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上有諸子百家,為什麼會獨尊儒家?

戱子畵秋


戰國時期

我們說的周禮是西周的立國之本。

但到了春秋戰國周禮出了問題,西周變成了東周,東周變成了兩週。

當然,這是孔子不想看到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宣揚的重點就是周禮,現在施行周禮的周國都沒落成這樣了,他那種儒家思想能被諸侯們接受嗎?


所以,在戰國時期,這個比較盲目不統一的時代,必定會出現百家爭鳴的情況。爭論的焦點是什麼呢?

一種是爭論國家的出路,另外一種是爭論自己的出路。

連年的戰亂,有的人積極改革,有的人失望退出,有的人還在原先的道路奮鬥。

諸侯國的眼裡早已經沒了宗周那一套,特別是秦國、楚國、齊國這樣處於霸主地位的大國。楚國早有僭越稱王的劣跡,秦王也去周國扛過代表天子權利的鼎、就連齊王也想獲得九鼎。

整個春秋戰國就是各國謀求快速發展的時期。魏國,吳國、燕國,楚國、秦國、趙國、韓國、齊國等,它們都在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革,改的就是傳統西周流傳下來的那套老規矩。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改革的成績也擺在了面前。

法家在這些領域中的貢獻最為突出,也最受各國重視。我們現在看那個年代,管仲讓齊國厲害了;李俚、吳起讓魏國富強了;商鞅讓秦國厲害了;吳起又讓楚國走出困境。這些人都是法家的人,都是宰相一級的人物。

儒家說的再厲害,也沒有一個人能做出成績來,就連孔子在魯國做官,也沒看到魯國發達起來吧。當然這不能完全怪孔子,魯國本家就是三家的魯國,內部矛盾本身一堆。

然而,雖然春秋戰國的儒學沒能被政治上利用起來。但孔子也沒閒著,他去做學問,教書育人,把平身所學傳授給子子孫孫,儒學是大家的儒學。

秦國時期

到了秦國,首先是秦國徹底失敗了。統一了又如何?治國安邦不能長久啊。

百姓們說,法律太嚴苛,觸犯秦律還要被連坐,抱怨啊,抱怨,赤裸裸的壓迫和草菅人命。

第二個問題,那些曾經宣揚法家思想的吳起、商鞅、韓非子、李斯等都沒能善終,你還去玩法家嗎?

第三個問題,以前戰國時期,因為改革的緣故,各個國家都需要這樣的人才,現在就一個秦國,秦國就一個《秦律》,早已經定型,法家再牛還能怎麼個變法?

所以秦以後,法家已經沒落。

楚漢時期

楚漢戰爭打了四年,人們又在思考出路。

漢初的經濟十分蕭條,沒有辦法,主張道家“無為而治。”

監獄裡都不怎麼關人,動不動就大赦天下,法律也寬鬆了很多。

這個時候,老子和莊子代表的道家成了漢朝宣揚的治國之道。

這是要告訴天下人,現在戰爭已經結束,秦國的嚴酷的法律已經不存在了,你們要安心生產,搞好經濟發展。

漢朝

漢朝到漢景帝一直在休養生息,但後來出事了,“七王之亂”。

“七王之亂”迫切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休養生息”之後,那些皇親國戚的眼裡已經沒有了祖宗親情了。那怎麼辦呢?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到了漢景帝兒子武帝的時候,董仲舒跳出來幫漢武帝解決了這個問題,漢武帝很認同他的“三綱五常”的論述,這是什麼?這其實就是定“家法”,天下的家法。

漢武帝問董仲舒是從哪裡學來的,董仲舒就說儒家,他本來就是儒家。

董仲舒覺得大統一時代,沒必要這樣那樣的變法,但也不能無為而治的空談,只有恢復“周禮”才可以避免“七王之亂”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漢武帝很認同這樣的教育思想,漢武帝叫他把儒學發揚下去。

其實當時董仲舒發揚的儒學僅僅是孔子的儒學的再次加工。他是出於當下的政治目進行的改革措施。目的在於教化以及神化,再進一步建立一種秩序。


牛在看你


先秦歷史上有諸子百家,是指春秋戰國時期,面對社會大變革,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湧現出來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學術派別和思想流派,紛紛著書立說,批駁其它各家,宣揚自己的主張,為統治者出謀劃策,尋求長治久安,稱之為諸子百家。

諸子百傢俱體指:儒、墨、道、法,陰陽、名家、雜家、縱橫、農家,小說家、兵家、醫家等十二家,泛指眾多的學術派別和思想流派……其中,儒墨為顯學,其次是道家與法家……

先秦儒家,開創者春秋晚期的孔子,繼承發揚戰國時期的孟子、荀子,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強調仁政,德治教化,實行王政,修齊治平,內聖外王,是早期儒學形成時期……

先秦墨家,開創者是戰國時期的墨子,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

,尊天事鬼……

先秦道家,開創者是春秋晚期的老子,發揚廣大者是戰國時期的莊子,核心思想是以“道”為本,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強調辯證思想,齊物說(莊子)等……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戰國時期的商鞅、申不害,韓非等,核心思想是依法治國,……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依現實需要,適時改革,強調法(依法治國)、術(駕馭群臣的權術)、勢(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威),主張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天下大亂,適合用法家思想,使之歸於一;天下初定,適合用道家,無為而治,與民休養;太平盛世,適合用儒家,仁政德治,教化百姓,長治久安……

為什麼會獨尊儒家?

任何一種思想理論或學術派別,能否佔據主導地位,主要看其自身的發展變化能否適應現實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能否適應當時統治者的政治需要……

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改造了儒學,形成了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時期加強集權專制政治的需要,從而使儒學取得獨尊的地位……

漢武帝時期,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又面臨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匈奴邊患、地方王國問題等等,漢初道家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的思想已經不能滿足帝制時代初期的“大一統”局面的需要……

漢武帝時期的儒學大師董仲舒把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之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

董仲舒新儒學體系的內容包括:春秋大一統思想,核心是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以及三綱五常,又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神學化……

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大興儒學教育,中央辦太學,地方建立郡國學校等,使得儒學獨尊併成為官方哲學……

董仲舒的新儒學是外儒內法,漢武帝的統治思想是尊儒尚法,此後,我國帝制時代統治者的統治思想基本上是尊儒尚法,兼之以道家權術等……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基本含義是:獨尊儒學,禁止其它各家進入仕途的途徑。以思想上的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統一,從此以後,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帝制時代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逛一逛3


儒家文化為什麼領先世界幾千年?

為什麼說儒家文化領先世界幾千年呢?因為儒家文化是全人類最有影響的道德文化、做人文化、踐行文化。儒家文化強調一個人不發達時要做一個修身齊家的獨善其身、善治其家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當有一天發達時再做一個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

佛教文化是強調來世的宗教文化、道德文化、修行文化。要麼出家進寺院當一輩子和尚;要麼在家吃齋唸佛當一輩子居士!

基督教文化是崇拜上帝的宗教文化、道德文化、救贖文化。要麼離家進教堂當一輩子神職人員;要麼一輩子懺悔自已的罪惡讓上帝拯救自已的靈魂,死後升入天堂永享榮華富貴!

由此可見,

儒家文化是現貨交易,這一輩子的事就在這一輩子解決,人沒有下一輩子。儒家文化認為一個人雖然沒有下一輩子,但卻有下一輩人,因此,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光輝燦爛的業績,必須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做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成績。如果一個人沒有本事、沒有機遇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就給子孫後代立家訓、立家教、立家風,讓子子孫孫在優秀家訓的薰陶下,在嚴格家教的教導下,在優良家風的薰染下健康成長。

山東琅琊王氏家族老祖宗王吉留下6個字的家訓“言宜慢,心宜善”就在中國歷史上先後培養出35個宰相、36個皇后、36個駙馬,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顯赫家族。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裴氏憑藉家族優秀的家訓、嚴格的家教、優良的家風,在兩千年的歷史長流中,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正史立傳與載列者達600餘人,留名後世者,不下千餘人。這裡不僅出高官名仕,更有皇親國戚。裴氏家族因其名望,多次與皇室聯姻。前前後後出過3位皇后,4位太子妃,2位王妃,21位駙馬。

宗教文化是期貨交易,人這一輩子好好積德行善,好好懺悔贖罪,下一輩子就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或天堂享受榮華富貴。兩千多年了,誰下一輩子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啦?誰通過上帝審判進入天堂啦?宗教文化的期貨交易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成功交易的例子!


董海發



這個很好理解,也完全可以理解,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會讓自己的統轄門派分立各執己見,能夠找到大家一致認可或可以共同遵循的信條也就理所當然。

儒家學術思想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主使下成為主宰生靈黔首的根本。

按說,先秦的諸子百家,儒家學說只是一個分支,並不能統括所有的學術思潮,也不能代替其他思想領域的進步與先驗。

但儒家卻是最容易令人接受的學說,而不是像法家那般嚴厲苛責法不容情。它的“忠仁孝悌禮義廉恥”恰好可以切合時人的思想和境界。

別說是漢武帝,就是任何一位君主帝王,也會處心積慮的想以一招制民,而不是縱容和寬恕五花八門的思潮氾濫。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恰合了君王的內心所需,所以也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歷史舞臺的制高點,決勝天下,統治萬民。

應該說,孔老夫子已經將儒家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思想灌輸到了極致狀態,天下黔首莫不以此為終身依皈,人們希望在不溫不火的溫和治理下得到自身救贖,過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日子。

而其他的學術思想,不是過於板結嚴苛,就是過於縱容和寬展,還有任其無為而治的自生自滅,哪個都不如儒家寬嚴相濟、主輔疊合。所以,儒家被選中為帝王之術,還不如說是民眾主動迎合甚至求取了儒家的君臨。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為什麼不用法家?因為漢朝制度的特殊性,那就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熟悉漢朝歷史的都知道,其實漢武帝是想廢分封的,可是卻不能操之過急,因為一旦下手太狠,讓這些諸侯聯合起來造反就慘了。

於是漢武帝就想了個法子,叫推恩令。啥意思呢?就是說你的每一個兒子,都會繼承你的封地。

這些諸侯誰還沒十幾二十個兒子,一塊地經歷一代人,就會被分成十幾二十份。而這十幾二十個兒子,還會生一兩百個孫子,那麼到了下下一代,一塊地就會被瓜分成了一兩百份。

以此類推經歷最多三四代人,分到的土地幾乎就能忽略不計了,慢慢就被朝廷回收了。這是個溫水煮青蛙的辦法。

眾所周知,韓非子師承儒家的荀子,法家和儒家極其相似。唯一不同就在於對待貴族的態度。

儒家認為貴族犯法可以處罰,但不能用刑,也就是說,貴族和百姓實際上是兩套法律。法家則認為貴族犯法和百姓同罪。

如果漢武帝用法家,就意味著直接和諸侯貴族翻臉。顯然這不符合溫水煮青蛙的原則。

為什麼不用墨家呢?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愛,其實很像基督教的思想。墨家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沒有長幼尊卑,甚至沒有親疏之分,都應該一視同仁,享受相同的愛。

這樣就能避免戰爭,共同發展社會生產力。傳說中神乎其神的墨家機關城,其實就是人民公社和隊辦企業。

這一點,比法家更得罪貴族,直接把貴族特權和地位都一次性擼到底。更可怕的是,連皇帝可能都會被架空。顯然漢武帝沒法接受。

再說道家。道家追求無為而治,一句話說清楚就是廢除現有的社會規則,迴歸最自然的狀態,統治者和所謂的聖賢不要干預社會自然運轉,人們靠高度的素質和自律建立社會秩序。

這對漢武帝來說簡直就是扯淡,如果這樣,社會還需要皇帝嗎?

唯有儒家,最符合漢武帝的需求。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儒家這幫人不要臉。

為什麼這麼說呢?漢武帝連年征戰,導致人口銳減,希望鼓勵生育。結果儒家就不惜曲解經典,寫了《十三經注》為漢武帝提供理論基礎。

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了,現代90%的人恐怕都認為這句話說不生孩子就是不孝,《十三經注》確實也是這麼解釋的。

然而實際上這句話出自《孟子》,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取,為無後也,君子以為尤告也。”壓根和生孩子八杆子打不著,講的是堯舜禹的那個舜不告訴爹媽就閃婚了,這叫無後,是不孝的。

征戰還需要大量的錢,漢武帝就想挪用養老金,可是又沒有正當理由。怎麼辦呢?董仲舒又偽造了《孝經》,鼓勵老百姓自行養老,甚至把孝順與否變成當官的標準,你不是孝順嗎?還要國家給你養爹媽,算哪門子孝順?

《孝經》壓根就不是孔子寫的,而是董仲舒偽作。熟悉孔子的人都能發現,孝經很多思想似乎與孔子是相悖的。

經歷了焚書坑儒,作為儒家掌門人的董仲舒說《孝經》之所以沒傳下來,就是被燒了,而自己手裡的是孤本,讓人深信不疑。

曲解先賢,偽造經典,就為了迎合漢武帝,這就是儒家上位史,一點都不君子,孔孟的棺材板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按住的。

總而言之,獨尊儒術並不是儒家多優秀,不過是會拍馬屁罷了。


三句不過崗


先秦時期,簡單說就是秦及其之前的時期,或者叫秦朝及其之前。先秦時期有諸子百家,但沒有獨尊儒術。西漢中期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術改編為儒家,故意遺漏“罷黜百家”而只說“獨尊儒術”,提問者本身就有點白痴、還有點無恥。


一、時勢造英雄

周朝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諸侯征伐、全面內戰的時代。與諸子百家相關的至少有兩條。

普遍的內戰,導致很多士大夫、或者叫世族衰落、沉淪、甚至消亡。但是,當時社會的讀書人,基本都是出自士大夫之家(普通百姓、奴隸,基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於是,因家庭背景而受過文化教育,又因家道中落而失去士大夫爵位的繼承、失去士大夫家族的背景,受過良好教育的白丁是春秋戰國時期一種特有的現象,時稱士子。文如商鞅、武如樂毅等等,都是屬於士子的範疇。此其一。

其二,全面內戰、民不聊生,如何挽救這個沉淪的社會,成了大家的共同希望,或者叫盼望。承上,士子是最有實力、也最有願望承載這份社會希望者。士子中的突出者,孔子成為儒家代表,商鞅成為法家代表,墨翟成為墨家代表,等等,諸子百家的出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形成,可謂順理成章。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合則留、不合則”去是戰國時期士子人品、學士、骨氣集合而成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簡單說,就是君王能接受自己的治國主張,就留下來輔佐這位君王,富裕強大這個國家(合則留);君王若不能接受自己的治國主張,雖高官厚祿也無法留住他的腳步。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發生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事。百家被罷黜,儒家也被閹割。留下來的叫儒教----專職從事“以孝馴化百姓”的走狗(儒家自己也承認,儒家是走狗)。但是,漢武帝尊重儒家了嘛?呵呵,董仲舒的遭遇,在《漢書董仲舒傳》中有明確的記載。簡言之,董仲舒從未進入過漢武帝劉徹的廟堂,而僅僅是在分封國獲得一個文官的職位。董仲舒還是以一個死罪(劉徹欽定)犯人,幸運被特赦、度過殘生的。

儒家在政治上有一席之地,是後來的事了。

後來,是百家被罷黜、儒家也被閹割。說粗點,沒有男人、太監湊數。這個比喻雖然粗俗,但原理是沒錯的。儒家作為政治思想學派從未創造出任何一個政治制度。儒家不叫太監,叫不會下蛋的雞?

漢朝以後的儒家,基本上是寵物。

君王高興了。給個官、賞點錢,儒家就千方百計的討君王歡喜。放儒家咬老百姓,也是君王的喜好。

君王不高興了。文字獄自漢朝發明之後,一直是君王戲虐儒家的工具。扔一根骨頭,一群儒家狗咬狗、一嘴毛。

獨尊?儒家自吹的吧


滄桑短笛


先秦諸子百家,為何獨尊儒家?內容涉及較大,簡單說,是統治政權的需要,社會現實的需要。

所謂“百家”,言其思想意識形態之多,而非真“百”;所謂“獨尊”,其實亦非真尊“獨”,因為儒已非孔子時的純淨之儒,而是發展了的新儒。

所謂百家,是指先秦戰國時期的一些重要思想學派,它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所謂諸子,主要是指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子等;以及李悝、商鞅、惠斯、公孫龍、鄒衍、蘇秦、張儀、呂不韋等,都是各學派有影響重要代表人物。

儒家重教化、輕刑罰,主張“有教無類”,以禮治國,以德服人,認為周禮是理想的政治大道,呼籲“克己復禮”;

道家認為宇宙萬物的本質是“道”,反映了物的本源、構成及變化,因此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主張兼愛,尚賢尚同及非攻,提出尊天事鬼;

法家以韓非集法學思想之大成,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以嚴法統治,成為建立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理論方略;

陰陽家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以之說明事物發展變化規律,以及萬物的起源和變化,創立了“五德終始說”,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規律,也是新興大一統王朝建立的理論根據;

把儒家推上獨尊地位始於漢武帝時期,由董仲舒提出,於是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但其時之儒的思想,己非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原貌,己經揉合進了道、法、陰陽家的思想,顯示出儒學兼容及發展的特點,成為與時俱進的新儒思想,既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也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成為延續二千多年的正統主流思想。

其實,在漢初,漢高祖並不喜歡儒學,幾乎斷絕儒家學術源流,施行的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隨著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即位,強化中央集權制度成為迫切需要,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已與形勢不相適應,出現了由無為到有為、由道家向儒家嬗變的趨勢,而儒家大一統仁義思想與君臣倫理觀念正適應了武帝其時的社會形勢,故而取代了道家統治地位。但儒家思想觸碰到了竇太后利益,一干推行儒家思想的人等被免職,直至建元六年(前135)竇太后死後,儒家勢力才再度崛起,並得到逐步發展;雖然獨尊儒家不利於百家爭鳴的學術文化發展,但對加強國家統一及專制制度是有益的。而在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影響中,儒學融合了道、法、陰陽學說之精華,成為更加豐滿之學,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凝聚不同民族於共同思想一體的心理素質,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中華文明因之有了支撐延續的主脈。


用戶9878233953554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只是利用儒家的某些思想來統治農民思想的精神武器,推行的政策還是法家路線。董仲舒的思想主張真正得到實現還是漢元帝以後。

從劉邦建立西漢開始,那些士家大族基本上霸佔了商業和冶鐵、煮鹽、鑄錢等手工業重要部門,他們和那些分封的諸侯王互相勾結。再加上秦朝一滅一部分儒生又開始活躍向諸侯王出謀獻策,陰謀叛亂。這樣加強中央集權和削弱諸侯王勢力就成為當時地主階級鎮壓復辟勢力的主要內容。

劉徹即位後雖然接納了董仲舒的舉賢良對策,但在政治路線和政策上依然走法家路線。在政治上,董仲舒提出“大一統”鼓吹“割地分民而建國立君”要倒退到諸侯分封制,而劉徹繼續貫徹削藩政策,鞏固中央集權。經濟上董仲舒提出“不與民爭利”主張鹽鐵皆歸於民,劉徹卻實行鹽鐵官營的法家政策。董仲舒見自己的主張實際上沒被採用,就宣揚陰陽災異,拿宗教做武器向法家路線進攻,結果被劉徹追查問罪,差一點命都沒了。

儒家之所以後來能壓制法家,是因為世家大族的支持,加上地主階級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統治需要搬出儒家的經典來欺騙人民而在政府中開設了儒家的學官,如五經博士等。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法家等其他各家受壓抑卻不敢反對儒家經典,漸漸造成了儒家的一家獨大。


種地的秀才


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其實儒家並不是好的選擇。

墨家反對世襲,肯定不能用,還要壓制。道家是當權派支持的,漢武帝想奪權,不能指望道家。法家名聲太差,能做不能說。除了儒家沒有別的選擇。

漢武帝也只是把儒家當工具,可惜對洗腦的威力估計不足,還是太天真了。

儒家向來針對接班人下手,從小洗腦,總能成功。

其實儒家這種方式確實很難對付,你要收拾它?它天天說你好話,事事為你著想,怎麼下手?

皇帝想要保持自己的特權,儒家也贊同,只有一點小小的要求,要和皇權一起享受一點點特權。這種志同道合的隊友,就算漢武帝不提,最終還是會和皇權結為一體。

而像墨家這種動不動就要推選領導的思想,還是趕緊扼殺比較合適。


如海497


孔子的思想是“述而不作”,即傳承歷史和文化。其保守的思想首先體現為包容,因此先秦的諸子百家都得以不同程度的得以保存。以至於在中國是三教共存(儒釋道),多種宗教和平共處各自發展局面都是以儒家思想為普世價值的結果。

孔子的思想其次表現出的民族認同感也是因為包容和守舊。因為包容所以與不同民族之間沒有文化上的衝突。因為守舊所以傳統文化不會丟失。即包容有又傳承再加上人口基數巨大所以就產生了同化其它文化的效果。

因此可以說中國所有的百家文化,歷史傳承都是源於孔子,也可以說孔子只是代表了中國的和諧思想,而並無傳承。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完全符合老子所謂:“無為而無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