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说到三国最悲壮的故事,除了刘关张三兄弟最悲壮的死去,就是蜀汉政权的肱骨大臣诸葛亮之死了。诸葛亮年轻出仕,矢志辅助皇叔恢复汉室,在刘备掌权时已经辛苦非常,被托孤后,为了不负主公所托,他内政军事一把抓,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虽然他为蜀汉立下巨大的功劳,可是自己的身体却在不经意间,由于他的过度辛劳而逐渐垮掉,最后终于征战的途中不幸病逝,中断了蜀汉进军中原的可能,三分之局也最后告破终,这样的经世之才,因为操劳过度而死,实在让人心痛。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遥想当年,诸葛亮在隆中之时就已经被荆州的名士所知,在刘备的多次诚心求教下,他终于在二十岁那年决定出山,帮助这位仁德的主公打下一片基业,甚至还想着用自己的智慧,最终让主公攻破关卡,冲入中原,最后恢复汉室。在家中和刘备留下那场传世的对话之后不久,就随着刘备离开了荆北,去了南边和孙权联盟。

为了促成这次联合,他独自一人前往江东,不但刺激了吴主让他下决心抵抗,还在朝堂之上驳倒了众多文臣,让他们对自己投降的思想无话可说。因为这次的联盟,刘备逃过了曹操的追杀,并且在他的张罗下,战胜后的刘备得到了诸多郡县,甚至在后来还通过外交得到了位置重要的南郡,让自己的主公成为了赤壁大战最大的赢家。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后来刘备把荆州交给了诸葛亮和二弟管理,自己带着三弟和庞统一起去了益州,三年后因为庞统意外死去,诸葛亮迅速带兵北上。当时张松的计谋已经被其哥哥告到了刘璋那里,不久他就被杀,而且大军进犯刘备。刘备和诸葛亮南北两方会合以后一起攻击了益州,不久无能的刘璋就把整个益州献出,至此在隆中就谋划的横跨荆、益二州,就此实现,刘备的实力从此得到了一个飞跃,真正成为三巨头之一。

公元217年,刘备和敌军僵持不下,诸葛亮发兵汉中,打败曹军,从此汉中安定,刘备的汉中王就此坐稳。不过蜀汉的发展没有持续多久,在刘备称帝后不久,两个兄弟相继死去,他为了报仇竟然悍然攻打东吴,打败后因为心中愤懑,加上年事已高,不久病逝。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临死之前,君臣再次留下世人难忘的场景,而诸葛亮显然也在长期的征战中和主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刘备没有暗中除掉他,而他更是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托付给了蜀汉王朝。223年,他在先主的床前痛哭一场并立下誓言:必定要辅佐幼主,到死为止!当年幼主继位,从此他开始总领两州的事情,开始了自己辛劳的半生。先主英明,可惜幼主却无能非常,幸而他继承了父亲对于军师丞相的信任,能够让他一展平生所学。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当时幼主自知无能,所以很是放心地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他,而诸葛亮因为被刘备临终所托困扰,变得格外小心起来,生怕犯错而没有完成先主的遗愿。为了避免犯错,他做了两个州郡所有的工作,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都做了,实在忙不过来事情,交给别人做完,自己还要仔细查看一遍,生怕哪里出了岔子,影响了大业的进程。可是每天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这样事事躬亲,几乎都没有时间睡觉,至于吃饭更是毫无规律。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此时的诸葛亮,早已没有了隆中生活的安逸,再也没有机会睡到日头很大的时候。安定的时候可能还稍微好一点,到了有战事的时候,他更是没有休息顾不上吃饭。大家都知道行军打仗很苦,生活根本没规律,也许后半夜正瞌睡,却为了抓住战机就要立刻出发。作为主帅的他,不但要跟着将士行走,更要多出时间来制定战术,所以他的生活过得更苦。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多年,最后他的身体不好了,饮食上也出现了问题,因为经常胃痛,所以每顿饭只能吃很少的食物。当时虽然在和魏国对峙,但是主帅之间为了互相交流、试探、伤害,所以还能互派使者来往走动。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有一次诸葛亮派人去了司马懿那里,司马懿知道问军事的事情,使者多半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也不会说出来。于是他就换了个问题:他睡觉多不多?饭量可好?平时忙不忙?使者觉得这些和战事无关,于是就据实说了:丞相每天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因为胃口不好,所以吃饭很少,还没什么规律,至于事情,所有政务凡是中等以上的责罚,都要经手他的批阅。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后来使者走了,司马懿便觉得很悲伤:孔明快死了,一旦没有他这个劲敌,朝廷也就不会重用我了。人们问他为什么说孔明快死了,他边回答:他虽然聪明绝世,却因为太谨慎,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甚至因此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使者都说了,每天只能吃那么点粮食,所以我断定他绝对快死了。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敌将知道的事情,诸葛亮自己当然清楚。可是他身负先帝的托付,当年先主那么信任自己,哪里敢有半分懈怠?即便是再苦再累,也不能放松自己,这样即便是自己死了,也不会违背当初答应的誓言。经过多次征战,他已经断定,之所以屡次讨伐失败,最大的原因不是自己智谋不够,而是被限制在了缺粮这个环节上。

三国时期最有才华的人,一生殚精竭虑从无二心,不幸离世让人惋惜

所以他就在交战边界上让大军长期驻扎,打算在这里和老百姓一起耕种,这样粮食、打仗都不会耽误,几年之内就能攻入中原。可是就在此时,他突然病危,最后在五丈原没有续命成功,死在了征战之中。蜀汉的肱骨之臣,最后竟然因为太辛劳而累死,后人说到此事,都感觉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