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怎麼吃才健康

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怎麼吃才健康

人到了老年以後各方面生理機能明顯衰退,而這些退行性變化,大都與飲食營養密切相關。為了避免肥胖,減輕消化器官的工作量,不致使心臟負擔加重應適當限制熱能。尤其是每逢過春節,菜餚豐盛至極,葷食過多、素食過少、熱量過高、脂肪過剩的飲食,不僅會誘發消化系統疾病、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復發或加重,更會讓流感病毒乘虛而入,侵害我們的身體。所以要均衡搭配食物、多飲水、多食水果,拒絕暴飲暴食。

因老年人對一時性低血糖或高血糖耐受能力降低,所以進餐時間不宜間隔過長,防止過飢過飽。應提倡少食多餐,每天食物可分4-5次進食。

1.早餐應以牛奶、雞蛋、米粥、麥片、發糕、麵包、饅頭為主,避免早餐只進食稀粥、小菜、饅頭的單調現象;

2.午餐主食提倡米麵和雜糧混食,粗細合理搭配,提高主食中蛋白質的生理價值,還提供機體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及各種維生素。例如小米、 玉米、標準粉、蕎麥、大麥、燕麥等雜糧和豆製品宜多食用,還應多吃含優質蛋白的瘦肉、禽、魚、牛奶及海產品,這些食物營養價值較高並且容易消化吸收。炒菜時要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油等,每天每人的烹調用油25g或30g,食鹽量少於6g,食物要切碎煮爛,使之易消化吸收。

3.晚餐距睡眠要在4小時以上,且不宜過飽或油膩,以防夜間血液黏稠發生腦梗或心肌梗死。

4.三餐後應適當鍛鍊、保持健康體重、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吃少許的水果,不僅能預防便秘及腸道疾病,還能提供機體需要得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