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皇位是個特別的東西,天下太平時,人人都想要它,天下大亂時,誰都躲著它。可時間流轉到趙桓這,他自己沒有一點辦法,愣是在25歲時被迫臨危受命,接下了危難中的大宋。欽宗面對的,是歷史上百年不遇的危機,這對於一個新手皇帝來說,挑戰似乎太大了。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宋欽宗

起初,欽宗還做出點名堂,他重用李綱等大臣積極迎戰金兵,斬殺了蔡京等奸臣。一時間,金兵北退,諍臣上位,大宋子民又看見了希望,可沒想到這竟是滅國前的迴光返照。上任後的第一把“火”讓欽宗自我感覺不錯,開始飄飄然。沒多久,他就聽信懦弱者的讒言,棄用李綱,開始主動與金兵求和。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攻城

欽宗或許是執政經驗不足,或許是天生的天真單純,居然妄想金人能答應議和。他自己還親自去金兵商談議和,明擺著羊入虎口,果然第二次進敵營被扣為人質。金人如狼,宋如羊,可悲的不是狼有鋒利的牙齒和利爪,而是羊太天真,居然相信狼會放過到嘴的肉。趙桓這波自送人質後,金人很快掌握局勢,不久都城被破,欽宗和父親一起淪為人質,和他們一起落入敵手的還有北宋的大臣和皇室親眷這3000多人。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欽宗劇照

此時距欽宗接受禪讓,僅僅過去了1年零2個月,也就是說,趙桓這皇帝才當了一年多,此後再與皇位無緣。接下來的歲月,他都是在金人的注視下的苟延殘換。宋俘被送到上京後,這麼多的人金人是如何安排的呢?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金人劇照

他們先讓二帝穿上喪服,祭拜金人祖先,在精神上羞辱他們,隨後又給徽宗封昏德公,欽宗封重昏侯,讓他們不得不揹著帶有屈辱性的稱號,屈居人下。其他宋俘,女子被送入洗衣院,男子被編入軍籍,剩下能陪伴欽宗的人只有極少數。這時據他被抓為俘虜,又過去了一年多。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北宋二帝劇照

沒多久,欽宗又和父親及身邊女眷一起遷到五國城,一個離中原更遠的小鎮。這裡偏僻艱苦,但是卻不用顛沛流離,他們在這裡算是過上了稍微安定的生活。於是徽宗又重拾繪畫書法才藝,開始了每日的創作。幾年後,徽宗病死在五國城。欽宗本是盛年,看著父親病逝,聯想到自己的處境,不知道今生是否還有機會回到大宋,不禁潸然淚下。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宋徽宗

在這裡,他時時刻刻幻想著,會以什麼樣的身份回到大宋。雖然身在遠方,但是他也聽到消息,弟弟趙構已經登基稱帝。徽宗去世後的第七年,宋金關係有所緩和,金人答應讓部分皇室女眷護送逝者棺木回鄉安葬。為了能留下一絲回國的希望,欽宗死死拽著將要回國的韋賢妃,叮囑她一定要轉告趙構,只要自己有機會回大宋,絕不與他爭皇位,只願做個太乙宮主。這意思是說,要是能回去,甘願修身養性,遁入空門,絕不爭皇位。此時的欽宗,是多麼渴望回到大宋那片淨土。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徽宗畫作

不過他的地位,當然比韋賢妃那些皇室女眷重要的多,在金人眼中,他的作用還有很多,根本沒打算送他回去。

欽宗就這樣在期盼中日夜煎熬,最終至死也沒回到大宋。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他並非病死,而是被金人要求參加馬球比賽,結果57歲高齡又不擅長騎馬的欽宗失足落馬,被馬蹄踩踏而亡。最終,他的屍體被葬在河南鞏縣。

北宋最後的皇帝,在位僅1年,57年匆匆一生有30年遠離故土

陸秀夫

當年金人兵臨城下時,欽宗和徽宗就是膽小懦弱,一直在守城和棄城間搖擺不定,貽誤了大好戰機。被敵人堵在家門口打,父子倆居然被扣為人質,這樣的屈辱真是史上少有!正是遭遇了這樣的劫難,100多年後南宋滅亡時才會有宰相抱幼帝投海誓死不降的壯烈。如果欽宗和徽宗能提前預知他們貪生怕死的下場,想必也該有所反思,能做出寧死不降的決定,可惜歷史不會給他們機會重新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