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我國再痛失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28載隱姓埋名 為國奮鬥一生

“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我國再痛失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1月16日,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歲。自2018年11月17日程開甲去世後,兩個月內,我國再痛失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于敏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和身份才得以解密,1999年,于敏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獎章,2015年,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的名字終於不再陌生。在一個月前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于敏還榮獲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填補理論空白 為科技國防作出開創性貢獻

于敏 中國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科學和技術專家。1926年生於河北寧河(今屬天津)。1944年入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就讀,1946年轉入北京大學理學院物理系。1949年畢業後,師從張宗燧、胡寧攻讀研究生併兼任助教。1951年初調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6年改為原子能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56年為副研究員;1965年起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九院(中國核武器研究院)理論部副主任、副院長(1980)、高級科學顧問;能源部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1983)。1980年于敏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于敏在原子核結構及其反應方面,尤其是對原子核相干結構、原子核平均場的獨立粒子運動有深入研究。他及其合作者曾提出相干結構的核模型,位居國際先列。1959年,他和楊立銘在成都開辦原子核理論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核物理工作者;他們合編的《原子核理論講義》為中國當時第一本相關論著。1961年起,于敏在原子能研究所從理論上先行探索氫彈原理,研究或指導他人研究了相關的一些物理作用、特性及某些物理參數。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統計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爆炸物理和輻射流體力學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1965年入第二機械工業部後,立即從事氫彈設計和爆炸過程的研究,提出了氫彈試驗核裝置的理論設計方案,在氫彈的突破性研究中起了關鍵作用。他在核武器的理論基礎研究、核裝置武器化和小型實用化以及向高科技發展方面,在長遠目標、技術途徑與關鍵技術的解決方案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貢獻。

于敏曾獲1982年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中國勞動模範稱號,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6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設立“于敏數理科學獎”。

于敏院士也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作者之一,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撰寫了等離子體動力論、德拜長度等詞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