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在《看中国》系列第二篇——上海篇发布之后,短文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热情”评论,一水的“YP”,着实让我见识到了上海朋友们是多么的包容、文明,以及不排外。

作为一个极怕麻烦的人,并不打算去回应这些热情网友的评论,个人观点不被很多人认同其实是无所谓的事情,毕竟,还有许多网友理解我的观点,并且愿意为我点赞。

本篇短文是《看中国》系列的第三篇,依照北、上、广、深的顺序,这一篇的主题是“广州”,而下一篇的主题不出意外会是深圳。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本篇正文 1302 字,阅读时长约 4 分钟。

前些年还有人会在网上提问:广州、深圳凭什么和北京、上海并列一线?

而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广州的一线城市定位。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广州位居“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三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第三位,“人均住户存款”第三位,单从这三条来看,广州的实力就已经不容小觑。而其它一线城市中: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深圳,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

而广州能够位列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某种程度上可能也要归功于它中国商品贸易中心的地位。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相比于北、上、深,同处于一线城市行列的广州,对外来人口的友好程度实在是要高出不少。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广州的生活成本即使与国内二三线城市相比都算不得高,月租500元左右的城中村单间到处都有,很好地解决了外来人口的住房难题;而大大小小的各类市场更是为所有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食材,完美应对“吃”的问题。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不同于其它一线城市,广州富豪也相对比较低调:街头巷尾并没有那么多的豪车出没,相对更多的是比较大众的丰田、本田等。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而与上海作比较,广州人实在是将“不排外”体现到淋漓尽致:虽然很多本地人默认粤语交流,但是如果你不会粤语,他们一定会用普通话交流,避免冷落你,自然也不会专门创造一些贬义词去贬低外地人。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而广州品类丰富的各色美食,更是将吃货们彻底折服:

1、 肠粉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肠粉其实也可以归类到粤式早茶内,因为肠粉是广州最普遍的早餐,这种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清香可口、细腻Q弹的美味实在是让人痴迷。

2、 双皮奶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双皮奶是很多女孩子的最爱,它香味浓郁,奶味足,蛋味够,放入嘴中,香滑细腻的口感很容易让人想起初恋的感觉,而它还被评选为“中华名小吃”之一。

3、 粤式打边炉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对于这道菜的理解,我一直处于比较懵逼的状态,完全分不清楚它和普通火锅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也许是:粤式打边炉口味偏清淡,而火锅口味偏辛辣重口吧?

不管怎样,我一直把它当作普通火锅来看待,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4、 叉烧包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叉烧包是广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小时候经常能在《老夫子》这部漫画中看到里面的角色吃早茶点叉烧包,那时起,就一直很向往叉烧包的美妙。

叉烧包的皮是发酵过的,制作的时候要捏成雀笼形,如果发酵的好,包子顶部会在蒸熟之后自然开裂,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

5、 煲仔饭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煲仔饭大概是最有传统特色的广州美食了。

做法丰富,口味多样大概是煲仔饭能够完美适应所有人群的重要原因,特殊的调味汁浇在饭上,美味的锅巴让人垂涎欲滴。


但美食绝不是广州的全部!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俗称小蛮腰的广州塔,矗立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与海心沙亚运公园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与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四大文化建筑遥相呼应,是广州的制高点,同时也是去广州游玩打卡必不可少的一处景点建筑。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作为广州的重要商埠,如今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北京路步行街地处广州市中心,是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聚集了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历经十多个朝代、两千多年历史的洗礼,是最值得去转一转的广州地标。

看中国(三)——广州,最低调的一线城市

广州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它的建筑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