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啟“飆車”模式: 槓桿資金加速入場 成交破萬億“是走是留”?

2019年2月25日,是值得載入A股史冊的又一個重磅交易日。

該日,上證綜指、深成指、創業板指三大指數的漲幅分別達到5.6%、5.59%和5.5%,其中上證綜指創2015年7月以來最大日漲幅;指數飆漲之下,兩市成交量也急劇放大至1040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67%,這是繼2015年12月以來成交量首次破萬億。

不僅如此,上證指數一舉突破年線、券商股延續集體漲停之勢、兩融餘額持續攀升、分級B再度騷動,種種關鍵風向標的異動,都昭示著A股已被完全點燃。

從2018年跌到懷疑人生,到現如今漲到懷疑人生,情緒極端扭轉的背後,關於“牛市是否已至”的爭辯亦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樂觀者揚言更大的行情還在後面,偏空者則表示階段高點已在眼前落袋為安才是關鍵。

無論接下來A股走勢如何,這幾乎是所有人都未曾預料到的一個瘋狂開年。

瘋牛行情下,監管層開始警示風險,2月25日晚,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各證券公司要嚴格執行經紀業務及融資融券客戶適當性管理,加強異常交易監控,認真做好技術系統安全防護。同時,也希望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防範投資風險。

槓桿資金加速入場

這是漲到令人“心慌”的一天。

2月25日,兩市3580只股票中,僅13只個股下跌,3555只個股上漲,近300只個股漲停。截至收盤,上證指數爆漲5.6%收報2961.28點,較上一交易日的收盤點位2804.23點飆漲157.05點;同時,滬指自1月4日低點2440.91點反彈以來,指數漲幅已超20%,跟隨創業板指進入了技術性牛市。

板塊方面亦是全面開花。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居前的前五大板塊分別是非銀金融、計算機、有色金屬、銀行和國防軍工,漲幅依次是9.59%、7.38%、6.9%、6.75%和5.9%,其中非銀金融、銀行等權重板塊的爆拉,直接促成了三大主要指數逾5%的飆漲。

非銀金融之下,漲幅最兇的依然是行情先行指標——券商股。2月25日,44只券商股全數漲停。至此,券商指數2月以來的漲幅達到38.72%,今年以來的漲幅更是高達49.84%。

暴漲行情為何突然降臨?從剛剛過去的週末來看,消息面確實利好頻出。

新華社2月25日早發佈消息稱特朗普24日在其推特賬戶上宣佈,將推遲3月1日上調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的計劃。市場對此解讀為貿易談判朝樂觀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並講話: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會議同時也有提及要加強交易的全程監管,要“管住錢、看住人”,但市場普遍解讀為,資本市場的戰略地位有所提升。

上述兩大重磅消息之下,2月25日,中證報頭版評論稱“股市將成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組成部分”,進一步助燃市場情緒;同時,華為摺疊屏手機發布的消息,向近期大熱的5G+OLED概念股板塊又添一把火。

值得追問的是,積極的消息面之下,助推A股成交破萬億的真槍實彈,究竟從何而來?

場外資金入場或是關鍵。招商基金分析指出,市場短期連續大漲帶動市場人氣高漲,市場大幅放量顯示出以兩融為代表的場外資金正在加速流入,是構成2月25日市場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Wind數據顯示,在2月1日至2月22日期間,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實現了“11連升”,截至2月22日的最新兩融餘額為7651.5億元,較2月1日增長481.99億元,增幅達6.72%。

除場內槓桿資金飆升外,場外配資也日漸活躍。2月25日盤後,許久未曾接到配資營銷電話的記者本人也接到了某配資公司的推廣電話。

“配資在今天的大漲中應該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深圳一位私募人士2月25日分析,“A股破萬億的成交量背後,主要還是與機構加倉以及配資重新活躍有關。就散戶而言,目前遠遠沒有到達紛紛跑步進場的階段,相反不少散戶選擇獲利了結。另據我們瞭解,券商營業部開戶情況雖然較去年有所回暖,但遠未到達火爆程度。”

華北一家大型券商某營業部人士亦提及,近期諮詢股市的客戶數確實有所上升,但新增客戶紛紛開戶的現象並沒有出現。

逼空行情延續之爭

隨著A股的進一步飆漲,關於A股是否會走牛的爭辯也愈發激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熟知的機構人士也呈現出兩派對立觀點:有偏空者提出,本週滬指將達到階段高點,且這一高點未來兩個月持續有效;而偏樂觀者則認為A股逼空行情有望持續,最積極者已發出“更大的行情還在後面,A股啟動黃金十年”的號令。

雖然多空對立明顯,但綜合數家機構的觀點來看,目前機構中偏樂觀者還是居多數。這或許決定了至少在機構倉位這塊,短期內下調的概率不大,有利於市場繼續向好。不過,眾機構也齊齊呼籲,市場越熱鬧越需要冷靜。

2月25日,九泰基金分析指出,行情在兩會前延續是沒有分歧的,其提到了支撐這一預判的四方面內容。

第一,機構態度大致是加倉早的在兩會前不做主動調整,加倉遲的如果看到回調會加倉,機構的這種態度也支持逼空行情的延續;第二,情緒背後的支撐是經濟託底力度的加大(無論是政策面還是資金面的寬鬆)跟貿易摩擦的緩和,短期這種支撐也不會有什麼改變;第三,上週外資流入已經趨緩,但仍然走出這一波超預期的行情,驅動這一輪行情的邊際資金已經不是外資了,所以跟美股的關聯度在降低,除非美股大跌,否則都很難影響A股行情的延續;第四,從融資融券跟新開戶數據來看,雖然已經看到提升,但仍然處於低位,後續仍可期待有增量資金入場的。

不過,九泰基金亦表示,經濟仍然在下行通道,企業盈利也沒有見底,經濟的先導指標也只有1月社融表觀數字較好,市場不可能一直向上。如果按目前市場運行的這種邏輯,兩會前持續逼空,兩會後指數一定在高位,加上2月經濟數據的公佈,特別是社融這樣的領先指標沒能企穩的話,可能就是行情結束的開始。

海富通相關人士同日亦表示,“市場存在消化前期快速放量上漲的需要。一方面,前期諸多因素的利好預期得以反應,比如中美貿易磋商、MSCI上調A股權重、流動性邊際放緩;另一方面,一些潛在的因素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比如年報和季報季的業績擔憂、3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的最終結果等。因此在上漲過程中應保留一份必要的冷靜,回調過程中應保持一份積極心態。”

而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是,在2月25日A股飆漲當天,已經連續18個交易日淨流入A股的北向資金出現轉向,淨流出7.16億元,這似乎傳達出某種信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