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輝煌燦爛,而道家文化又是中華文明的奠基石,從伏羲畫八卦開始,中華大地上的原居民便開始使用”道“邏輯觀察周邊事物和大自然,中華文明在那時候便開始萌芽,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文明不斷髮展壯大 ,這個過程中道家思想一直都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到了春秋時期,社會風氣開始變的活躍開放,百姓的思想也得到解放,那時候各家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家學說爭奇鬥豔,百家爭鳴,而一位道家文化的大學者老子,便將道家思想整理成書冊,便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道德經》,對於道德經的解釋自古就是玄而又玄,讓人看的雲裡霧裡,越看越糊塗。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古代人認為修道可以成仙,所以《道德經》一經問世,就成了那些夢寐成仙人眼中的寶書,企圖從道德經中窺探天機,得道成仙,當初官守尹喜就是抱著得道成仙的心態從老子那裡弄到的道德經,到了明代道教更是大行其道,道德經傳到明代時候被道教的人弄得更玄乎,以至於後世的人再讀道德經都是玄而又玄難以看懂。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其實道德經中講的道理都很直白,只是被歷史神話了,道德經開篇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就可以理解為:道是可以講解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後文緊跟”名可名,非常名“與前面一樣理解為:名,自然可以給事物取名稱,但名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再後面老子就對前面兩句做出瞭解釋“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說:萬物在有名字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但有了名字後天地萬物就有了綱目,我們就能更好的認識事物,更容易傳播知識,表達思想,這也是道家文化孕育出中華文明的根本!所以道是可以講解的,講解出來的“道”就是“名”,而一萬種事物就有一萬種名稱,所以道,非常(恆)道;名,非常(恆)名。(原文中“非常道”為“非恆道”後來恆被改成常,據說是為了避諱某位黃帝名稱)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我們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比如別人對你說水杯,你的腦海中馬上會浮現出水杯的模樣,作用,甚至可以形象出水杯的顏色,是否帶把手,哪種水杯,等等一系列的水杯參數,這些所有的參數集中起來就是水杯的“道”,而“水杯”就是它的“名”,但生活中我們見過的水杯千奇百怪,作用也各有不同,所有每一種水杯又有它自己特有的參數,不能用“水杯”表達所有水杯,我們把它分類成了各種功能,各種形狀的不同水杯,所以“道非恆道”,而每一種水杯又有一個不同於其他的名稱,所以“名,非恆名”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總讓人覺得玄而又玄,其實很直白!

最終我們可以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為:道是可以講解的,但是萬物有萬物之道,它不是恆定不變的。“名可名,非常名”自然就是:“萬物有萬物的名字,它也不是恆定不變的”

不知各位是否認同小編的見解,對“道可道,非常道”有自己的見解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