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兒童的心理問題往往不是兒童的自身問題,也不是其父母的問題,而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人際互動方式有問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憑藉其父母特權,強行指定孩子有病,帶孩子去看醫生,讓孩子吃藥,卻不承認自己有問題,更不會自己主動去吃藥。表面看來,我們是在論證孩子有病還是父母有病,其實隱藏在病背後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權利之爭。是一個權力不平等,不對等的問題,是權力壓迫的問題,是孩子反抗父母特權的問題。這種權力之爭,最終卻是以病的方式表達出來。---心理專家

諮詢中遇到一個教育孩子出現分歧的家庭,媽媽來諮詢問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因為自己原生家庭教育方式是非常嚴格的,自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儘管自己非常討厭這種教育方式,可她的內心還是認可這種教育方式。而他的男人教育方式是比較寬鬆,你們男人的原生家庭教育就是這樣,他就認為寬鬆才好。讓她困惑的是,到底是寬鬆和還是嚴格好?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也有很多家長來諮詢,到底寬鬆好還是嚴格好。實際上都是各有優點和缺點,什麼樣都教育出人才。過度嚴格和過度寬鬆都有它的缺陷,中道最好,很多家長說你給我拿個具體教育方法,我總是說,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內向,有的外向。有的接受能力快,有的接受能力慢。所以做事不要一刀切,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所以作為父母來說培養孩子不是簡單的事情。

在心理諮詢中,我發現不只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用控制和權力,即使是夫妻之間,也在爭奪孩子的教育的權利。有些過度焦慮恐懼的女人,就會讓孩子完全站到自己的一邊,這樣很多時候爸爸被邊緣化,爸爸覺得在家裡面沒有地位。這樣對家庭的穩固不好,對孩子的教育更不好。一個智慧的媽媽應該這麼做,一定彰顯家庭中爸爸的權威,同時也不壓抑孩子,這樣認可了家庭中爸爸的地位,爸爸才更願意回家來行使自己的權利。當然一個好的父母,要覺知到自己的控制,覺知到自己行使自己的特權,這樣父母才有可能學會放手。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很多家庭孩子大了也要和父母站隊,到底是爸爸對還是媽媽對,對於孩子來說不是想批判爸爸就是想批判媽媽。那麼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青春期之後,他就會對這種行為特別討厭,所以很多出現問題的孩子在我這裡諮詢。他們會說我父母離婚我才真的高興,他們一直吵架可是還不離婚,我成了受害者,替罪羊。一直這麼多年,我心裡都煩透了。

在我的諮詢中遇到很多孩子總會說父母總是百般刁難自己,自己想要什麼,父母總會各種理由的推脫。直到把孩子推脫煩了,不再要這個東西為止,為什麼媽媽爸爸不滿足孩子的需要呢?爸爸媽媽不是口口聲聲愛孩子嗎?可是有多些父母不是用愛的名義在控制呢?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有的父母為掩飾自己教育上的失敗,會反覆的和孩子說自己是多麼愛他們,多麼重視他們,但真相無法逃過孩子的眼睛。孩子不會被謊言和欺騙長期矇蔽,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如果父母一再出爾反爾,只會讓他們漸失信心。即便他們表面上不會表現出什麼,不會牢騷滿腹,或者大發雷霆,但卻會把父母的教導和許諾看得一文不值。所以很多出現逆反或者叛逆的青春期孩子,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和父母作對,你越讓我做的,我越不做,因為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都在反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當然也可以說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更為糟糕的是,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模仿父母的處世方式,將它視為人生的標準和榜樣。這樣在家裡面反抗的孩子,他也會在學校用同樣對父母的方法來反抗老師。

因為原來他覺得我小時候聽父母的,聽老師的我很吃虧,現在我要要回我的權利,補足我過去的欠缺。過去不能玩的我偏要玩,過去我尊重紀律,現在我就鬧課堂,或者呼呼大睡,我在較勁,因為心裡沒有平衡。當然這樣的孩子當自己明白之後就會叛逆,本來父母沒有孩子有智慧,可是父母非得要行使自己的權威,才會把親子關係搞得一發不可收拾。死板固執不會變通的父母,總會用過時的一套理論約束孩子,最後當孩子叛逆,自己就沒有了退路。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現在反過來看父母為什麼會這樣,總是控制孩子指揮孩子,想一想一個從小沒有被滿足的父母,一個從小就是受害者的父母,他長大了也同樣會和父母做同樣的事。當自己長大被害者總會變成加害者,所以我才說只有滿足的父母,才會養育出滿足的孩子,否則自己一直沒有被滿足過,怎麼會給孩子滿足呢。父母的眼裡看的是對孩子好,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是父母的刁難,所以說不是隻有愛就夠了,有智慧的愛才對。自己從小被父母刁難,長大了當父母了也會刁難孩子,因為他繼承下來的理念是,孩子不能慣著,否則會玩物尚志,溺愛會害了孩子。

諮詢中遇到一個這樣的父母,他說無論孩子怎麼恨我,我都要讓他用力學習,否則我死不瞑目,我不能讓孩子還受我這樣的苦,他以後會明白的。可是他沒有等到孩子明白,因為孩子焦慮抑鬱症都不能學習了,可是爸爸還說說他是裝的,同時媽媽不作為,讓孩子更痛苦,因為沒有一個人理解孩子。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孩子和我說,他想起原來爸爸對他一點也不好,每次考試都得第一,即使第一分數低了都會破口大罵,然後自己在家大哭。有時候考到第二名都不敢回家,直到天黑沒招了才回去。他和我說我看我爸爸有病,他才需要心理諮詢,我說是這樣的,可是又有幾個父母能夠面對自己的錯呢?承認問題出在他那裡,就代表他錯了,所以即使孩子有病爸爸都不敢承認。他說爸爸總是一直逼我,然後說最愛我,我不要這樣的愛,我怕我會瘋掉,這樣的愛我承受不起。

所以孩子出現問題,很多家長都會說怎麼治療孩子,就是不想改變自己,他不敢承認自己的問題,問題也就很難解決。當然孩子更不會承認自己的問題,只有家長變了,孩子才會跟著變。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長,可是父母不放手,孩子怎麼能夠有機會成長呢?成長的孩子一定是需要自主,需要有話語權,需要權利,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自信,否則沒有自信的孩子,很難有自己的未來。所以諮詢的最後父母先療愈自己,然後在和孩子和解,當然孩子多數都是沒問題的,因為孩子很容易原諒大人。對於那些不願意原諒的,還是父母沒有誠意,或者是孩子心理問題很嚴重,經過一階段的心理諮詢,孩子也會選擇原諒。普遍現象是孩子理解父母,而父母不理解孩子。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簽約作者,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有愛好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寫作者投稿)

為什麼孩子急切想要的東西,父母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拖延或者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