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當今社會是個高速運轉的時代,世界是複雜的、五彩的、我們隨時可能在無盡的信息和誘惑間迷失,那我們如何才能在精神內核中保持正直、積極的生活態度呢?

成年之後,我們很難想起小時候父母到底對我們說過哪些話,但我們就是長成了不同的人,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和缺點。我們仔細去深思,人與人這些不同的根源其實就是家庭給予每個人的痕跡,持久而深刻。然而這種深刻的痕跡是在不知不覺中被薰陶的。家庭薰陶,其實就是家風。

我家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回想起在她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

那天她的媽媽幫她整理小書包的時候,意外發現多了一塊橡皮,於是找她問明原因。女兒天真、坦率的說:“這是我從幼兒園拿來的”。媽媽追問:“你經過老師允許了嗎?”女兒搖搖腦袋說“沒有,誰都不知道”。看來女兒所謂的“拿”,其實是一種“偷”的行為。孩子媽媽急了訓斥道:“這還了得,小小年紀就偷東西!”女兒委屈的問:“媽媽你為什麼生氣?什麼是偷東西?”聽到女兒這種反應,媽媽也是哭笑不得,叫她明天歸還,不要再拿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就行了。

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事件再次發生。女兒又從幼兒園“拿”回新的“贓物”。看來,這種“拿來主義”問題並非如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其中蘊藏的深遠後果是愛人始料未及的。於是,針對糾正女兒“拿來主義”的行為,我們實施一系列教育措施,幫她改正。

媽媽找到女兒,給她講了一個故事:一天,一個小男孩在學校裡偷了同學的一塊寫字石板,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見了,不但沒批評孩子的偷竊行為,反而還誇他能幹。她對兒子說:“你這麼小,就知道往家裡拿有用的東西,真是個好孩子。”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滿意,更加誇獎他說:“好孩子,長大了一定有本事。”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孩長大成小夥子,膽子也變得更大了,開始去偷更貴重的東西。有一次,他在行竊時,當場被人捉住。於是,他被反綁著雙手,押送到劊子手那裡。他母親跟在後面,捶胸痛哭。這時,小偷對押送他的人說:“我想和母親貼耳說一句話。”然後,他停下來看著母親,他母親馬上走了上去,兒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並撕了下來。母親大罵他不孝,犯了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使母親致殘。兒子說道:“小時候,我初次偷東西交給你時,如果你能打我一頓,今天我就不會落到這種可悲的結局,被押去處死!”

故事結束後,女兒似乎聽懂了些,也答應不再拿被人的東西。我認為只有故事是不足以讓她改正這個做法的,當時她們幼兒園讓每個小朋友背誦“弟子規”,剛好是我加強思想建設的好機會,於是我和女兒每天一起背誦“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並且不願其煩背誦加解釋。這樣一直堅持了一個學期,似乎方法對頭直到現在,再沒有發生過類似事情。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要主動學習,掌握與孩子的溝通方法,讓孩子在潛意識中學習正直和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