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场最虚弱的时候,是它挺身而出拯救了地球

近日,根据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一篇研究论文,罗切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Rochester)古地磁研究员理查德·博诺(Richard Bono)领导的科研小组,研究了加拿大魁北克东部地区5.65亿年前形成的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的单晶,认为它们形成的条件与地核凝固有关,与此同时,地球磁场的强度低得难以置信,磁场反转的频率非常高,地球磁场濒临崩溃的边缘。地核凝固与地球磁场由弱转强,这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却共享了同一个时间点。这两件对地球来说生死攸关的大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地球磁场最虚弱的时候,是它挺身而出拯救了地球

地球磁场是由地核产生的,并不稳定

地球内部结构是由几个不同的层组成,每一层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在最深处是固体的地核,它会产生地球磁场,保护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们,免受宇宙辐射的伤害。地心内部并非一片死寂,而是十分活跃,因此,地球磁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地球磁场崩溃,地球上的生命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到那时,太阳风会把地球的大气层一层层剥离,并且太阳产生的电离辐射会轰击地球表面,最后地球会变成荒凉的岩石疙瘩。

地球磁场最虚弱的时候,是它挺身而出拯救了地球

地球中心原本全部是液体,一部分凝固形成地核

现在看来,地球的固体内核浸泡在液核中,液核是一个厚度约为2200公里的流体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然而,位于中心位置的地核为什么不是液体呢?它是什么时候固化的呢?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争议很大,认为成核时间在距今5亿年前到25亿年前的都有。

地球磁场最虚弱的时候,是它挺身而出拯救了地球

根据单晶形成时间推断出地核凝固时间

这次的研究论文基于地球的热历史模型推测,地核固化后,热导率增大,使得大量的热量从地核传递给地幔,创造了一定条件,从而在加拿大魁北克东部地区形成了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的单晶。而这个单晶形成的时间正好跟地球磁场濒临崩溃的时间吻合。

结语

根据科学家的推断,地核原本是液体状的,正是在地球磁场濒临崩溃的关键时刻,“恰好”凝固了,重新巩固了地球磁场,才避免了地球磁场崩溃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5.65亿年前,地球上正在经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前夕,生活着以水母为代表的24种无脊椎动物,史称埃迪卡拉动物群。如果地核没有适时凝固,稳住地球磁场,那么生命的萌芽很可能就被扼杀,地球上不会出现欣欣向荣的生命景象。

原来地球是颗“幸运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