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最近重讀了一遍《邊城》這本書,但凡上過中學的朋友應該都對沈從文不陌生,畢竟是入選過課本的代表作。故事很柔很美,文筆很輕卻雋永。

我承認這次有點標題黨的意味,因為過去總是在討論邊城質樸的民風、愛情和景色,但留下來的翠翠還要生活,突然也會想她可能吃點什麼。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邊城的食物天然簡單但並不少,書中寫城裡各戶人家都會在門前晾曬衣服同青菜,“紅薯多帶藤懸掛在屋簷下”,還掛著棕衣做的口袋,裡面裝滿栗子、榛子和其它硬殼果。

邊城的人們當然也養雞和豬,主婦們會拿一些出來,託行船伕換成金耳環、官青布、一罈老醬油或是雙料美孚燈罩。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城裡當然也有小飯館,門前長案上有“煎得金黃的鯉魚豆腐”。能想象裝飾了紅辣椒絲的鯉魚豆腐肯定很和我胃口,畢竟是跟四川交界的湘西嘛。

小飯店還可以喝甜酒或是燒酒,當然了,我覺得翠翠都不會吃。因為翠翠和爺爺只會到城裡買東西,這種下飯館的事還是不做的。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那時候吃得最差的應該是船上夥計,而且是天保和儺送這種被刻意鍛鍊的夥計。順順為了倆兒子能夠成長,讓他們吃乾魚、辣子、臭酸菜。

光吃那些肯定也沒力氣幹活,但主食必然不會是剛出鍋的噴香白米飯。自然了,翠翠撐的是小河渡船,還是個柔弱女孩子,就算沒有人照顧也不必吃得那麼磕磣。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所以翠翠日常會吃什麼呢?我覺得新鮮蔬菜肯定少不了。在河邊有一座小屋,屋前屋後都可以種菜,書中就提過翠翠抱著一簸箕豌豆跟爺爺聊天,還有爺爺在蘿蔔秧地裡的情節。

在跟二老的感情無處安放的時候,翠翠在家沒做飯哭了很久。沈從文也寫了,爺爺進屋覺得很驚訝,因為按照平時來說,早就該聞到所燜瓜菜的味道了。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但翠翠會不會也養雞養豬就不知道了,她跟爺爺過得還是蠻貧窮的,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爺爺才會到市集去買點豬肉。

因為從不私自收過河人的錢,爺爺每次去買肉都能拿到又多又好的。但爺爺不要那些,說好肉是“城裡人炒魷魚絲用的”,他只要濃的糯的夾項肉,好拿回去燉胡蘿蔔喝酒。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那會兒爺爺會買一壺酒分給水手們喝,拿水手那裡換來的紅棗哄翠翠。有時候還會帶回一小袋白糖和芝麻小餅子。我想,若是翠翠進城去買肉,肯定也會得到爺爺一樣的照顧。

只是天保、儺送捉的鴨子就不會有了,想到這裡,我又覺得翠翠也許都不會去城裡。可能老馬兵會給翠翠帶點吃的來吧,他還是會代替老友照顧翠翠的。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後來的船上多了放錢的竹筒,過河人看到頭上扎白線的翠翠,都會同情而憐憫地放進去錢。但這錢我想翠翠是不會用的,因為要拿來修建坍塌的白塔。

所以翠翠還是不會富裕起來,也不會接受太多哪怕來自順順的關照,除非儺送能親自回來。那她會不會喝酒呢?我想一夜成長的翠翠,在這漫長的等待裡,也許偶爾會喝點來消愁吧。

儺送走了、爺爺沒了,翠翠留在邊城會吃什麼度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