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陽區:整合資源補脫貧短板

隆陽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最重的戰略性任務落實在行動上,全面整合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助推脫貧攻堅。2018年是隆陽區“脫貧攻堅完成年”,全年實現貧困人口脫貧8605戶36496人,貧困村出列54個,貧困發生率降至1.80%。

隆陽區以“三提升”改善貧困群眾生活環境條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水電路通,群眾生活更便捷。全區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做到區有項目庫、鄉有路線圖、村有施工圖,全區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大幅改善。2018年,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6.74億元,投入浦發基金、國開行貸款23.38億元,投入滬滇扶貧協作、幫扶資金3769萬元,協調掛包單位幫扶資金6356萬元。資金使用精準高效,全年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448件,解決了47.07萬人的飲水問題。全區達到縣鄉、鄉村100 %通硬化路,“村村通”“戶戶通”工程解決了群眾看電視難問題,地方轉播臺信號覆蓋率從50%提高到80%,“村村響大喇叭”工程覆蓋112貧困村598個自然村,所有行政村、學校、衛生室100%通寬帶網絡。同時,全區所有行政村、自然村100%通10千伏及以上動力電。提升住房保障水平,讓群眾住得安心。

該區在易地扶貧搬遷中,全面落實“雙點長”制,制定時間表、線路圖,倒排工期,通過現場觀摩督查、每天通報進度,壓實責任,確保項目穩妥、快速、安全推進,全區納入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3985戶18864人已全部搬遷入住。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嚴格按“一戶一方案”,並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農村人居環境統籌結合,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群眾就學看病不再愁。

該區嚴格落實“雙線六長”控輟保學責任制,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無輟學,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兩免一補”和營養改善計劃政策全覆蓋;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落實《雲南省健康扶貧30條措施》,貧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率、家庭醫生簽約率、慢性病患者簽約服務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參保率均達100%,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100%完工並投入使用,鄉村醫生配備已全部達標。兜底保障有效落實,嚴格開展低保對象篩查核實工作,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應納盡納,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

隆陽區以“三創新”使貧困群眾腰包鼓起來。創新思路,將貧困戶分為提升戶、兜底戶、發展戶,結合貧困戶實際條件,精準實施幫扶措施,讓有勞動能力、有條件的貧困戶發展產業、外出務工。創新資產收益模式,實現貧困戶多份收入,通過創新土流轉機制,使群眾獲得租金、分紅、打工收入,實現了“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帶動貧困戶增收。創新產業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新型經營主體+村集體+貧困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莊園等新型經營主體作用,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增收2.5億元。

此外,在促進貧困戶就業促增收中,隆陽區統籌各行業部門培訓資源,建立人社機構統籌協調、培訓機構分片負責、鄉村宣傳發動的培訓機制,實行培訓上門、就業信息上門、崗位推薦上門“三上門”服務,扶持有意願的貧困勞動力自主創業。2018年,結合貧困戶就業意願和家庭實際,整合資金1470.3萬元,統籌相關行業部門資源培訓貧困勞動力27261人,完成培訓任務的102%。同時採取就近就地轉移就業一批、入園入企實現就業一批、勞務輸出推動就業一批、服務平臺推薦就業一批、種養殖大戶吸納就業一批、個體私營企業吸納就業一批、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兜底就業一批等“七個一批”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41416人,每戶至少1人就業,帶動貧困勞動力人均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