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梨小伙 怎样一步步 叱咤上海滩

1888年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诞生一普通小男孩,取名月生,就是正月里出生的意思。本家姓杜,故,全名杜月生。这时有看官急了,写错了,不是这个生,少了个竹字头。稍安勿躁~那个竹字头现在还没加上,那是小男孩在上海滩有了一定地位后,请先生给加的。先生是谁啊,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所以呢,还没发迹的小男孩还叫杜月生。

卖梨小伙 怎样一步步 叱咤上海滩

刚来上海的时候,两眼一抹黑,怎么立足于偌大的上海滩。先做点小生意吧,卖水果吧。卖水果也没有本钱啊,咋办。杜月笙就跟水果店老板商量,“看在同乡的份上帮帮忙,把你那烂了的,品相不好的,卖不出去的水果,都给我”。水果店老板纳闷了,我一卖水果的都卖不出去,你拿去能干什么,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该不是自己吃吧,给就给吧。

杜月笙可不是自己吃,他是拿来做买卖。把那筐烂梨挨个挑出来,把烂的去掉,去皮去核,把好的地方切成小块,都扎上足签,泡在糖水里散着买。还真招来不少人买。由此呢也练就了一手削梨功夫。梨皮不断,整个梨圆溜溜的白瓤就出来了。据此,莱阳梨也成了当时杜月笙街头巷尾的外号,也叫水果月笙。由此可见,这小伙脑筋活络,善于变通。

《上海滩》丁力,人称水果阿力,一半呢就是以杜月笙为原型的。

卖梨小伙 怎样一步步 叱咤上海滩

再后来呢,再后来就拜师黄金荣,进入黄公馆,开启一段传奇人生,最终与黄金荣、张啸林一道并称上海滩三大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