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坑日战争期间其实,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实现在全国流通。但其中流通的范围较广的货币分别两种:一 由重庆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二由南京汪伪政权发行的“中储劵”而我们共产党是独立自主发行边币(晋察冀银行发行的纸币的简称)的发行。

法币

抗日战争时期,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蒋介石政权的法币的诞生就是为了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法币与日系货币的对抗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就已经相当激烈,而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法币不妥协的斗争使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摧毁中国金融体系的方式占领中国的阴谋破灭,有力的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币与日伪货币长期的消耗战中,虽然法币承受了巨大的外汇损失和价值暴跌,但依靠着中国巨大的资源优势、英美等国家的支持以及全国人民物质生活上巨大的牺牲,最后反而使日系货币先于法币支撑不住而全面崩溃。日本的货币崩溃使侵华日军在抗日战争后期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陷入了无法支持长期战争的局面。

正如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木村竲太郎所说:中国若无1935年之法币改革,则绝无1937年之抗战。

中储劵

抗日战争时期,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中储劵”是1940年3月,汪精卫叛国投敌,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政府。伪政权建立起来了,自然得发行自己“主权”货币,很快,汪伪政权的中央银行-伪中央储备银行成立,迫不及待地发行一种叫”中央储备银行券“(以下简称中储券)的法定货币,目的很简单,一则把蒋介石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驱逐出汪伪政权的实际控制区,二则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更好地掠夺汪伪政权控制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边币

抗日战争时期,能在全国流通的货币有哪几种?

边币(晋察冀银行发行的纸币的简称)的发行,刚开始是与法币联系的。作为法币的辅币,边币将自身的价值依附于法币,并通过法币来体现并维持其信用的。八路军既没有金银这种贵金属,又没有有价证券,还没有物资作为货币发行的兑现手段,只能和法币联手做朋友。1938年的法币还是良币。边币的未来,是逐渐摆脱法币,走向独立自主发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