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190人,蘋果瞞了5年的“泰坦計劃”最終還是破產了

日前,援引《舊金山紀事報》消息,蘋果在給加州就業發展部的郵件中表示,位於聖克拉拉和桑尼維爾的自駕車部門計劃裁掉190名員工。

裁員190人,蘋果瞞了5年的“泰坦計劃”最終還是破產了

其中包括38名工程項目經理、33名硬件工程師、31名產品設計工程師以及22名軟件工程師等,郵件顯示,裁員完成日期定為4月16日。

據此前報道,蘋果在上個月已確認其正在改組自駕車團隊,計劃變動200 名員工,其中有些將會裁掉,另外一些將會被重新分配到公司其他部門。

造車,造平臺,放棄

最初蘋果的目標非常雄心勃勃,計劃自行生產一款完整的無人駕駛汽車,與Alphabet的Waymo和許多汽車製造商正在進行的項目相抗衡。“泰坦計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當時蘋果公司正在桑尼維爾和加州聖克拉拉的工廠周圍部署團隊。

但後來事實證明,蘋果不僅沒有造出來汽車,而且這個計劃差點被擱淺,並屢屢傳出“泰坦計劃”裁員的消息。

2014年坊間傳出了蘋果的“泰坦計劃”,但造車這事兒沒這麼簡單,傳統的汽車品牌牢牢把持了全球的供應商和核心科技,善於玩創新和軟件生態的蘋果絕對沒有立足之地,後來負責人也進行了更換,研發方向進行了調整,泰坦項目被擱置,改為主攻無人駕駛系統(平臺)。

2016年10月又有傳聞稱,蘋果放棄了自主研發並製造自動駕駛汽車,轉而與汽車製造商合作搭建第三方系統,在戰略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蘋果在2016年削減了泰坦項目的數百個工作崗位。

2017年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蘋果CEO庫克透露了“泰坦計劃”的目標,兩個月之前剛首度公開證實該計劃的存在。他認為自動駕駛是“所有AI項目之母”,蘋果從核心技術的角度正在聚焦自動駕駛系統,但這一系統的應用不光是汽車。

而到了上個月,蘋果公司證實,將從其自動駕駛汽車團隊中裁減 200 多名員工,其中一些人將被解僱,另一些人將被調往公司的其他部分。當時,蘋果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這是公司重組的一部分,團隊將專注於“2019 年的關鍵領域”的工作,這也意味著,蘋果的自動駕駛夢徹底破碎了。

三重壓力下的考量

幾年下來,最初的蘋果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充斥樂觀情緒,但隨著難以解決的技術挑戰不斷顯現,這項技術的商業化時間表被不斷推遲。或許蘋果認識到了這是一個燒錢無底洞,這才暫時放緩前進的節奏。

而在新能源領域,特斯拉的異軍突起似乎也讓蘋果意識到已經完全失去了先機。畢竟特斯拉就是為了未來汽車這個理念而生,而蘋果公司的高管想要說服股東放著現有iPhone的鉅額利潤不顧,跑去花費巨資轉戰智能汽車,這完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此外,蘋果雖然手握高達2371億美元的現金流,比埃及2017年全年的GDP還多。收縮戰線的原因,更可能是在經濟大環境壓力下,小日子越來越難過的蘋果,正在準備廣積糧過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