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200万存款后,我依旧不想买房

最近,汇丰银行公布的一组数据惊呆了大伙: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

90后总人口加起来有1.715亿人,人均负债12.79万,负债总额接近22万亿元,这大概是债务最重的一代年轻人了。

有了200万存款后,我依旧不想买房

钱都花哪了?房贷肯定是大头。

汇丰银行针对9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出生)的住房自有率高达70%,在9个国家当中排名第一。

面对高涨的房价和还房贷的压力,不仅没有吓到年轻人,反而使更加努力的挣钱买房。

然而,他明明有200万存款,却依然不想买房。

“35岁那年,账户里终于有了100万存款”

陆恺是一位资深租房主义者,马上就要过40岁生日的他,名下至今没有任何房产。

“那时候我和我女朋友商量,这个钱到底要不要拿去买房,她坚持要买,但是这100万我一个人攒了十几年,要都投进房子里,我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底气,因为此后每个月一多半的工资都得还房贷,直到我65岁”。

算完这笔账后,陆恺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恐惧,这种恐惧使得他下定决心放弃买房,女友也因此吹了。

提起这段感情,陆恺没有过多感慨,倒是对自己当初没买房的事情报以肯定:

“因为没有房贷,这些年我过的一点压力都没有,尤其是今年,互联网寒冬,我有几个同行失业了,房贷眼见就要断供,但是我这儿一点都没受影响”。

当问到没有固定资产,他是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笑着回:

“你知道我账户里有多少钱吗?这些年我接了点私活儿,大大小小攒了快200万了,什么是资产,这就是资产啊!我现在想要房,二线城市买一套很easy~但是我还是不想买,存款和美好的现下生活,就是我的安全感”。

下图是陆恺每天基本生活收支,由此也能看出,他这些年自由舒适的生活状态和他巨额存款是如何攒下的。

有了200万存款后,我依旧不想买房

租房8年,买房存款瞬间为零

同样是100多万,新婚不久的钱涛刚把这笔钱交给中介,作为自己在上海第一套房子的首付。

“有了房就踏实了,工作也有了动力”。

钱涛夫妇都在广告行业,工作时间不固定,加起班来通宵也是有的,聚少离多是生活的常态。

“干我们这行就是父母眼中的不孝子,对象眼里的渣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么忙在创业呢哈哈”

钱涛一边打趣着自己,一边算起买房的账来。

“我们两口子平时虽然忙,但是一想到能多挣点钱,早点把房贷还完就特别开心。”

钱涛夫妇是大学时代的情侣,毕业后相约到上海一起打拼,双方父母条件都不好,两口子省吃俭用攒了9年终于攒齐了房子的首付。

“我对不起我媳妇,让她前些年跟我吃了不少苦。”

回忆起在合租屋里的日子,钱涛一个北方汉子脸上都是大写的愧疚,妻子却不以为意,还开玩笑地说:

“那时候天天跟蟑螂一起睡觉,上海的蟑螂特别大,饿的时候都想烤来吃哈哈哈”。

下图是请钱涛妻子写的买房后他们日常的日常收支,可以看出每个月还完房贷、装修贷之后就没剩多少钱了。钱涛说装修贷要还2年,还完后每个月会多4000多的结余,但是到时候两口子可能就有孩子了,到时候这笔钱可能也就跟着孩子去了。

有了200万存款后,我依旧不想买房

选择买房的钱涛夫妇日常消费明细

关于之后的人生,钱涛规划的很清晰:

“等我们有了孩子,就攒钱再买一套,这套留给我们养老,另一套留给孩子结婚。”

说到这儿他停了一下,猛抽了口烟,

“我们能力有限,下半辈子也就能再奋斗出一套房,二胎我们就不想了”。

妻子拍拍他的背,安慰道:

“咱们为孩子们打拼下这点基业,以后他们再在这个城市生活就容易多了,如果我们不来,他们就得吃和我们一样的苦,咱们立了多大的功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钱涛夫妇都是传统的家庭出生,他们的父母也曾为他们做过同样的事情,钱涛的父亲当时为了让孩子接受城里教育,只身一人到县城打工,又攒又借好不容易买了房才把他们母子接到城里来住。

对于钱涛来说,家庭和谐和孩子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吃点苦不算什么。

买房对每个人来说意义不同,或为了家人,或为了自己,只看什么在你心里的位置最重要。

像陆恺这样的单身主义者,更爱自由,却不能体会回家就有家人陪伴的温馨,钱涛更看重家庭,自然也要放弃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你更喜欢哪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