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孔子杀少正卯合法吗?孔丘有治国才能吗?

君山自在游


孔子诛杀少正卯这事,不是合不合法的问题。

荀子说有这事,韩非子说有这事,实际上都是为了给法家寻找圣人也严刑酷法的证据。我们知道荀子名义上是个儒家,实际上是儒家里面另开一枝创立法家,但是在当时非儒即墨的文化坏境下,法家要迅速壮大,利用孔子的名声和模糊的事情为自己的观点论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荀子如此,韩非子也是如此。

因为时代久远,很多附会在圣人身上的事情因为圣人形象的不可动摇,变成了“事实”。

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孔子诛杀了少正卯,甚至根本没有证据证明有少正卯这个人的存在。

按有关的记载,“少正卯”是当时的学问家,是鲁国的闻人,甚至后来附会到姓“闻”的是他的后人。少正是官名,卯才是他的名。他和孔子一样开办私学,其学术影响远大于孔子,他讲课的时候孔子那边就没人了,让孔子的学校“三盈三虚”。

与这么一个影响巨大的人物不相称的是,先秦典籍里关于少正卯的文字少之又少,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那少正卯的弟子只能比孔子多,有成就的弟子也不会少,但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少正卯弟子活动的任何记载。作为一个教育家,有影响的思想家,少正卯的思想、言论,没有被诸子百家的任何一家所引用。

少正卯这个人的存在,好像是专门为了被孔子七日而诛存在的。

孔子的儒家之学是以“仁”为中心的,就算他不得已诛杀了少正卯,还能把他的整个学术流派都剿灭?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我们退一步讲,少正卯真的存在,并且因为讲学或者因为“五恶”(孔子给门人讲诛杀少正卯的理由)让孔子下了狠心要除掉,孔子能不能做到?这也是题主的问题,孔子有没有权利清除他,合不合法?

孔子在鲁国当的官有各种说法,司空,大司寇,还有说是“相”。不过我们了解史籍的话,就知道,他的官越当越大,是后人给加封的。最初是“司空”,这个相当于建设部长,“七日而诛少正卯”?开玩笑了吧。后世编书者也觉得不大合理,就加封他为“大司寇”,后来觉得还是不够,干脆封“相”,反正已经是孔圣人了,除了僭越王位,多大的官不敢当?

但是附会者忽略了一点,司空、司寇,都是宗法制度下的小官儿,是为以血统为标志的统治者打工的。而“相”,更不是秦国和秦汉时期的“宰相”,仅仅是“傧相”,打杂而已。春秋时期,还是以血统为主的封建宗主模式,是以宗法制度为主干的行政管理模式,无论是周王朝还是诸侯王廷,都是以血统为主的合议模式。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跻身鲁国官僚系统,地位和根基未必高,影响力成疑。

而“少正”是郑国的官职,记录中鲁国并没有这个官职。就算是有,那么也是个士大夫,大家都是同事,你咋地就能上来就把人家诛杀?短短七日,要进行合议,取得所有人的同意,没有明确罪名,痛下杀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事情哪怕是到了后来集权王朝,都不现实。

再退一步讲,少正卯不是少正,只是姓“少正”,布衣之身办私学,那更不能杀了,姓“少正”就直接证明了他是世卿之后,哪里可能说杀就杀?

所以说,孔子杀少正卯根本不合当时的法,甚至是没有的事。

法家作为儒家衍生支流,既要尊重孔子,又要突出论证自己观点,所以荀子让孔子也出来杀个人,以体现圣人也是主张杀伐的。韩非子更是大肆渲染。《孔子家语》在编撰的时候,也在众口铄金中加入了这些杂言。

《史记》的记述原则是必须有文献参考,而司马迁的文字与《孔子家语》接近,虽不能说司马迁就是采用《孔子家语》的文献,至少说明与《孔子家语》同源。他很可能借鉴参考的本身就已经是伪文献了。一旦入了《史记》,便基本“坐实”,而汉儒以后的儒家,更是喜欢儒家圣人手握生杀大权的故事,把这事作为正能量来宣传。比如《淮南子》:“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

这就是杀得好,该杀。至于杀没杀过,都不重要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孔丘应该是有治国才能的,但是当时周室不兴,诸侯不臣,他的思想理论指导下的治国才能是没有发挥空间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孔子杀少正卯是春秋历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是一桩疑案,后世是非曲直争议很大。

据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以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掌权方七日,诛杀鲁大夫少正卯。



孔子杀少正卯的理由言辞凿凿,即少正卯有“五恶”,但煌煌言辞后面,总结起来却不过四个字:“妖言惑众”。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五条罪状
  • 第一,"心达而险”(通晓世事而用心险恶)
  • 第二,"行辟而坚”(行为邪僻而不知悔改)
  • 第三,"言伪而辩”(强词夺理且善于狡辩)
  • 第四,"记丑而博”(刻意关注社会的阴暗面)
  • 第五,"顺非而泽”(顺着非正统甚至违背道德之引导思想如同江河泛滥般散播四方)

这样的理由杀人的确不够堂皇。有人怀疑这是孔子“公报私仇”,因为少正卯也在鲁国讲学,跟孔子对门“唱擂台”,而且言论太有煽动性,曾使孔门“三盈三虚”。因此孔子老人家掌握大权后,估计把他当传销头号分子治罪了。



谈到孔子杀少卯合不合法?说实话不好考证,原因很简单。

第一,我们不知道鲁国当时的法律,不确定孔子是不是“依法办事”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刑法还是统治阶级治理社会的“秘密武器”。之所以说是“秘密武器”,因为它是不公开的,就是民众哪天犯了罪,被砍脑袋砍脚时才知道自己犯罪了,这是那时倡导“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法治理念。

后来郑国子产、赵国赵鞅开创先河,铸刑于鼎,公之于众,才使刑法透明化,但此举却遭到孔子严厉批评和反对。这也可以说是"儒法"政见不一的第一次交锋。

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第二,孔子以大司寇之职摄相有没有行生杀予夺的大权存在争议

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最早出于《荀子》,后来《史记》《淮南子》《孔子家语》《汉书》等都有相关记载。后世朱熹、钱穆等大师提出质疑,认为孔子在鲁国不过是管祭祀和礼仪的,当时鲁国有季氏等大夫把权,孔子根本没有权力随随便便诛杀大夫少正卯。

当然这种质疑有为孔子辩解的嫌疑。

孔子诛杀少正卯这件事,足以“黑化”孔子,有损孔子一世“圣名”,因此许多人出来辩驳,极力试图为其洗白。



孔子杀少正卯之事存疑,但这桩疑案的流弊却是祸害无穷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宋以后,将孔子奉上神坛,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统治思想,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奉为圭臬,

“请杀少正卯”的理由足可以成为那些用心邪恶的人钳制言论,排除异己,排斥“异端邪说”的最好理由。

宋朝大儒朱熹就曾被人参奏“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苏轼陷身乌台诗案之时,与苏有宿仇的李定指责苏有四大可废之罪,其中一罪就是和“五恶”高度相似的“言伪而辩,行伪而坚”。



当然,如果孔子是鲁国大司寇(摄相),他处在这个位置,考虑的是政治需要,权力制衡。少正卯与孔子不仅仅是学术争锋问题,更多的是政见不和,因此杀他不关乎仁德不仁德的道德标准。

据《史记》记载,这件事之后不久,孔子结束了在鲁国的政治生涯,从此走上流亡列国求取功名,试图施展报复却始终不得志的艰难历程。

至于孔子有没有治国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可以这么说以孔子的才德和智慧完全能胜任治国理政,但是即便这样,孔子治太平之世或许更好,乱世就很不合时宜。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向往"圣人政治" ,试图恢复西周“礼制”,在春秋乱世格格不入。西周礼制到春秋末期已经崩溃,之所以崩溃就足以说明他已经被社会现实,被时代所摒弃 ,但是孔子却试图恢复、重建,这无疑是逆历史滚滚潮流走回头路,当然行不通。

因此,要求孔子作一个治世能臣,倒不如说他更适合做一个明于教化的思想家,为这个社会建立一套理想化的道德标准。



相关资料链接

《荀子·宥坐》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孔子家语》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史记·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刘向《说苑·指武》: 昔尧诛四凶以惩恶,周公杀管蔡以弭乱,子产杀邓析以威侈,孔子斩少正卯以变众,佞贼之人而不诛,乱之道也。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

开涮历史


孔子杀少正卯?由于《史记》的缘故,这段“公案”似乎成了铁案。

提问提及到了孔子杀少正卯的“合法性”问题,这对评价孔子十分重要。明确的回答是,当时就不合法。

要解决“孔子杀少正卯”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所谓的少正卯。

少正卯其人,最早见于《荀子》一书: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时,郑国发生了执政卿驷歂诛杀法学家邓析的事情,后世往往把邓析被杀附会在子产身上。所谓孔子杀少正卯,可能就是由这件事以讹传讹而来。荀子、司马迁赞赏孔子,认为“诛杀少正卯”是圣人治奸,所以把这本不存在的事写入书中、记入史册,结果反到成为鄙视孔子的后人反孔的口实。

这段记录中孔子的风格与我们研究孔子从《论语》《礼记》《左传》等资料中看到的孔子大相径庭。

如果历史上真的存在孔子杀少正卯,为什么《左传》《国语》《论语》都没有记录呢?要知道《左传》和《国语》成书的年代距离孔子去世也不过几十年,这么一件大事儿为什么没人记载?鲁史《左传》对一个被迫外逃的鲁国大夫的事都要予以记载,而且记载时在措词上仔细推敲,何况“诛杀”大夫了。

资料记载孔子任司寇并“摄相事”。司寇是孔子在鲁国当过的最大的官。“摄相事”并不是代理宰相,而是暂时在某个或某些对外事务中陪同国君,负责礼仪的主持活动,说白了就是兼任一下外交礼仪中的大司仪。孔子真正担任过的最大官是司寇,司寇就是负责国家治安的官,地位低于三桓。当时,作为一个大夫是没有权利杀死另外一个大夫的,更何况孔子上任才七天呢!

《荀子》这部著作记载的东西其实是有问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子类书籍,往往就是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政治见解的。“孔子杀少正卯”做法完全就不像孔子本人,倒像是提倡人性本恶的且身处战国末期荀子。

“少正卯”以官职命姓氏,名为卯。鲁国根本无“少正”之官,只有郑国有,郑国著名的子产曾担任过少正。

孔子在鲁国担任的最大官不过是司寇,他上面有三桓季氏、孟氏(仲孙氏)、叔孙氏三位卿,还有国君鲁定公。一位大夫公然堂而皇之地诛杀另一位大夫,这不反天了吗!

司马迁是捧孔子的,当初他想不到这样的捧扭曲了孔子的人格。当初孔子的后辈也以为这是好事,还把它纳入《孔子家语》。

孔在在世时,还没形成百家争鸣的气候;除孔子创办私人教育外,还没有哪个学问高深的人去宣讲什么学说,后世附会的少正卯办学讲学而淆乱世听的事不可能存在。

孔子是个非常开通的人,无可无不可;他在世时也是个不结怨的人。而且孔子主张仁政,推行王道,反对滥杀。

研究历史,最能当证据的资料应该是当时的“资料”(文献),后世讲前世的故事难免有意无意地篡改,连司马迁的《史记》记录春秋的史实都有很多舛误,更何况讲故事了。文学作品、杜撰的故事不可以作为论据的。

南宋时期的朱熹就对此事表示怀疑,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有《孔子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辨》一文,对此事做了详细辨析,令人信服。

至于说到孔子有没有治国才能,回答是肯定的。用子贡的话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释文:“老师执掌诸侯国及大夫家政的时候,就像人们说的‘确立某种风气这种风气就会形成,以礼义引导百姓百姓就跟着走,安抚百姓远方的人就来投奔,让百姓做什么百姓就高高兴兴地做什么’)”。这种领导力后世许多统治者望尘莫及。因此,还是接着用子贡的话说,孔子“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陈广逵


孔子诛少正卯是孔子生涯的重大事件,发生于-496年,当时孔子当鲁国大司寇(即鲁相)刚7日。孔子和少正卯政见不合,各自聚徒讲学,并且孔子有很多弟子跑去转拜少正卯为师,孔子掌权后就立即以惑乱朝政之罪诛杀少正卯。《荀子·宥坐》、《尹文子·大道下》、《孔子家语·始诛第二》成书于两百年后,均对此事有详细描述,且描述内容大致类似,我们有理由相信此乃真实历史事件。

政敌之仇大于天,对于力图大干一番事业的孔子来说,诛杀少正卯以巩固权力,并无甚不妥之处,只是影响孔子仁义的形象而已。大事面前不可讲妇人之仁,孔子此举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杀伐果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少正卯定性为“乱政者”,如果司马迁的儒家身份令人不服的话,但集儒家和法家大成于一身的荀子,并未对此事有任何异议,而且偏向于认可孔子行为,足可说明问题。在政治家面前,以国家利益为唯一出发点,讨论政事的合法性,本身就失去意义。

至于孔子的治国才能,虽无如管仲、商鞅等人的大成,但也有所小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当政期间,西北有强晋,南有强楚,东有强齐,鲁国弱小,“附於楚则晋怒;附於晋则楚来伐;不备於齐,齐师侵鲁”,在夹缝中求生存。孔子担任鲁相后,堕三都以强鲁、逼齐景公归还侵鲁故地,让强齐感受到弱鲁的威胁,直至派美女八十以迷惑鲁君及大臣,这也算是孔子为政的成功。鲁国失去了强大的希望,孔子因此而离开鲁国。

当然,孔子并非治国之大才,而是万世师表。



积微Derek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期。当时奴隶主的统治日趋崩溃,新兴地主势力逐渐抬头。而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坚定维护者,少正卯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者。

少正卯的事迹在历史上记载不多,和孔子属同一时期的人,也是在鲁国聚徒讲学,但讲的内容和孔子不一样,孔子讲奴隶制,少正卯反对奴隶制,讲社会的新兴事物,两个人唱着对台戏,结果几乎所有的孔子门徒都被吸引过去了。

两个人不是简单争夺几个学生的事。最关键的是两人立场不同,所以孔子对少正卯极端仇视,在孔子当上鲁国的司寇并代理宰相职务时,就宣布少正卯的五条罪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大骂他是乱政的小人,是奴隶主阶级的死敌,非杀不可所以将少正卯捉来杀掉。

少正卯和孔子两个人就像后来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政治立场不同,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没有调和的余地。


种地的秀才


没有证据显示历史上有少正卯这人。如能将孔门学生“三盈三虚”,也必当是人杰。但与孔子同期的人都没他的记载,很奇怪……到荀子有了少正卯一案,实际是假借圣人之口以论证自己正在宣传的儒化法家思想的合法性,这种事在当时诸子百家里随处可见,没什么奇怪的。庄子也还一边抨击孔子,一边也借孔子之口论证自己的某些观点—但没人真把他“杜撰”的孔子言论当作《论语》一样作信史考证。法家与纵横家更是随意杜撰上古名人言论以“佐证”自己理论,本不足而论,但有些人也还是当作信史考证。到几百年后的司马迁著《史记》,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孔子家语》应是传自荀子杜撰,不足而论。

《论语》“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对比少正卯案,不是很恰当?

………

至于孔子治国才能,需先得明白什么是治国才能。

治国才能分两类,一个是道—理论家,为国家与社会指明前进方向,即战略家;一个是术—战术家,基于道的指引下去具体制作实施方案的。

孔老夫子是战略家,不是战术家,这得明辨。


莪就不懂了


孔子诛杀少正是政治事件,说合法不合法这本是就是谬论。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斗争本义就是为权力的稳固不择手段的权谋或是阴谋史。议论政治本身就己经不合中国历朝历代的任何法了。所謂正义合法,顺应民心就是借皮谋权的说辞。

至于孔子有无冶国之才,正确的说孔子是人类史上罕见的亡国大才。[国家本质基础的三点:军队,司法及经济人口。孔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认知。到是对怎么得到权力到有很高的认知。全方位的禁,管,控(大搞一言堂,自以为是)加画大饼的坑蒙拐骗(拉几个所谓盛世圣人充门面,给人画红线)再加点不知所云的君子修养(自说自话的自我精神洗脑)。说白了一切的一切只是抽象的概念,具体方法一概不会。(看不上种农的,瞧不起经商的排斥技术人员和工匠)。亡国易治国难]。


西窗听雨9


孔子杀少正卯,是子产杀邓析的翻版,商汤伐夏又是武王伐纣的翻版,汤趁桀东征,灭了夏,武王也是趁纣王东征灭了商,《左传》中子产的儿子先宽后严将盗“尽杀之”而被孔子赞美为“善哉”的例子,因为孔子赞过子产,结果后世不知谁把孔子杀少正卯也变成了子产杀邓析的翻版,如果孔子杀少正卯,如果孔子这样干,所有人都会讨伐孔子的,而当时的人没反应,少正卯的弟子也没见逃往他国,请兵讨伐孔子,也没留下批孔言论。孔子杀少正卯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


粤神通


孔老二,永远做老二,想做第一又没本事,之乎者也,文能挥毫安天下,武可扬刀定乾坤。他一样都没做到,搬出仁义礼智信,胡弄老百姓,为了有口饭吃,帝王的嫖赌饮荡吹,却充耳不闻。孔老二明晚来我家吃屎吧,明年养肥了也有一锅肥肉吃,记得喔一言为定。


子淇子伦


孔丘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是正统,看到少正卯抢了自己的粉丝,就用手中的权力杀了他。由此可见,孔“大圣人”不过统治阶级给老百姓洗脑洗出来的,后来所谓的“伟人、领袖”也是这样产生的。扒下美丽的皇帝的新装,其实就是一个满身缺点的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