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智庫第七期 -- 陳中育

致力於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區塊鏈基礎科學研究】

專家智庫第七期 -- 陳中育

陳中育:長期從事高校教學科研工作,曾獲校第八屆鄭曉滄獎、校第二屆教學名師獎、浙江省省級優秀教師。目前主要學術興趣軟件工程、大數據服務、區塊鏈應用。現為浙江師範大學軟件工程省一流學科(A類)負責人、軟件研發中心主任、網絡經濟與大數據服務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校企共建區塊鏈實驗室主任。主要社會兼職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浙江省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師範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計算機應用與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計算機應用與教育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金華市第七屆政協委員等。

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突破應用,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加快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袁家軍省長在省政府舉辦的“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專題會上表示,浙江初步形成區塊鏈技術先發優勢,要主動搶跑,大力發展區塊鏈產業經濟,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的參與者,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一、傳統企業與區塊鏈有什麼關係

數字經濟時代,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正在從主權物理空間向信息網絡空間拓展,“數據”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傳統企業實施“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但是,現行的互聯網,本質上是中心化的信息供應鏈,具有權利壟斷、信任危機和交易成本等痛點。而基於密碼學原理的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術特徵,機器創造“信任”的顛覆性技術,可實現價值傳遞。可以說,區塊鏈開啟了互聯網的下半場,其中:大數據相當於生產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代表生產力,區塊鏈則代表生產關係。區塊鏈創造的機器信任,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技術共識達成社會共識。區塊鏈技術將實現生產關係的革命

二、傳統企業如何轉型升級

我們認為,人類社會的文明是建立在權益證明之上。在區塊鏈網絡中,其內生資產Token是一種由非特定機構發行、可流通(隨時隨地可驗證其真實性,防篡改及隱私保護,可交易兌換)、能代表權益的加密數字權益憑證。因此設想,傳統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企業資產入網上鍊,讓各類資產以“Token”形式實現自由流通,與此同時,鏈上的“內生資產”可以實現對員工或股東等利益相關方的激勵。

在未來的數字空間裡,Token具有更豐富的金融屬性,當它與區塊鏈結合,能突破邊界、不由任何登記方限制你處置資產的能力,其核心作用在於可自由流通,據此可以創造出涉及權益管理和價值交換之類的極其豐富的應用。在未來嶄新的數字世界裡,通過程序化執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約代碼,可以使單一的貨幣擴展到涉及合約功能的其他金融領域,從而形成可編程的金融環境;再進一步,基於物聯網,可構建可編程社會,使價值在互聯網中直接流通,形成區塊鏈經濟體。總之,傳統企業採用區塊鏈技術,將促進區塊鏈經濟體之間的大規模協同生產,推進共享經濟發展,推進傳統企業的價值創新。

三、潛心於區塊鏈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作為浙江省首批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我們的區塊鏈研究始於2015年底,研究團隊從最初的10人發展到目前由專任教師和博碩士研究生組成的50餘人,2017年6月成立校企共建區塊鏈實驗室,2017年9月成功舉辦“2017全球區塊鏈(金華)峰會”,峰會上,軟件研發中心被授予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單位,2018年3月成功舉辦2018 BlockChain(Jinhua) Workshop國際學術會議,並與五洋停車上市公司簽署校企合作協議。研究團隊始終圍繞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三者之間的融合應用開展科學問題研究,專注於共識算法效率、智能合約規範、系統安全等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

目前,致力於構建去中心化的“停車生態系統”和“企業產能數字化存證與安全交易平臺”這兩方面的應用落地,前者為城市靜態交通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後者為實體經濟構建“企業上雲、資產上鍊”的新型生產關係,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研究團隊在傳感器及其數據真實性驗證、物聯網身份信息認證與保護、低價值高密度數據交易條件下共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相關成果已取得軟件著作權4項、發明專利申請並獲受理7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