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瀕臨倒閉到月入30萬,山東33年鄉鎮小店新零售重生記

在山東東營花官鎮唯一的一條商業街上,薛華峰的小店“華峰家電”一開就是33年。臨近春節,村鎮人們對空調、熱水器的需求多了起來,對於這家小店來說,每天下午是最忙碌的時候:除了到店的客人,天貓雲店也時不時地湧進一些訂單。

每收到一個訂單,薛華峰總忍不住跟店裡的客人“炫耀”一句,“網店生意好,單子又來了。”試水新零售一年,這家小店成績不俗:雲店粉絲2萬,去年雙11一天進店1154人,店內所有商品被一搶而空。

52歲的薛華峰沒有想到,去年之前連智能手機都沒有的自己,竟然也能玩轉新零售,月入30萬,成了鎮上的明星。


從瀕臨倒閉到月入30萬,山東33年鄉鎮小店新零售重生記

(去年雙11,小店門口被鄰里包圍了,商品被一搶而空)

“不知道什麼是新零售,只知道生意變好了”

33年來,薛華峰的店鋪拆除裝修了兩次,從40平方米到如今的100平方米,他看著小鎮這條街慢慢繁華起來。

1986年,不到20歲的薛華峰剛成家,缺一臺黑白電視機。小鎮離縣城遠,交通不便,鎮上也沒人賣家電。薛華峰本能地覺得生意有的做,沒多想,就和妻子拼湊了積蓄,在鎮上開起第一家家電店。

不過,在80年代,一個4萬人口的北方小鎮,要做生意沒那麼簡單。“2000年以前基本都不掙錢,只是餬口,老百姓窮。”薛華峰說,一直到2004年之後生活才有了點起色,一年的收入勉強上十萬。彩電、冰箱、洗衣機,家電品類多了,大家買得也多了起來。

本來覺得,生活就這樣平平穩穩地過也蠻好。但2016年開始,薛華峰發現店裡的客人越來越少,家電開始滯銷,收入也急劇下降。除了自己,身邊的同行也遭遇同樣的情況,“街上也有做格力、TCL代理商的,有一對夫妻,也是跟我們一樣每天守在店裡,守著守著店就關了。”

互聯網的風也吹到了這個內陸小鎮。薛華峰有點擔心,上了年紀的自己跟不上時代,跟其他同行們一樣總有一天撐不下去。一心想做電商的他,恰好遇上了天貓,於是決定試一試。

去年,天貓聯手農村電商匯通達,走進鄉鎮,幫助商店開通會員、數字收銀系統等等,並通過雲店打通線上線下。薛華峰也成了其中被改造的一員。

在此之前,薛華峰用的是老式按鍵手機,也不會上網,店裡用的還是紙質記賬本。花2000多元買了智能手機,薛華峰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摸索了起來,沒想到順利學會了收銀系統,還開了雲店,第一個月就收穫了1000多個粉絲。

“我不知道什麼是新零售,只知道生意確實變好了。”薛華峰說。

給店鋪數字化升級,助鄉鎮夫妻店新生

通過數字化改造和上線雲店,薛華峰找回了原來流失的客人。來店客人用手淘掃碼領了優惠後,就成了華峰家電的會員,會在之後收到店鋪優惠信息。

從瀕臨倒閉到月入30萬,山東33年鄉鎮小店新零售重生記

對於鄉鎮顧客來說,可以在手機天貓或手機淘寶客戶端上看到附近3公里內品牌門店中的商品,並在線上進行交易購買。雲店專屬優惠券可在線上或到店使用,商品可線上下單,也可以到店提取。

去年雙11,薛華峰也在網上和線下嘗試了一把大減價。線上線下的鄰里都來領券,結果出乎意料,整個鎮上的人都出動了一般,店鋪門口都被人群包圍了。薛華峰數了數,當天進店的有1154人,雲店一共吸引了700個粉絲,不到一天時間,店內商品被全部搶完。

如今,薛華峰店鋪的收入也從月入1萬到月入30萬,成了鎮上擁抱新零售的明星。家裡獨生子之前在東營化工廠上班,今年也決定回來和父母一起經營這家“華峰家電”。

其實,除了華峰家店,全國數十萬家這樣的鄉鎮夫妻小店,正在通過天貓新零售重獲新生。

自2018年4月宣佈戰略合作以來,阿里多個業務與匯通達達成生態鏈接。去年雙11,數萬家鄉村夫妻店,基於天貓線上流量和大量互動玩法實現了新零售的落地。

最近,阿里巴巴發佈“商業操作系統”,旨在幫助全球零售業重構商業運營的11大要素。天貓總裁靖捷透露,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萬家智慧門店、100多個全國頂級商圈,在和天貓的合作中完成了數字化。

鄉鎮也是數字化升級的重要領地。而天貓作為阿里推動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陣地,正在推動越來越多的夫妻小店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