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減負高壓下,“好未來”能有好未來嗎?

近日,高瓴資本向好未來注入5億美元股權投資,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佔比達7%。交易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筆錢究竟用來做什麼?

教育减负高压下,“好未来”能有好未来吗?

好未來已然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教育類公司,圖為創始人張邦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天的好未來,市值200億美元,佈局全國55個城市,共有450萬學員走進好未來的線下課堂。好未來已然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教育類公司,曾一度力壓老牌對手新東方。

16年前,創始人張邦鑫於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讀研期間兼職做家教,因學生進步較大,家長口口相傳形成班課,於是創辦了學而思。2010年10月,學而思正式登陸紐交所,成為國內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三年後,學而思升級為好未來,學而思則負責集團旗下課外補習業務,主要針對中小學教育。

收入增幅放緩、學生報名減少

上市不滿9年的好未來,此前融資交易其實並不多。從最新發布的2019財年第三季度來看,營收和利潤也都很不錯。CFO羅戎表示,得益於線下業務的健康發展及在線業務的持續擴大,好未來在本季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從長期看,好未來繼續探索教育科技的前沿領域,並通過教學研究、素質教育等項目,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

但是,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卻無法掩蓋兩個事實——收入增幅放緩、學生報名減少。

好未來多年營收的增長最主要來自於招收學生數量的增長,上季度好未來學生增長速度為68.4%,在同行中依然遙遙領先,但為六個季度來最低。

如今,好未來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接受股權投資,難道真的意味著,政策高壓下培訓機構的路越來越難走了嗎?

史上最嚴減負令

教育减负高压下,“好未来”能有好未来吗?

減負令讓張邦鑫及奧數起家的好未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去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聯合出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中指出,近年來一些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非學歷文化教育類培訓機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髮展規律,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等突出問題;同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緊接著11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聯合發佈《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通知一出,引起眾多教育股下跌,減負令讓張邦鑫及奧數起家的好未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寒”。

作為好未來旗下最為重要的事業部,學而思培優在北京各奧數杯賽前的衝刺短期班及自辦的“學而思杯”均已停辦,北京地區超前教學的課程報名指南也一同下線。眾所周知,學而思培優的“奧數”成為吸引眾多家長及學生前往的第一原因,對於靠“奧數”起家的好未來,肯定會有所衝擊。

如此一來,此番好未來和高瓴資本的交易,可能是為了針對最嚴減負令的一項對策。一方面,好未來和高瓴資本可以建立戰略上的深層次合作;另一方面,收到政策的嚴厲衝擊,好未來必須快速為未來的核心業務儲備資金,網課業務亦會受到更大的重視。

2018年對於教育行業投資者來說可謂是多事之秋,政策頻繁出臺,監管壓力持續增大,股價也受到大幅波動。作為K12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好未來在受到最多關注的同時,能否經受住政策寒冬帶來的壓力而再拔頭籌,未來的格局究竟是一家獨大,還是各領風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