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銀行矛盾愈演愈烈,P2P網貸將何去何從

P2P網貸公司的出現,豐富了普通民眾的金融需求,但是由於各種問題頻繁出現,各種負面也漸漸顯露。如今的P2P公司進入了“內憂外患”的行業“清洗”時期,每天都有平臺或被查或倒閉,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好幾千家這樣的公司逐漸消失。

與銀行矛盾愈演愈烈,P2P網貸將何去何從

某些稍有實力的平臺依然在苦苦支撐,它們覺得只要熬過這個“寒冬”,活下來的必將會迎來“春天”的生機。它們相信大浪淘沙,剩者為王,這個願望是美好的,然而或許現實會更加殘酷些。

從誕生那天開始,P2P和銀行就存在非常激烈的競爭關係。銀行最為傳統,也是最核心的兩項業務——存款和貸款,P2P同時涉足,不僅奪走了客戶,而且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儘管絕大多數銀行都有“國資背景”,並不擔心“關門大吉”這一問題,但是蛋糕被動了不少,日子自然也難過了許多。

P2P違規整理過程中,國家加強了對網貸平臺資金管理要求,從必須第三方存管到必須有資管牌照的第三方存管,再到必須有資管牌照的銀行存管。這一系列規範,將本來只是對立的P2P平臺和銀行變成了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與銀行矛盾愈演愈烈,P2P網貸將何去何從

有人覺得,那這不是銀行“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或許一開始銀行也是這麼覺得。其實非也,首先銀行間也是有競爭的;其次資管業務對銀行來說既是一筆手續費收入,又是免費攬儲的渠道;再次P2P公司那麼多,掌控的資金也不少,想要消滅這一對手貌似不可能。於是很多銀行便紛紛敞開大門——歡迎P2P公司前來合作!

然而這樣的“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P2P網貸行業越來越蕭條,國家對銀行存管監管越來越嚴格。銀行慢慢發現,要承接這項本來“油水”就不多的資金存管業務,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太多,免費攬儲的作用漸漸失去,已經到了得不償失的邊緣。更重要的,如果對接的網貸平臺出現問題,銀行不但需要承擔資金監管責任,而且聲譽會有所受損。於是,越來越多的銀行選擇退出資金存管業務。

與銀行矛盾愈演愈烈,P2P網貸將何去何從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開展資管業務的銀行還剩下63家,相比上1月份少了6家。在這63家銀行中,有21家沒有通過監管“白名單”測試,其中10家銀行僅上線了一個平臺,隨時準備退出。就連合作平臺最多的華興銀行,一個月內便減少了22家P2P網貸平臺的合作,而且停止存管系統的更新,外界預測,這是準備退出存管業務的預兆。

越來越多的銀行退出存管業務,P2P網貸平臺尋求合作的成本肯定會水漲船高。另一方面,根據目前監管要求,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合法化經營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這是絕對不能夠規避的成本。

本來,遭遇“寒冬”的網貸,就面臨這多重困境:理財端客戶信任度急劇下降,資金來源難度飆升;貸款端客戶資質嚴重下滑,逾期風險加大;催收端受到約束,手段有限,壞賬越來越多;營銷方式受到約束,打開市場方法不多。

現在,行業環境惡化再添“新愁”——因為資管立場選擇問題,P2P網貸和銀行的矛盾愈演愈烈,而且雙方都有迫不得已、無可奈何又不可調節的理由。

與銀行矛盾愈演愈烈,P2P網貸將何去何從

當可選擇資管的銀行寥寥無幾,在沒有替代品的條件下,P2P網貸平臺將何去何從?那些斷臂都不能求生的中小平臺逐漸退去的時候,是否又形成了幾家寡頭獨立行業的局面?是否又迴歸到最傳統的銀行業務中去,變成大財團的金融工具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