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姹红河谷|红河县:探索发展新产业 壮大脱贫新力量

正值全国上下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主要推动力,新产业的引领带动和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云南省红河县车古乡,几位村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扶持下,从新产业的探索发现到亲身实践,逐渐成为新产业发展的明白人、带头人,为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一股强劲的力量。

暖冬时节,就在草木虫鸟酣酣入睡的时候,杨宝格却依然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正是为他的“宝贝们”筑巢的良好时机,等到这些“宝贝”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就可以住进“新家”。

在红河县车古乡车古、阿期等地,在郁郁葱葱的哈尼、彝族山区里,生长着多种野生蜂。当地居民也一直有养殖土蜂的习惯,产出的蜂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是当地极富盛名的一道美味佳肴。一年前,常年在外打工的杨宝格回到家乡,潜心研究学习养蜂技术,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建起了养蜂场,修起了大大小小的养蜂箱,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始发展养蜂产业。

红河县车古乡车古村委会小车古村村民 杨保格:场地是我自己租的,租了就是政府补助场地费,还有盖房子他们会补贴,如果我产业做出来了,政府说帮我们销售产品,他们帮助了不少,还要带动村子里的那些年轻人,或者愿意养蜂的群众(养蜂),现在带动起来的有两家了。

目前,杨宝格的养蜂场已建成90多个蜂箱,每个蜂箱预计产出10公斤左右蜂蛹,按照市场价格,每个蜂箱的蜂蛹产值可达700多元。小小蜂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自然受到村民的青睐。杨宝格的带头示范,为车古乡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产业之路,鼓舞着更多群众加入养蜂行列。乘着项目强乡的春风,车古乡的其它新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密姹红河谷|红河县:探索发展新产业 壮大脱贫新力量

李伍会和李海发是两兄妹,眼前的这片草莓地就是他们俩一手种植起来的。2018年7月,兄妹俩自行购买果苗、薄膜等材料,利用自学而成的肥水管理、合理定植等技术,在自家地里种下9000株草莓果苗,到目前成活7000多株,并且成功结果,长势喜人,预计增收1万多元。看着鲜红硕大的草莓,两兄妹喜笑颜开。

红河县车古乡车古大寨村民 李伍会兄妹:从(2018年)7月底开始种进去的,到现在(2018年)12月开始结出了这么大的草莓,我们心里还是蛮高兴的。我们打算如果今年这个收成差不多的话,我们准备再扩大一些,再来回馈我们车古乡。经过我们跟乡政府反映了一下,我们还是有这个希望,但是我们资金不足,乡政府还是有意向支持我们的。

近年来,中国草莓种植业发展迅速,为主产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李伍会兄妹俩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靠自身努力,实现了家乡草莓种植的从无到有。

红河县车古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次:

可以说他们是我们乡的宝贵的财富了,因为就是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其他的老百姓看到了做产业的希望,他们才会参与到这个产业里边来,那我们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销售渠道,还有一个包装和宣传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一个培训,由一个拄着拐杖走路变成他们自己会走路。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管是杨宝格还是李伍会兄妹,靠着自身的努力,抓住发展机遇,成为新产业的试水者,并有所成就,这恰恰印证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真正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红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带领下,在这群勇于探索发现的明白人、带头人的鼓舞和带动下,红河大地必将绽放出幸福美好的小康之花。

(肖盟钢 刘宏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