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的陳家祠,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只看其名不知其內在的,或許都以為是一個單純的祠堂,其實不然,它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正門

建築裝飾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華,巧妙地採用了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等工藝進行裝飾,技藝巧奪天工,十分有名。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壁雕

整幅壁雕採用多層次的雕刻,選用質量上等的青磚,運用浮雕,圓雕技法,逐塊雕琢,拼接於磚牆之上,使每一根線條纖細如絲,40多位人物逼真傳神,栩栩如生,再配上左右兩邊的壁雕“百鳥朝鳳”和“五倫全圖”,更是美妙絕倫,儘管歲月流逝,仍不失藝術光彩。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壁雕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壁雕

走進書院,漫步於古樸幽雅的庭院,穿越過筆直秀美的連廊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不敢說每走一步便是一景,至少三步必有所得,所有的門框、門面均是木雕作品,每一個角落都遍佈灰塑、雕刻、彩繪、木雕等等工藝,就連屋脊都有栩栩如生的各式形象。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是當年陳姓族人舉行聚會議事的地方,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雕飾的石欄板環繞。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祠堂內的展品也是琳琅滿目,讓人驚歎於嶺南人們的藝術創造,我這裡也是拍攝了一部分而已。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象牙雕刻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潮汕金漆木雕:神亭、鏤雕蟹蝦籠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震撼的大型雕刻:百鳥朝鳳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逛完堂前,堂後風景依然秀麗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說書場雕刻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書院風格獨特,無愧於新世紀羊城八景,民家藝術雕刻博物館之稱

陳家祠-這個只看表面是祠堂內在是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地方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

交通:地鐵陳家祠站D出口出來便是

開放時間:

8:30-17:30

早上去還可以去隔壁街來一碗限量的“雞仕豬紅湯”,喝完再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