸將聞說皆大驚失色,但軍令如山,眾將只得率部向東南方向急進。此時夜深天寒,風雪大作,旌旗為之破裂,人馬凍死者相望於道。張柴村以東的道路,唐軍無人認識,人人自以為必死無疑,但眾人都畏懼李愬,無人敢於違令。 行進了七十里,半夜時分到達懸瓠城,雪下得很大,城邊都是養鵝的池塘,李愬命令趕打那些鵝,用來掩蓋軍隊行進的聲音。叛軍依仗吳房、朗山的守護,安然無人發覺官軍。李祐等在城牆上挖洞率先登城,士卒跟隨著他們,殺死了守城門的士兵,打開城門,留下人拿著木柝像平常一樣擊柝報時。黎明,雪停了,李愬進駐吳元濟的外宅。蔡州的官吏驚慌地說:“蔡州城失陷了!”吳元濟還不相信,笑著回答說:"俘囚作亂,天亮後當殺盡這些傢伙。"接著,又有人報告說:"城已陷。"吳元濟仍漫不經心地說:"這一定是洄曲守軍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起床後,吳元濟聽到唐軍傳令,響應者近萬人,才感到恐懼,率左右親隨登上牙城抗拒。田進誠的軍隊迫近了蔡州。李愬入城後,一面派人進攻牙城,一面厚撫在洄曲的淮西大將董重質的家屬,並遣董重質之子前往招降。董重質單騎至李愬軍前投降 ,吳元濟喪失了洄曲守軍回援的希望。 十二日,唐軍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爭先恐後地負柴草助唐軍焚燒牙城南門。黃昏時分,城門毀壞,田進誠火燒了南城門,吳元濟認罪投降,從城上順梯而下,被關入囚車送往京城。申、光二州及諸鎮兵二萬餘人亦相繼降唐,淮西遂平。吳元濟被抓獲後,李愬不濫殺一人,那些給吳元濟管事帶兵和管理膳食馬匹的人,都被恢復了職務,使得他們安心 。憲宗下詔任命李愬為檢校尚書左僕射兼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並封爵涼國公 。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討平淮西之亂後,憲宗想要收復隴右故有疆域,於元和十三年任命李愬為鳳翔、隴右節度使,詔書要求他從京城經過。他尚未出發,適逢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再次反叛,憲宗下詔田弘正宣武等軍征討李師道,並於此前調李愬任徐州刺史、武寧軍節度使 ,接替其兄李願。兄弟倆交換鳳翔、武寧兩處節鎮,世以為榮。李愬與叛軍連戰十一次,俘獲叛軍將領五十名,俘殺叛軍上萬名,並攻克平盧重鎮金鄉。愬又攻陷魚臺縣。 二月,又敗平盧兵於沂州,攻陷丞縣。 不久,都知兵馬使劉悟擒斬李師道,叛亂平息。朝廷任命李愬為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月,王承宗去世,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移鎮鎮州。李愬到潞州,四月,又被改任魏博節度使。長慶元年幽州、鎮州又發生了叛亂,新任成德軍節度使田弘正遇害。

中國古代百將傳系列,唐李愬

李愬聽說後,身著素服對全軍發令說:"魏博人民之所以富裕人多而且能服從朝廷管轄,是田公治理得好。陛下因為他仁德又愛護人民,派他去治理鎮州。田公是從魏博去的,治軍七年,鎮州軍人一時胡來,就敢於這樣殘害,他們認為魏博沒有勇士了嗎?你們的父兄、子弟們受田公恩惠的,應怎樣報答呢?眾人都痛哭。他又將玉帶、寶劍交給深州刺史牛元翼,並派使者對他說:"我父親曾用這把寶劍立下大功,我又用這把寶劍討平了蔡州叛賊,如今鎮人叛亂,您也用這把寶劍討平他們。"牛元翼受命後,情緒激動,用寶劍和玉帶在軍中動員,並稟報李愬說:"願率軍聽令,竭盡我的全力。但在準備出兵時,李愬卻突然發病,不能處理軍務。 穆宗派田弘正之子田布接替李愬,任命李愬為太子少保,李愬回到了洛陽。同年十月,李愬在洛陽去世,享年四十九歲。唐有武臣曰‘’李晟克京師,其子涼公愬,亦以偏師破蔡,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