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作為我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大劫難,抗戰片成為了人們影視娛樂的一部分。因為14年的抗戰對我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是我們永遠難以忘記的歷史。而在抗戰片裡面,除了我們軍民們的頑強和英勇之外,就是描繪抗戰期間日軍醜惡的嘴臉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到這樣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很多日軍都會在自己的鼻子下面,流出來一小撮的鬍子!

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這樣的打扮不禁讓人看著不舒服,而且還有一些滑稽。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形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種鬍子叫做“板刷胡”。其實這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因為這是歐洲人發明的,他們管其叫做“衛生胡”。我們都知道歐洲男人的毛髮是比較濃密的,而且很多人也都喜歡留很茂密的大鬍子。比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兩個人就是如此的,還有很多歐洲貴族都是如此。

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因為這能夠彰顯他們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所以很多人自然都不能落後了。但是這樣的鬍子卻有一個壞處,那就是歐洲人最然都使用餐巾,防止食物的殘渣和殘湯滴到自己的衣服上,可是卻避免不了滴到自己的鬍子上面。而且時間長了打理不乾淨的話,就容易出現毛囊感染的情況。和平時期無所謂了,到了戰爭時期連水資源都是有限的,更不要說打理了。

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之後在佩戴放毒面具的時候,也都是會出現漏氣的危險。誰能夠為了自己的鬍子,而放棄自己的小命呢?於是就有了不一樣的“衛生胡”,無論是納粹的希特勒還是喜劇大師卓別林都有這樣的打扮。我們都知道日本在近代史上,相對比起我國來說更早的接觸西方,這一切都是明治維新的影響。不僅僅是社會,科學,工藝等方面,在禮儀和服裝上也是如此的。

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於是,日本人也開始留起了衛生胡,我們都知道那時候很多日本人也都是被派遣到了歐洲留學。雖然在近代史上,日本是一個後起之秀,不過他們的等級劃分依然是非常嚴格的。不僅僅是在當時的日本社會,在軍中為了能夠體現自己的身份也都選擇開始留起了板刷胡。不過這樣的鬍子在擦鼻涕的時候還是比較麻煩的,不過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他們也還是選擇了保留!

為何日軍的鼻子下面都留一撮小鬍子?擦鼻涕都麻煩,依然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