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本文選自《主要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2018)》

(地質出版社出版)

假期期間,《自然資源之聲》將陸續發佈各大礦種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


煤炭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是冶金、化工、醫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我國煤炭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煤炭消費量佔全球消費總量的一半,與世界其他國家煤炭消費總和基本持平。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中佔據主導位置,煤炭去產能取得明顯成效。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資源狀況

2017年,世界煤炭探明可採儲量為10350.1億噸。按煤種分,煙煤和無煙煤佔總探明儲量的69%,次煙煤和褐煤佔總探明儲量的31%。世界煤炭資源分佈廣泛,從區域看,主要分佈在三大地區,即亞太地區、北美洲、歐亞及歐亞大陸,分別佔世界可採儲量的41.0%、25.0%、21.6%。

從國別看,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中國,其中,美國煤炭資源量2509.2億噸,中國1388.2億噸,俄羅斯1603.6億噸,3國合計煤炭資源量佔世界煤炭資源總量的53.1%;儲量前十位的國家,合計探明煤炭可採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0.5%,其餘國家合計探明煤炭可採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5%(表1;圖1 )。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二)我國資源狀況

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查明資源儲量穩定增長,並且分佈面極廣,但明顯存在北多南少的地域不平衡現象。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為16666.7億噸,比上年淨增686.7億噸,增長4.3%。所查明煤炭資源儲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山西和陝西,分別為4461.02億噸、4205.25億噸、2712.76億噸和1722.20億噸(圖2,圖3)。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二、國內外生產狀況

(一)世界生產狀況

2017年,世界煤炭總產量為7727.4百萬噸,較上年增加3.1%。從國別看,中國是最大煤炭生產國,產量達3523.2百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45.6%;其後依次是印度、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9.3%、9.1%、6.2%和6.0%。從地區看,非經合組織國家產量為5935.2百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76.8%;經合組織國家產量的1792.2百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23.2%。歐盟產量為490.1百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6.3%(表2)。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二)我國生產狀況

進入21世紀,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基建、電力和鋼鐵等高耗能產業快速發展刺激煤炭需求擴張,原煤產量迅猛增長。近年來,隨著“去產能”改革的推進和結構調整優化,煤炭產量逐步減少。2013年以來呈現產量下降走勢,2017年有所回升。2017年煤炭產量為35.2億噸,較上年增加3.2%(圖4)。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三、國內外消費狀況

(一)世界消費狀況

2017年,世界煤炭消費總量為3731.5百萬噸油當量,同比降幅為0.7%。分地區看,亞太地區煤炭消費最多,消費量為2780.0百萬噸油當量,佔世界煤炭消費總量的74.5%;其次是北美洲,消費量為363.8百萬噸油當量,佔世界消費總量的9.7%。從國別看,世界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南非,5國共佔世界煤炭消費總量的76.4%。其中,中國煤炭消費量為1892.6百萬噸油當量,佔世界消費總量的50.7%。從消費增幅看,中國較上年增加0.2%,美國較上年減少2.5%,印度較上年增長4.5%。以中國、印度、南非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其煤炭消費主要用於發電,同時在重工業生產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離不開大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此相關的工業部門不同程度地消耗大量煤炭資源(表3)。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二)我國消費狀況

與產量擴張同步,我國煤炭消費在經歷前期穩步擴張的基礎上,已出現階段性消費“峰值區”跡象。2015年全國原煤消費39.7億噸,較上年減少3.6%(圖5)。

四、國內外貿易狀況

(一)世界貿易狀況

2016年,世界煤炭進口總量為1219.6百萬噸,較上年增加1.1%。分地區看,發達經濟體作為世界煤炭市場傳統進口大國的地位逐漸弱化,2016年世界煤炭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集中在亞洲。其中,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煤炭淨進口量居前四位,進口量均超億噸,分別為266.8百萬噸、200.1百萬噸、189.4百萬噸和134.5百萬噸,與上年相比增幅分別為21.9%、-7.2%、-0.1%和0.4%,4國淨進口量合計佔世界總進口量的64.8%(表4)。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2016年,世界煤炭出口總量為1219.6百萬噸,較上年增長1.1%。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出口量為389.3百萬噸,佔世界出口總量的31.9%。其次是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出口量分別為369.9百萬噸和171.1百萬噸,分別佔世界總出口量的30.3%和14.0%(表5)。澳大

利亞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最大的煤炭淨出口國。中國曾是煤炭出口大國,但近年來國內煤炭消費高速增長,已由原來煤炭出口大國轉變為煤炭淨進口大國。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二)我國貿易狀況

2014年以來,受需求增速下滑影響,我國煤炭進口量有所減少,2015年持續減少,2016年有所回升。2017年我國進口煤炭4.3億噸,比上年增加4.0%;進口額394.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1.3%(圖6)。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從來源看,2017年我國煤炭進口來源於23個國家或地區,主要分佈在亞太地區、歐亞大陸及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等地,基本覆蓋世界擁有煤炭資源的所有地區。但從各進口地的進口量看,我國煤炭進口來源相對集中,主要進口國家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

五、價格趨勢

近20年來,煤炭價格經歷過兩次頂峰。2008年,西北歐市場和亞洲市場煤炭價格均達到歷史頂峰,達147~148美元/噸,隨後有所回落。2011年,煤炭價格再次攀升,達121~125美元/噸,隨後全球煤炭價格再次回落。2015年,全球煤炭價格有所反彈。2017年,西北歐市場煤炭價格為84.5美元/噸,亞洲市場價格為99.6美元/噸(圖7)。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六、新情況和新問題分析

自2008年9月開始,全球煤價出現斷崖式下跌,2009年西北歐市場煤炭價格為70.7美元/噸,亞洲市場價格為78.8美元/噸。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計劃”,政策提升煤價的效果顯著,煤價快速拉昇。到2011年,高額的利潤導致煤炭淘汰落後產能執行低於預期,受利潤驅使,國內煤炭產能建設加速。我國原煤年產量從2002年的15.5億噸上漲至2013年的39.7億噸,年均增速接近10%。從需求側看,我國煤炭需求增速在2011年達到頂點,增速接近10%,2014年需求增速則大幅度下降,為-2.8%,2015年增速為-3.7%,以致煤炭產能過剩相當嚴重。2015年,煤炭行業出現25%~30%的過剩產能。表面上看,2011年左右煤炭需求高速增長導致高投資,但實際上,2011—2015年的煤炭需求增速是減緩的,甚至出現負增長。當時煤炭產能大幅擴張的原因是企業按照需求高增長的預期進行投資,一旦實踐中出現需求低增速,那麼產能過剩便不可避免。

煤炭產能過剩的直接後果是價格大幅下降,國內煤炭價格從2012年854元/噸的高位一直下滑到2015年年末的354元/噸,成為近10年以來最低點,下跌幅度高達58%。煤價下跌導致煤炭企業虧損嚴重,2015年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減少65%(圖8),但由於煤炭企業中的國有企業佔比約70%,出於對虧損嚴重的煤炭企業員工安置等考慮,依靠政府補貼維持運營,煤炭供給彈性消失,煤價持續下降,全行業陷入全面虧損。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十二五”期間,全國累計淘汰落後煤礦7250處,涉及落後產能5.6億噸,但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十分突出。2016年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誌著煤炭行業去產能進入實質性攻堅實施階段。國務院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3—5年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2016年,全國煤炭去產能完成2.9億噸,2017年完成2.1億噸,兩年合計去產能5億噸,實現了《意見》中提出的去產能目標。根據國務院要求,“十三五”期間煤炭去產能目標為8億噸,2018年計劃繼續削減煤炭產能1.5億噸。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在產煤炭產能33.4億噸,在建煤炭產能10.98億噸(表6)。2018—2019年,我國可投放新的煤炭產能3.74億噸左右。

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一文了解煤炭儲產消貿價)

七、結 論

(一)世界供需形勢

(1)受世界經濟疲軟和非常規油氣加速開發影響,全球煤炭供應增速放緩。2017年世界煤炭總產量為7727.3百萬噸,較上年增加3.4%,呈現產量下降走勢。

(2)發達經濟體作為傳統煤炭進口大國的地位逐漸弱化,世界煤炭流向重心逐漸朝以中國、印度為主的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挪移。

(3)中國、印度等國家的煤炭消費主要用於發電;同時在重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快速的城市化和大量基礎設施建設不同程度地消耗大量煤炭。

(二)國內供需形勢

(1)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地位難以變化。我國煤炭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煤炭消費量佔全球消費總量的一半,與世界其他國家煤炭消費總和基本持平。

(2)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據主導位置。煤炭消費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約佔全部消費量的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