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今天中域考研君有點"惡毒",但還是要在五月嚴肅地討論一下考研的心態問題。說實話,大學、考研,以及工作,絕大多數人的學習時長、任務量等,幾乎都是比不上高三的量級的。或者說更可憐,比不上整個高中任何一年的量級。

但是大家應該都會有一個體會,高中反而是以上中域考研君提到的幾個階段裡最為純粹堅定的一個,甚至可以喪心病狂地說,是最為不累的一個階段。

高中之後的環境,更加寬鬆,你反而越來越焦慮,精力和動力雙重不足,糾結反覆,凡此種種——你會發現——高中的時候你能做的事情很多,而現在屬於你的時間變多了,數月/數年來自己都沒有完成實質性的任務,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

好,那我們就具體來談談考研這件事。

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01\

為什麼你會覺得考研更累、更焦慮?

高三的時候,我們是沒有選擇的,所有的人的目標都是標準化的。放遠點來說,是高考;放近點來說,是你要做哪些卷子。你都是沒有選擇的,只要踏踏實實圍繞著既定的目標付出努力即可。

而考研時,你有了無數選擇。社團、兼職、學習、人際關係、興趣愛好等,無數種排列組合方式,都翹首以盼,等著你翻牌。

於是,重心放在哪比較好?

很多時候並不是不知道做什麼,而是能做的太多了。可供選擇的太多了,於是你難以決定。

下節課要不要逃課去圖書館複習?

要不要考研?要不要跨專業?

考研和課業怎麼平衡?

春招要不要去看一下?

工作還是二戰?或者邊工作邊二戰?要不要同時準備一下事業編和公務員?

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02\

吶,我們現在這代人啊根本不是垮掉的一代,完全是被選擇和自由逼死的一代啊。而古人只需要在魚與熊掌之間,生死與義氣之間,憑心取捨。

無論做哪種選擇,都會承擔不可知的後果,未知讓人恐懼。究竟哪條路更好一些?性價比更高一點?如果這條路失敗了怎麼辦?

可以選擇,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意味著目標並不是定死的,也就是說,很少有人會盡全力。甚至,我們的大部分理氣,用於權衡利弊、分析得失之上,用於內耗之上。

故而,毀滅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給他很多的自由和很多的時間,給他儘量少的約束;擁有大把時間和自由之後,反而能做的事情更少了,也更不堅定了。

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03\

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不是來回選擇的結果,而是在沒有多少選擇時深度經營的結果。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不選擇反而獲得幸福"。

相比之下,美國人在自己的主場,有太多的選擇,不僅在婚姻上如此,在工作上也是這樣。因此,很多美國人不僅有選擇苦難正,用中國的話說就是"挑花了眼",而且常常不能專心在一家公司、一個領域做太長時間。我們常常說美國人很瀟灑,瀟灑的另一面卻是不夠執著。

當你有太多選擇的時候,就是你最累、最焦慮的時候,也是你最容易敷衍、最容易放棄的時候。

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04\

選擇太多隻會導致決策、行為癱瘓。

我們可以在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關頭遊移不定:考研太難,我可以不考啊/實習機會不好爭取,我可以退而求其次/今天實在起不來,圖書館不去了吧。

這不怪你。

畢竟,你是有選擇的,誰願意知難而上啊。在下先逃為敬。

考研毒雞湯你無法堅持,就是因為退路太多

有太多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了,而我們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變得糾結、容易放棄,變得平庸。

\05\

對考研的旁友們來說,最大的幻覺就是你本可以再努力一點。

但是你毫不猶豫選擇了另一條舒適的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