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39岁,我想告诉无法再见的妈妈,像你真好”


高圆圆:“39岁,我想告诉无法再见的妈妈,像你真好”

01

和现在满眼的童颜脸一不小心就会认错人的影视圈相比,高圆圆那种知性的美,总显得既完美又高级。

记得自己年少时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完美的五官惊住了。

爱上她,就只是她在一个广告里的微笑,灿烂无比的笑容就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

很多年来,我都坚持选购她当年代言的那一款含片,每次那种入口的冰凉,都能让我回忆起她笑着的样子。

她太美了,美到高中时就被星探发现,开始拍摄广告。她高中时拍广告,得到人生第一笔收入,是400元。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可是巨款。她认真思考后,选择为自己买了一个“随身听”,就有机会、把自己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这个幸福的时刻,曾给她紧张的高中生活,带来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那时的她,是已经拍摄过《爱情麻辣烫》里那个高中女生,太多人因为这部作品熟知她,可她从没想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演员,走上职业演员这条路。

因此,她并没有下定决心做一个艺术院校表演系的“科班学生”。而是选择了就读一所普通的大学,学习普通的专业。那时的她,只想为未来能够从事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做最全面的准备。

尽管她大学期间,也参演过《17岁的单车》,已经在无意之间,打造了一个文艺女神的人设。有意思的是,与别人刻意营造美好人设不同,她对表演这件事选择顺其自然,走哪算哪,更多是源于倾听内心的声音。

听到很多人夸奖自己有灵气,可以做个好演员,她并不自信。毕竟对于那时的她,表演可以说秉承的是一种“业余玩票”的态度。

对当演员这件事,她那时并没有那么坚定。直到大学毕业的那个晚上,一辆捷达车把她从学校送到河北的一个“片场”。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她看着窗外风景掩在夜色中,心里也不由开始思考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她更没想到,从那一天起,自己这个非表演专业出身的人,往后近二十年,她的职业生涯,都在不断重复着“坐车去片场”的场景。

她终于还是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尽管这个职业和她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反差。

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一件事,对她来说却非常的困难。她不擅长和人打交道,面对陌生的环境,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她曾到香港参加电影节,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她选择那一个无人的角落。站在一棵不会说话的树旁,整整站了一晚。

她感受到,只有在这棵不会说话的树面前,自己才能得到心里的平静和安慰。

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走进了一个更高级的人生境界。在大自然中,得到自然的慰籍,本身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

02

在漂亮和开朗都不稀缺的影视圈里,高圆圆这份看似漫不经心的“冷”倒也很稀缺。

喜爱阅读的安静性格,让她有了一份特别的古典气质,自带知性美的小清新,让她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文艺女神”。

这种安静的性格是母亲遗传给她的,与之而来的还有不善于和人沟通。该和别人如何相处这一课,她觉得自己是缺少学习的。

很多年里,她遇到过很多意外的艰难,尤其是不能和他人有效沟通,曾让她惶恐到不安。

于是,除了工作,更多时候她选择宅在家里,哪怕就是看一本有趣的书,或者是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这也是她在拍摄间隙,唯一能够治愈自己的减压方式。

她的母亲,多年来一直沉默寡言,在家中默默奉献。她母亲从没有那些反反复复的唠叨,总是安安静静的,忙着手上的家务活。休息的时候,也喜欢和女儿安静的面对面,两个人都在看书。

后来,高圆圆拍摄让她成为“史上最美周芷若”的《倚天屠龙记》时,高难度的武打动作总是无法完成好,以至于现场导演对她说了重话:“因为你,拖慢了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度。”

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却不知道能找谁开口倾诉,就这样,一度时间压力大到斑秃。

她拼命努力,自己琢磨每一个动作的细节。直到《倚天屠龙记》播映后,她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这才让她逐渐缓解了自己的压力。

这种逐渐治愈自己的办法,进程非常缓慢。但这似乎也让时间凭空多了一些,日子也过得慢了一些,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慢慢去品味生活的甘露。

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尽管骨子里,她也想成为一个特别的人。

03

2005年,因为母亲生病,她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不旅行、也不参加各种聚会,不工作的时候都选择陪伴母亲。往返于医院陪母亲看病,为了更清楚了解母亲的疾病,有效地提供帮助,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跟每一个和母亲有交集的人沟通,渐渐成为了母亲最有力的精神支柱。

有时她也会很惊讶,自己真的就改变了,这个新增的沟通技能,让她和过去的自己不像了,也和沉默寡言的母亲越来越不像了。

和她一起出道的演员们,都在拼命地接各种各样的戏,可她却只能做减法,她清楚母亲更需要自己,她的时间,只能做最重要的事。

表面上看,这种出镜率低的方式,让她的知名度和人气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赚快钱方面,比起同龄人,似乎错过了很多。

她主动做出这种减法,让她和整个演艺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让她后退一点距离,更能看得清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里,她选择了后者。

精挑细选后接的戏,成就她一举拿下多个影后。

谁又能说安静一点、内敛一点不好呢?也许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就是安静下抵抗浮躁的勇气。

经历了长期病痛折磨,母亲在高圆圆结婚的那一年,去往了另一个世界。失去母亲后,高圆圆时常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下想起母亲。

旅行时看到好风景,品尝到新美食,她一想到母亲再也没有机会和自己经历这一切,就难过的要命。

带着这份对母亲的思念,她也渐渐发现自己,在生活上琐碎的细节,跟母亲越来越像,严谨到有点偏执。

以前她觉得母亲总是弱不禁风,全家人都在照顾母亲。可母亲走了之后,她发现父亲总是搭配错衣服,家里面有点乱、怎么也收拾不干净;家里再也没能养活一棵植物。

她才明白,这是母亲用一生建立的对生活的秩序感,成了教会她处理人生的各种问题的重要能力。

就像她最终选择与自己“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他,在她眼中对方最美好的地方,就是这种对生活的秩序感和自律。

这种安全感带给她一种安心,让她逐渐痊愈失去母亲的那份痛彻心扉。

很多时候,高圆圆都在刻意的在自己身上寻找母亲留下的记忆,她甚至感叹:

“我有两道法令纹,这本来是困扰我的地方,但我每次照镜子看到它,我会心里一暖。这让我看起来很像妈妈,真好。”

母亲最宝贵的馈赠,是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后,才能被感知的。

幸好,女儿高圆圆感知到了。

她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变化:“但我也有很多地方跟妈妈一点都不像了,我不再害怕出席活动,不再害怕社交,也乐于和陌生人交朋友,我会到处旅行,享受照顾远方来的客人。”

这个世界上最暖心的爱,永远都是妈妈给予的。只是很可惜,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觉察到这份生命的礼物,它注定只能被那些细心感知生活纹理的人,才能触到。

就像高圆圆所言:

“也许一直以来,并不是我在陪伴妈妈,而是她在伴着我长大。她塑造了我,她送给了我的礼物,就是让我变成一个不完全是她又在骨子里与她亲近的人,一个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别人的人。一个越来越坚强的人。”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