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突變,北京深圳動手了……


樓市突變,北京深圳動手了……



這兩天,一線的樓市再次蹦躂起來了。

深圳西邊的萬科星城開盤,半個小時就賣出1900套。

創有史以來單盤的最高銷售記錄。

隔壁的華強城,開盤當天也消化近8成。

一時間,樓市迴轉的信息炸開了鍋。

無獨有偶,北邊的帝都最近樓市買賣雖然消停些。

但土地競拍可沒閒著,13宗土地同一天競拍。

創下了北京競拍的新記錄。

一線風向突然陡轉,驚呆了還在觀望的吃瓜群眾。

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嘞。

財哥查看了深圳萬科星城和華強城的開盤價,均低於市場價。

萬科星城的售價4.39萬元,甚至低於周邊二手房的均價4.6萬元。

華強城折價到4.6萬元,低於前期5萬元的吹風價。

而且這兩大樓盤所在的區位,目前概念火爆,區位優勢明顯。

便宜從來都是硬道理,只要價格趨近當前區域的預期價位,房子總能賣出去。

北京的地塊,也是對土地的區位跟規劃做了調整,推出的土地區位優勢明顯。

而且減少了保障房、公共設施等建設要求,降低了開發難度。

開發限制性條件少了,房企看到了利潤,這才提高了積極性。

不管是房子還是土地,說到底,都放低了姿態,更迎合市場的口味了。

出現這樣的結果,是政策與市場的雙向選擇。

一方面政策要穩定樓市,既要遏制房價上漲,也要避免大幅下跌。

但隨著調控,購房者、房企對於樓市的預期持續低迷,觀望情緒增加。

斷供潮、流拍土地、漲跌15%限制,悲觀情緒升溫,需要給市場舒緩壓力。

另一方房企要活下去,隨著年關將至,融資環境持續收緊。

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各項隨時突發的政令調控,未來無法預測。

房企既要回籠現金,減少負債,又要儘可能死在對手後面。

樓市進入了年末深度調整期。

這對於剛需買房,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在調整期內:

一是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價格。

二是有機會挑到更好的房子。

6月份的時候,萬科星城一路之隔的博林君瑞開盤直接秒光。

如果不是趕上年末調整,迫於回款壓力,萬科星城的折扣力度不會這麼大。

好房源,從來是不愁賣的。

當然,對於一二三線城市,也需要區別看待。

一線城市,仍有上漲空間。

一線房價隨著時間週期的拉長,其實是無所謂貴賤的。

總有那麼一小撮高收入人群,會堆積在這裡。

虹吸效應,註定這裡的房子會供不應求。

等到這一波回調結束,觀望情緒漸冷,房價仍然會穩中有升。

特別是樓盤區位與品質具有優勢的,拿在手裡,還是有很高安全邊際的。

二線城市,區別看待。

像昨晚國家點名的12箇中心城市間的二線。


樓市突變,北京深圳動手了……



能量有多大,各位自己感受。

昨晚的文件是這樣說的:

構建“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的新模式。

除了國家點名的,像杭州、南京、廈門這些強二線,未來仍然有上漲可能。

如今一線城市與強二線的資源差距在逐漸縮小。

二線為了留住人才,各種福利待遇也是可著勁的往外掏。

隨著產業轉移,大中心區域的形成,這些城市未來潛力無限。

而對於發展一般或者較弱的二線城市。

既沒有國家的支持,也沒有強有力的產業壁壘。

輻射能力有限,但作為二線,資源基礎還是比下屬區域要強。

大概率以穩定為主。

三線城市,下跌風險大。

三、四線房價出現上漲的原因主要是棚戶區改造、去庫存和熱錢推動。

而這些因素並沒有可持續性。

一旦棚戶區改造結束,樓市上漲的最大動因將會消失。

而三四線人口淨流入少,許多城市人口甚至出現負流入。

在缺少人口支撐下,高房價將失去“擊鼓傳花”的可能,房價下跌的風險非常大。

最後總結下,一線城市與強二線城市,年前的調整期,是不錯的上車機會。

普通二線,如果樓盤沒有區位優勢、價格也達不到自己的心理預期,可以再等等。

三、四線城市,價格近期也會有所回撤,但長期來看,後面的機會更大。

Ps:你家的房子漲了嗎?評論區裡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