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公元1937年9月14日,中日軍艦在廣東虎門海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海戰。這是繼甲午海戰後,中日海軍大型軍艦首次正面展開海戰。而這場海戰的背後,則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憑藉著海軍優勢,出動了大批軍艦封鎖中國沿海,同時也伺機窺視了一些通航能力比較之好的河流,企圖從入海口入侵中國內陸。當時的中國海軍實力則遠不及敵人,於是將軍艦分別集中於江蘇境內的長江下游和廣東境內的珠江口,並且用沉船的方法設置了阻塞線,而力圖阻擊日軍軍艦日入侵到了長江和珠江。

(揭秘)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而此時,侵華日軍多次以汽艇和武裝船隻騷擾廣東沿海地區。為了防止敵艦攻入珠江口“六門”,廣東省江防司令部則派出了駐防廣東的各艘艦艇分別防守。但這些艦艇的噸位非常小,大多數在幾百噸或者幾十噸,而“海周”“海維”等艦船,甚至都不是軍艦,而是緝私艦。

據日方艦上人員的手記記載,1937年9月13日,日本海軍第5水雷戰隊旗艦“夕張”號輕巡洋艦到達珠江口的大鏟島,和日本海軍原先部署在此的第29驅逐隊,包括“追風”“疾風”號驅逐艦匯合。日本軍艦則隨機陰謀侵入到了珠江口,而對虎門要塞和中國軍艦進行炮擊。

而從中日軍艦的艦齡上看,“夕張”號巡洋艦和“追風”“疾風”號驅逐艦都是在1920年代建造完成的。相對而言,中國海軍的“肇和”“海周”艦已經成為了其老舊軍艦。1937年9月13日,當日本海軍侵入到珠江口時,敵強我弱的局面則十分的明顯。

當天,日軍“夕張”號炮艦術乘坐快艇進入到了珠江口進行偵查時,兩艘中國軍艦則起錨追擊。“夕張”號巡洋艦和“追風”“疾風”號驅逐艦一度起錨,準備攻入珠江口後救援這艘快艇。不過快艇最後逃脫追擊,“夕張”“追風”“疾風”也就停止了攻擊。

(揭秘)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而日本海軍快艇的出現,讓虎門要塞司令陳策則提前判斷出日本軍艦有進攻企圖,他隨即命令了各艦與要塞炮臺徹夜戒備。

快艇逃脫於次日凌晨5時15分,日軍三艘軍艦果然從大鏟島(今韓國)出發,藉著黎明前的黑暗發動了進攻。

9月13日曙光初現,中國海軍“海周”與“肇和”兩艘艦艇發現了敵艦的身影,海周號急忙發出緊急出警的信號。

當時,“海周”艦則從大角炮臺附近水域向沙角炮臺左轉的時候,突然受到了炮彈的攻擊。而日方對此的記錄是發現“一艘敵艦出現在了繞著燈臺島準備逃走。”

而日本軍艦對“海周”艦繞著舢板洲航行的意圖則作出了“準備逃走”的判斷,而對照中方的記錄,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判斷。“海周”艦則被日軍發現,其實正繼續按巡邏計劃左轉向啥叫炮臺航行,並非是倉促撤退。

“海周”艦當時一直是一級備戰,每天24小時炮彈上膛潘兵在睡在了炮下備戰。當日本海軍“夕張”號巡洋艦和“追風”“疾風”號驅逐艦向“海周”艦其瘋狂開炮,“海周”艦沒有被打懵,而是立即用艦首1門4英寸口徑速射炮還擊。而歷史檔案裡對此的記錄也是“敵向還周艦發炮,我艦當即還擊。”

(揭秘)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就在此前不久,1937年6月下旬,“海周”艦剛從海口運載中國官員到西沙群島宣誓主權,同時也瞭解有無日本侵略者登島的情況,兩個月後,“海周”艦又為了捍衛其領海主權和抵禦侵略者打響了中國軍艦抗擊日艦的第一炮。

甲午海戰後,中日雙方軍艦終於再次開始了海上的正面交鋒。、

就在海戰開始後,首先使用艦炮與日本軍艦對射的“海周”艦並不是孤軍奮戰,而中方歷史檔案記錄中,“我要塞炮亦加入攻擊”,“肇和”艦也隨即參加了炮戰。

而據日軍史料記載,此時日軍的“夕張”號巡洋艦和“追風”“疾風”號驅逐艦則迅速在“水道上橫了過來,漂泊著進行炮擊。”日軍軍艦則進行漂泊,是因為在其狹窄的川鼻水道里難以進行機動航行,而為了避免其迅速靠近虎門炮臺而成為了靶子,乾脆順水漂流。

而據中方歷史檔案記錄,當發現敵艦隊形有變化時,肇和艦長方念祖則下令橫船。軍艦橫過來與敵艦對射,可以使艦首、艦尾主炮以及艦身大部分副炮同時朝向敵艦。不過“肇和”艦為了橫過來而進行轉向時,日方記錄稱之為“夕張的第三次齊射命中敵艦,掉頭的敵艦不斷中彈,在淺談擱淺。”此時,“海周”艦也被敵艦集中,有3名水兵殉難。

(揭秘)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被擊中的“海周”艦反而繼續駛向日軍軍艦。而日軍的3艘軍艦卻“終止炮擊”,開出了珠江口。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時廣東省江防司令部任職的黃雄回憶,日本軍艦撤退,是因為誤以為“海周”艦去追擊,而實際上,還周建不幸中了敵彈,船尾破洞,舵轉不靈,無法駕駛,軍艦則隨流飄出,但是海周艦上下則並沒有任何的慌亂,依然繼續開炮向敵艦轟擊,日艦則隨機轉向大鏟島方面後退。

綜合日方記錄裡突如其來的語焉不詳的斷落,可以看得出來日方確實被嚇退的,為了掩護逃跑而故意模糊史料。雖然“海周”艦被迫駛向敵艦,但該艦則順流而下,繼續勇敢開炮轟擊,迫使日艦撤退的關鍵,這一點從日方記錄下的“敵彈仍舊不斷落下”可以佐證。還需要指出

的是,國內一些書籍則認為是中國空軍的飛機隨後飛臨虎門助戰,迫使日本軍艦撤退。但其對照中日雙方記錄,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

(揭秘)甲午之後的中日海戰-壯烈的開頭,出人意料的爛尾!



而中國空軍對日本軍艦進行轟炸的時候,日軍“夕張”號巡洋艦和“追風”“疾風”號驅逐艦已經從虎門被擊退。可以說,虎門海戰是堂堂正正的一次通過海上正面交鋒擊退敵艦的海戰。

而隨著海戰結束後的3天,香港《工商日報》以“創我國海軍抗戰光榮之一頁”的副標題則刊登了採訪“海周”艦高級職員的報道。報道結尾評論道:“此次敗敵,實則開創了中日海軍甲午海戰以來所未有的,足夠我海軍揚眉吐氣的一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