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焦大和赖大,红楼梦里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两位老仆,说其普通,是因为他们都是荣宁两府众多仆人中的一员,说其不普通,是因为这两个人来历、身份都十分特别。焦大自小追随主子南征北战,,曾在惨烈的战场上冒死救回主子。第七回因宁府管家派给他晚上送人的差事,老人自觉不公,借几分酒劲一通臭骂,被主子捆起来,塞了满嘴的土和马粪。赖大是荣国府的大管家,母亲赖嬷嬷是服侍过贾府老主子的人,在贾府中年高又有体面,凭着母亲的左右逢源并靠着贾府这棵大树,赖大把自己家业挣的繁华锦绣,儿子赖尚荣还捐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做。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两人都是老仆,都在贾府混迹多年,命运却相差如此悬殊,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两人的出身经历决定了性格的迥异

焦大是战士出身,"打小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残酷的战场环境往往能锻炼出战士忠心、耿直、勇敢的品质,这一点就在焦大身上得到了体现,战场上焦大随主人不断冲锋陷阵,可战事十分惨烈,主子被淹没在死人堆里,焦大冒死把主子背出来,又发现此时已缺粮断水,焦大决定自己挨着饿,也要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刚得了半碗水就给主子喝,他自己竟然喝马溺。

创业难方知守业难,和主子出生入死一起创下这份家业的焦大自然看不惯贾府年轻一辈儿主子骄奢淫逸的生活做派。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赖大是家生的奴才,父母那辈儿就在贾府服侍当差,他的生长环境是在家大业大的贾府里跟随主子处理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母亲赖嬷嬷是一位极其精通人情世故之人,第四十三回贾母要大家出钱给凤姐过生日,凤姐开玩笑说王夫人和邢夫人出的银子不公平,赖嬷嬷一番"我替两位太太生气,儿媳妇成了陌路,内侄女变了外侄女"的话不但缓解了两位夫人的尴尬,同时也点出了凤姐在贾府重要的身份地位。这等马屁拍的理直气壮又不露痕迹,第四十五回赖嬷嬷的孙子捐了官,赖嬷嬷邀请贾府的众多女眷去吃酒,见了凤姐笑道:"我也喜,主子们也喜。若不是主子们的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此话点出即便我们发达了,也忘不了是主子的提携恩典,这话又说到了贾府主子们的心坎上,于是对赖家的好感更添一层。还有赖大的媳妇,也是时不时的往贾府里跑,给诸位太太小姐们送个花、送个新鲜玩意啥的,哄的贾府主子们团团转。在这样的环境中,赖大学会阿谀奉承、营私舞弊的本事也就不足为怪。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其次,两人的性格决定了行事的差别

焦大耿直又倔强,可以推想一下,当年的贾府老太爷战场得胜授勋归来,也是要给下人们按功行赏的,焦大是救命之功,主子岂有不赏之理?可通读红楼,没见到焦大得到什么赏赐,既无田产,也无妻子儿女,混到贾珍贾蓉父子这一辈,还是个做粗活的下等老奴,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焦大坚决推辞,要么是焦大犯了大错,得罪了主子。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从焦大醉骂的内容上我们不难看出,焦大对贾府是有感情的,她不同于其他仆人,做事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焦大的骂里,包含着对贾府年轻一辈主子的恨铁不成钢:"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也有对丑陋现实的无情批判:"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这些话虽是难听,却是针砭时弊,直指痛处,不像是仆人,倒像是一位老人家对子孙晚辈的恨铁不成钢。据此推断,焦大一个仆人身份对贾府如此"上心",很有可能是当年焦大拒绝了主子的封赏,他是真心把贾府当成了自己的家,他想要的,也不过贾府能同样真诚的待他,给他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活。只可惜残酷现实让他心灰意冷,年轻一辈主子们欢淫奢侈,从未把他这位忠心老仆正眼相看,他心凉又痛心,只好靠着醉酒度日,郁郁寡欢,每到戳及心中痛楚时,便不免牢骚满腹,醉骂一番了。

赖大在书中并未直接描写,但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不难发现,赖大很善于经营,普通管家正常领着应得的月银也就罢了,可赖大家经过多年经营,竟把家产弄得和豪门贾府不相上下,虽是奴仆,家中的丫鬟、小厮、婆子奶妈一大群,家中的花园,虽不及大观园大,也是亭台楼阁、十分精致,尤其是赖大竟是包产到户的鼻祖,自家园子承包出去还能每年落下二百两银子!连贾府的三小姐探春也由衷赞叹,要借鉴他家的做法!赖大儿子赖尚荣也是公子哥般读书识字,丫头,老婆,奶子捧凤凰似的长大,后来还捐了官做。能挣下这份家业,可见赖大的敛财能力非同一般。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他的万千家产从何而来?自然是从贾府中来。红楼梦刚开场不久就遇到建设省亲别墅这样的大工程,赖大跟着主子们安插摆布省亲别墅,筹建奢华的大观园;盘算出入账本;点人丁、开册籍、监工这些肥缺都在赖大手里,要知道贾芸单是谋得个管花草的小差事,就足足花了十五两银子向凤姐送礼,而当时一个丫鬟一个月的月钱才不过二两银子,这"银子花的如流水一般"的大工程,赖大作为大总管要捞到多少实惠?更不要提那些想借机谋差事的人要给这位实权在握的管家爷多少"孝敬"!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行为决定了最终命运

焦大是老同志,老功臣,可往往是躺在功劳簿上的人儿会忘记摔跤的痛。他在宁国府送凤姐宝玉这样的客人时嘴无遮拦,肆意谩骂,丢尽了宁国府主子的脸。老人家虽是一片赤胆忠心,奈何管理不住自己的情绪,以为自己功高年长,说几句实话无碍,却忘记在等级社会中主子永远是主子,永远没有仆人教训主人的道理。而赖大一家从母亲到媳妇每天围着贾母和其他主子拍马屁,哄上上下下的主子们团团转,好事落在谁头上几乎不用质疑。

焦大VS赖大,一样的奴仆,不一样的人生

值得讽刺的是,后来贾府衰败,焦大的预言成为了现实,而赖大却比主子还有钱,成了主子的"主子"!只不过还有一句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虽然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但却隐隐预示着赖大蛀虫的命运也终究不会好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