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三道茶”

  三道茶,白語叫“紹道兆”,是雲南大理白族招待嘉賓的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原為古代南詔王招待貴賓的一種飲茶禮,後來流傳到民間,保留、發展延續至今。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三道茶”

紅綠夢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 三道茶

  白族人家,不論是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還是親朋好友登門造訪,主人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賓客。且茶禮之前,要先行祭拜禮,然後再司茶。

第一道茶,稱“清苦之茶”,寓意是“創業,必先吃苦”。

  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文火上烘烤至熱後,取適量茶葉放人罐內,並不停地轉動,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黃散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燒沸的開水。片刻後將罐內茶水注入茶盅,由主人雙手舉盅獻給客人,通常僅限半杯,客人應一飲而盡。該法制得的茶湯色如琥珀,焦香撲鼻,滋味苦澀,故謂“苦茶”。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三道茶”

紅綠夢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 三道茶

第二道茶,稱稱“甜茶”,寓意“苦盡甘來”。

  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需在茶盅中放入少許紅糖,煮好的茶湯注入盅內八分滿為好,同樣是雙手遞上。此次沏的茶,喝來苦中有甜,香醇可口。

第三道茶,稱稱“回味茶”。

  其煮茶方法與前相同,但茶盅中放的原料完全不同。原料為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和一撮核桃仁,注入的茶湯通常為六七分滿。飲時,要一邊晃動茶盅混勻湯、料,一邊口中“呼呼”作響地吹湯,趁熱飲下。這道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意在告誠人們,凡事要多“回味”,牢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三道茶”

紅綠夢 雲南大理白族待客之道 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主客雙方邊喝茶邊敘誼,是對生活的品味,更是對幸福美滿、吉祥如意的寄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