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从陈列馆后门出来是会址后街,街对面是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智取遵义后,为确保即将进遵义城的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1月8日中央军委成立红军警备司令部,任命中央军委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兼任司令员,中央军委纵队委员陈云兼任政治委员。警备司令部设在交通要道的新华桥东头何家巷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里,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小楼。刘伯承随先头部队进城后住于此,陈云1月9日进城也住于此。刘伯承、陈云分别住在二楼。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成立以后,即对遵义城防进行了布置,命令先头部队继续向北前进,占领桐梓、娄山关,控制北面唯一的通道、城池和关隘。同时,布置中央军委纵队的作战部队干部团、保卫团等分布于遵义新、老城各主要通道,以确保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和“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目的的实现。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警备司令部附近不远处有一个基督教堂,信仰不同,比邻而立,很有意思。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顺后街向北走不远,有几幢小别墅,是当时国民党军官的住宅,红军占领遵义后,成为博古、李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等遵义会议参会人员的落脚点。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再向前走,便来到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旧址门额是1984年11月2日邓小平题写的。这里原是天主教堂,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在北端, 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学堂在南端,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木质结构。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经堂内召开红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在大会上传达遵义会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战员。 在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里,有有毛泽东遗物展,内容很丰富,主要表现的是他俭朴的生活,打了许多补丁的睡衣,用的很旧的手表,坐过的汽车火车、飞机只有图片,还有他与家人的合影,身边工作人员写的回忆片断等。很真实,就象一进门看到的标语那样“离毛泽东近些,再近些。”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游过以上景点返回宾馆途中,又参观了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居住的旧居。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旧居位于遵义新城古式巷19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北路一巷。房屋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南边防军建制)易少全(号怀芝)的私人官邸。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此房坐南朝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楼房邻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墙围护。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它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群中。楼房上下四周有走廊环绕,窗子为上下对开的鸳鸯窗,全用三角形的彩色玻璃嵌。走廊顶壁有各种花饰。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可以眺望繁华的丁字口大街以及葱翠的红花岗山岭。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贵州遵义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此居住了10天左右(1935年1月9日至19日),是他们在长征途中滞留较长的地点之一。毛泽东住在楼上左前间,室内有黄褐色的铜床一张,床上铺粗白布垫单,上置白布棉被、包袱皮做的枕头。还有一付马褡子。床头有一茶几,上置德国西门子皮包电话机一部。窗下的红漆九屈桌上置马灯、铜墨盒、军用地图、三磅热水瓶、白搪瓷缸。瓷质笔筒内插公鸡牌白杆黑色铅笔和德制六棱蓝铅笔。桌上还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信 、信封。室内一角有一对铁皮公文挑箱。另外还有雕镂精细的紫檀木靠背椅两张、茶几一只。张闻天住在楼下左前间。王稼祥住在楼上右前间。两位同志的住室,其陈设与毛泽东的住室大体相同。其余楼上楼下的房间是党中央干部与警卫员的住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