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对待差点造成冤案,北宋名官:看来又是一个“家事”难题

王罕,字师言,本来是成都华阳人,后举家搬迁至舒州(今潜山)定居。王罕这个名字,大家怕是印象不深,但若是说起宋代相国王珪的话,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熟悉,王罕便是王珪的叔父。

王罕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走上了官场,他运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百姓谋福利,造幸福,深受百姓的爱戴。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王罕在官场上也是步步高升,从一个小小的知县,坐上了澶州知州的宝座。

不公平对待差点造成冤案,北宋名官:看来又是一个“家事”难题

配图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这时候的王罕才刚刚调任澶州就发生一件头疼的案件。

王罕刚上任,就去巡视百姓和地方了。可是刚上街,便被一个妇女给拦住了去路,当妇女想靠近王罕的时候,就被身边的众多衙役给架开了。妇女这时便开始了一场哭天喊地的叫冤戏,王罕呢,一脸懵。

衙役就赶紧解释道,“这妇女得了疯病,天天叫冤,还经常到州府去申诉,但是说话口齿不清,根本不知道她到底要表达什么,而且拒绝接待她的话,便要受到她的破口大骂,前任知州对此事也是非常头疼,大人不必理会她。”

不公平对待差点造成冤案,北宋名官:看来又是一个“家事”难题

配图

当一个叫冤的人碰上了一个清官,说不理会那都是假的。王罕呢,倒是没有去理会衙役的话,直接是将妇女给接到了自己的州府,并且为她端上了茶水和点心,一顿好生伺候。对待妇女的态度温和,口气委婉,认真的向妇女询问着情况。

妇女呢,跟衙役描述的一样,说起话来那是跟机关枪一样不停,但就是不清晰,十句话里听不清九句,最后那一句还得考验你的理解能力,旁人看着都揪心。但王罕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却是“主角”才能有的气度,脸上并没有烦躁和排斥,而是跟先前一样的温和恭谦,这让其他人佩服不已。

不公平对待差点造成冤案,北宋名官:看来又是一个“家事”难题

配图

过了好一会儿,妇女说话算是有了一定的条理和清晰,看见情况好转,王罕便更加认真的听了,生怕漏了一字一句。原来啊,这妇女本来是一个富人家里的正室,但是呢,肚子不争气,嫁进去多年也没能生出个儿子。

后来在丈夫死后,妾室本性爆发,母凭子贵,将她给赶出了家门。由于她多次告状和喊冤没能得到公正的处理,心里积压着一股怨气和愤怒,久而久之便得了疯病。王罕听完后,立即为妇女升堂办理,最终案件查清,处置了那个妾室,帮助妇女拿回了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不公平对待差点造成冤案,北宋名官:看来又是一个“家事”难题

配图

在这件事上,王罕呢,并没有像之前的知州一样,对妇女又是驱赶又是一脸嫌弃,面对其他人的绯言绯语也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许就是王罕这种“公平对待”的态度,才获得了百姓的认可吧。还有就是王罕的做事态度,即使面对别人看起来烦躁,不情愿去管的事情也是非常耐心和冷静。答应小编,不管遇到什么人和事情,都不要差别对待,都要冷静耐心的去处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