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新入職公司,第一項任務就是制定績效考核,無從下手怎麼辦?

為什麼出發點很好的績效,總是不招人待見?

說績效是個好東西,這恐怕無人反對。合理的績效能推動公司發展,引領員工實現自我突破。但事實是,企業老闆、CEO與高管、部門經理、員工、人力資源都對績效管理“愛不起來”。

對於絕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矛盾點在制定之初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一方面是績效制定的依據不足,難以協調各方觀點。有些公司的績效是管理者制定的,有些則是HR制定的,無論哪種都有偏向主觀想法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缺乏溝通,造成信息層斷裂。績效的決策者與執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他們互相不理解,以至於難以達成統一的立場。

於是企業裡就出現了:企業老闆、CEO與高管寄希望於績效管理帶領公司佔領市場,部門經理寄希望於績效管理能提升部門業績,讓部門能獲得更多資源,員工希望績效能提升自己的收入,HR希望績效管理的效果能豐富自己的工作成果。每個人都抱著美好的期待,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其實,對於績效管理,易用測評擁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人才測評的專業模型能傳達行業的領先實踐,不僅能提供以能力為基礎的績效指標,而且能引導管理者瞭解完成指標所需要的能力集合。

HR新入職公司,第一項任務就是制定績效考核,無從下手怎麼辦?

通過測評建立的溝通機制,可以以提高員工能力和績效為核心,幫助員工瞭解同事、上下級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提升的建議。

將人才測評應用到績效管理中的流程如下:

1、深入理解各項能力的意義和作用;

2、確定哪些能力對幫助管理者完成工作目標最為重要;

3、評價管理者在這些能力上的表現;

4、找出每個管理者最需要提高和改進的能力;

5、同管理者進行討論分析,制定行動計劃以提高相應能力;

6、在成熟後,可以用能力對工作的表現進行評價,再配合業績的硬指標,對管理者進行整體的評估;

7、參考評價結果,給管理者定未來的晉升和發展的方向;

簡單來說,就是將能力測評,納入季度的績效評估中去,作為對業績評估重要補充,而在測評的過程中以及測評報告中,各個參評人也能實現有效溝通,達成信息同步。

HR新入職公司,第一項任務就是制定績效考核,無從下手怎麼辦?

合理的績效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誰有能力建立一套在企業得到全員認可,擁有實際效果的績效管理體系,誰就能獲得話語權,從而由執行者晉升到管理者。所以對於HR來說,績效管理固然困難,卻也應該勇於肩負起這個任務,只要你開始從人才測評的角度來思考績效,就已經比絕大多數的HR領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