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是民國時代最傑出的才女之一,但同時又留下了無數的爭議,在看完《林徽因傳》之後,我是這樣感覺的,林徽因不愧為女神之名,有思想,有學識,有擔當,並且她也是很幸運的一個女人。但是我一直覺得人的幸運程度其實跟在一些重大事件上的選擇是分不開的,在林徽因的生命中幾次重要的選擇都決定了林徽因這輩子的幸運。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第一次是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的選擇,我認為一個有理性的女人是絕不會選擇能為一個女人而拋棄原配的男人,他能為了你拋棄以前的女人,他就能為了下一個女人拋棄你,這樣的男人是靠不住的,這樣理性的選擇,成就了林徽因有一個愛她一生的丈夫。另外其實我覺得林徽因是不愛徐志摩的,更多的應該是欣賞或者說是仰慕者徐志摩的才華和徐志摩的人格魅力,並不是愛著徐志摩,這一點只是個人看法。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另外一點難能可貴的是林徽因沒有被瑣碎的生活而絆住了腳步,而是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學術,支持著丈夫的研究,無疑是女同志們的楷模。有時候我們評論一個古人,總是喜歡站在上帝的視角上,以現代人的眼光審視她們,或者以看聖人的眼光審視她們,總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能成為表率,但殊不知,人無完人,她們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七情六慾。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無疑,林徽因最為後人所詬病的就是她的感情生活,她和徐志摩的不清不楚,甚至她說自己愛上了金嶽霖,這些都被後人抓住,不停地抨擊,但是我們設身處地到故事的主人公的視角上去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同時有兩個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青年俊才對你表露愛意,你會不會猶豫?會不會踟躕?會不會難以決定?正常人應該都會,林徽因也是一個正常得少女,當然也會,但是她又是一代女神,在短暫的猶豫之後,理性的林徽因選擇梁思成,而時間也證實了,林徽因這一次的選擇是很正確的,至於金嶽霖,可能真的是愛,但是愛這種東西最是捉摸不定,它只是一種感覺,抓不到,摸不著,而且很多時候夫妻間的感情從最初的愛會演變成一種親情,並不是一時的衝動,或者慾望的支配,無疑,這一次,林徽因又戰勝了自己。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林徽因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到遭受家庭的變故,到遭受戰火的洗禮,逐漸堅強,逐漸蛻變,支撐起家庭的重擔,忍受著病痛的巨大折磨,但即使是這樣,也沒能阻擋她對建築學和文學的熱情,也沒能放下自己鍾愛的事業,這對一個柔弱的女子來說,實在是過於殘酷了。但是她沒有放棄,一直堅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林徽因的時候我的頭腦中突然映出了李清照的樣子,同樣是才學出眾的大小姐,同樣是美滿的愛情,同樣是夫妻二人醉心於學術研究,同樣是家庭的突變,同樣是戰火的洗禮,不同的是李清照晚年是淒涼而孤寂的,林徽因卻有愛她一生的老公相陪伴。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毫無疑問,林徽因的一生是精彩絕倫而又顛沛流離的,但這些都不能打倒一代女神林徽因,在命運的最後階段,拖著殘軀病體,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合力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自己生命裡又留下了璀璨的一頁。


爭議背後真實的林徽因:苦難中盛開的女神之花,堅貞讓她如此美麗


面對林徽因,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看到她對於中國建築界、文學界和教育界所做的貢獻,而不應該抓住她的感情問題而猛烈抨擊,就如同現在很多人一聽說哪個明星出軌了就異常關注,這與她所做貢獻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更遑論我覺得林徽因在面對感情上的處理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參考資料《林徽因傳》,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