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家長注意!中小學可提供課後服務至下午6點,開學就施行!

暗中觀察

双流家长注意!中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至下午6点,开学就施行!

默默關注

好不容易熬過了人生大事,事業有成

沒想到上班不能按時接放學的孩子、

按時接了孩子找不到人照看的問題,

卻成了這個時代很多家長的難題。

双流家长注意!中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至下午6点,开学就施行!

但,

現在這些問題都能解決了!

1月25日,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課後服務時間一般為週一至週五下午正常行課結束後至18:00期間服務範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施意見》自印發30天后施行,意味著從春季學期起,中小學就可以提供課後服務了。

双流家长注意!中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至下午6点,开学就施行!

《實施意見》出臺目的:

一是回應家長的需求。中小學下午放學時間早,與家長下班時間不一致,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的難題困擾著眾多家長,已變成涉及千千萬萬家庭的社會公共問題,解決按時接送孩子的問題是家長的迫切願望。

二是規範課後服務行為。近年來,我省部分學校開展了課後服務,宜賓、樂山、資陽、眉山等市陸續開展課後服務的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方存在課後服務經費無法落實、服務人員的薪酬待遇無法解決、一些地方或學校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亂補課等現象,加重了學生的課後負擔。

三是綜合施策破解中小學生校外負擔過重難題。

双流家长注意!中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至下午6点,开学就施行!

↓↓↓↓

基本原則

(一)堅持公益普惠

課後服務應堅持公益性、非營利性。有條件的地方可由財政投入為主提供課後服務。確實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可由政府和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二)堅持公開服務

開展課後服務的學校要公開、公示服務項目、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費用標準、第三方機構等事項,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三)堅持自願選擇

中小學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中小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要事先徵求家長和教師的意見,並簽訂自願服務協議書,學校不得強制或變相要求學生參加課後服務。 學生選擇在校外參加課後服務的,學校要提醒家長選擇有資質、有保障的課後服務機構。

(四)堅持安全第一

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服務安排

(一)服務範圍

課後服務的範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二)服務時間

課後服務時間一般為週一至週五下午正常行課結束後至18:00期間,具體時間由各地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中小學校要確保在正常行課時間內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按時上下課,不能提前放學延長課後服務時間。

(三)服務對象

課後服務對象是本校在讀的學生,優先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和中低年級學生等亟需服務群體,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減免費用。

(四)服務內容

課後服務內容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強健學生體魄,發展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防止和避免學習鍛鍊時間零碎化。可在集中時間安排學生閱讀、體育鍛煉和發展藝術特長等,也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科普活動、創新教育、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鼓勵中小學學校與校外活動場所聯合組織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或組織學生就近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嚴禁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嚴禁在課後服務期間上新課。

(五)組織方式

學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建立服務內容公示、 學生選擇、家長申請、班級審核、校長審定、學校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學校應將開展課後服務的具體方式、服務內容、人員安 排、學生活動安排、安全防範措施、收費事項等信息及時告知學生及家長,方便學生家長自願選擇、提出申請。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學校與具備資質且規範的第三方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開展合作,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課後服務。

保障機制

(一)加強溝通協調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向本地區黨委、政府彙報,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強與發改、財政、人社等相關部門的密切合作,建立溝通協作機制,統籌規劃各類資源和需求,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逐步構建學校、校外活動場所、 社區、社會機構校內校外有機結合的課後服務體系,確保安全穩定、群眾滿意。

(二)落實經費保障

各地要嚴格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8〕95 號)中相關規定落實經費保障,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以縣為主制定方案,探索建立課後服務多元化經費分擔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協同推進課後服務,完善課後服務經費管理辦法,落實參與課後服務人員合理取酬。

(三)加強監督管理

學校要制定開展課後服務的具體實施辦法,報上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課後服務備案制度,加強課後服務的指導和監管,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學校考評體系,定期對學校和相關機構開展監督檢查。學校主要負責人是課後服務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是課後服務的重要責任方和重要參與方,與學校共同擔負課後服務時段學生的監護責任。對借課後服務進行違規亂收費的行為,將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四)切實保障安全

各地要建立完善課後服務的安全責任體系,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職責界定、責任落實、事故處置 及糾紛處理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督促學校落實安全責任,審核學校報送的實施辦法。學校和機構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強化活動場所、 設施設備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由學校組織在校外實施課後服務的,要加強與公安、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應急管理、 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切實排查治理在交通、場地、消防、 食品衛生、治安等方面的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五)加強宣傳引導

各地和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宣傳,加強正面引導,及時總結課後服務的成功做法和先 進經驗,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課後服務工作的共識,營造 良好的社會氛圍。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三十日後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