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打得無還手之力?

用戶65996267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一年的時間又經歷了邯鄲之戰,在這兩場戰爭中,趙國元氣大傷,輕壯幾乎一空,趙國岌岌可危,但在這種時候,趙國仍然將圖謀不軌的燕國打的滿地找牙。

戰爭過程

邯鄲之戰結束五年後趙孝成王過壽,燕國派出丞相慄腹前來祝賀,實際上是來打探趙國虛實,畢竟趙國虛弱,不止燕國,大家都想咬一口。慄腹回國後,向燕王喜說趙國虛弱,國中幾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國朝堂一片贊同之聲,除了樂間反對,但被燕王無視,燕國發兵六十萬攻打趙國。

燕國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由丞相慄腹帶領,攻打鎬邑,一路由燕國將軍卿秦帶領攻打代邑。趙國派出了廉頗、樂乘組合,廉頗守鎬邑,樂乘守代邑,就這樣兩方對上了,戰爭形勢最先在代邑發生改變,樂乘擊敗並俘虜卿秦,緊接著廉頗就在鎬邑打敗並殺了慄腹,廉頗乘勢進兵,包圍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城趙軍才作罷退走。

作戰意識不同

對於趙燕兩國來說,雙方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不同,趙國作為一次衛國戰,而燕國是當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而態度的不同對戰爭雙方的意志也有著重大影響。

趙國自長平之戰失敗後,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畢竟長平之戰失去的四十萬幾乎涉及到趙國全國的每一戶家庭,所以當秦軍再度攻擊邯鄲城時,趙國雖然此時國力衰微,但全國百姓眾志成城,反秦意志極其堅決,最終才能堅守邯鄲城,等來了魏、楚兩國的援軍。當燕國來襲時,趙國明白這是燕國趁人之危,邯鄲之戰剛剛過去不久,趙國上下堅定一戰的情形剛去不遠,對於燕國的侵略,趙國自然會堅定意志,奮勇殺敵。

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並不堅決,可以說只是想趁著趙國虛弱撈上一筆。燕國朝堂上定議攻趙時,燕國就有不同聲音。在戰爭過程中,燕軍在代邑失敗,廉頗偷襲慄腹,雖然慄腹穩住了陣腳,但燕軍內部還是不很穩定,以至於慄腹謀劃好了攻擊方案卻被叛徒出賣,廉頗將計就計,誘敵深入,一舉殺了慄腹。

主帥的能力不足

燕國的丞相慄腹其實並不是一個草包,他少年時曾經在齊國的稷下學宮學習,和趙國最後的名將龐暖是朋友,他還曾經輔佐燕王打敗胡人,拓地千里。

慄腹在和趙國的戰爭中,慄腹一開始也並沒有什麼重大失誤,但他的隊友卿秦在對上樂乘卻是個豬隊友。卿秦兵敗被俘,燕軍士氣受到打擊,當天夜裡廉頗就突襲燕軍,慄腹帶兵撤退,收攏殘兵後和廉頗連戰三次,竟然士氣大振,這其中固然有趙軍軍力下降,戰鬥力已經大不如之前的原因,畢竟曾經的趙軍能夠和秦軍作戰不落下風,但慄腹的才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慄腹有才華,但是他對比身為戰國四大將的廉頗又差得遠。廉頗最擅防守,慄腹攻不下廉頗,在隊友兵敗後,自己軍心大亂之時被廉頗找準機會打敗,雖然後來收攏了敗兵,有了謀劃,但還是被久經戰事的廉頗輕鬆拿下。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也能擊敗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況且燕軍還不是獅子。

戰爭開始前燕國對於此次戰爭的意識就不足,燕國只是覺得趙國國中兵力不足,有機可乘,準備並不充分,趙國在經歷過邯鄲之戰後基本人人都經歷過戰火洗禮不能小瞧,燕國雖然有人看出問題,但無奈燕王不聽。到了真正面對趙軍的時候,慄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頗樂乘的對手,所以燕國才會在趙國虛弱之時進攻卻仍然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天天故史匯


長平一戰,趙國有將近50萬將士長埋黃土,趙國經歷如此鉅變,接下來能再參戰的軍隊已經寥寥無幾,以至於後來秦國大軍開到邯鄲,趙國老弱病殘羸弱之兵僅僅湊齊了20萬人馬。

這都虧了廉頗堅壁清野,才得以湊齊。

廉頗憑藉20萬老弱殘兵能夠抵擋45萬秦軍精銳之師的連番攻擊,除了廉頗戰略得當,趙國人破釜沉舟、眾志成城外,魏國、楚國的支援也很重要。

趙國人上下捨生忘死,顯示了他們別具一格的人文氣質,他們的血氣方剛,他們的精神昂揚都表現出來了。

如果不是大勢所趨,加上秦國在制度上已經遠遠走在東方六國前面,趙國憑藉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堅強,不說一統天下,也定然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燕國偏偏不信這個邪,長平之戰後,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慄腹為大將,要趁火打劫。

公元前251年,燕國大舉攻伐趙國。

樂間是名將樂毅的兒子,他勸說道:“雖然趙國與秦國連年征戰,國力耗損,軍民大傷,但無可厚非的是這樣的做法讓趙國百姓熟悉了軍事,全民皆兵,而且燕國伐趙,名不正言不順,勢必士氣大損,而趙國軍民皆哀,哀兵必勝。”

可是燕國君王見到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怎麼能放棄做一回漁翁呢?

燕王沒有聽,派出60萬大軍,主將慄腹率領40萬攻打鄗城,副將卿秦率領20萬攻打代城。

廉頗、樂乘遂和趙王商議決定主動出擊、各個擊破。趙國剛剛遭遇大戰,損兵折將,能夠正面抗擊燕軍的兵馬真的不多。

但是廉頗認為這剩下的軍隊只要略加調教就一定能成為一隻視死如歸的軍隊,無往不勝。

燕軍驕傲之兵,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為人所不齒,士氣大受影響,還有長途跋涉,人困馬乏,趙國以逸待勞,可以一戰。

趙孝成王緊急派出25萬大軍,由廉頗和樂乘分別阻擊慄腹和卿秦。

縱觀當時趙國和燕國的形勢,他倆關係一向不錯,兩國在軍事上還有過合作,將領們都能夠互相幫助禦敵,此次伐趙,燕國軍隊中許多將士都不能理解這種做法而心生懈怠。

同時慄腹用兵不善,趙國此時最怕60萬大軍鐵板一塊,但慄腹卻將大軍分兵幾處,希望能同時出擊,全面攻取趙國。

從趙國方面來看,廉頗等將領都是從連年戰爭中滾爬出來的,邯鄲一戰就很好的見證了趙國軍力的強勢和將領的才華,這一點燕國都難以企及。

果然,燕軍大舉進攻時,廉頗率領大軍以逸待勞,迅速出擊,全軍上下同仇敵愾,人人奮勇衝殺,趙軍很快就將燕軍打敗,主將慄腹被斬殺。

副將卿秦聽說主將被殺,頓時軍心大亂,樂乘當機立斷全力出擊,就像已經排練好了似的,燕軍兵敗如山倒,幾乎沒懸念,卿秦被俘。

燕國兩路大軍敗亡,對於趙國來講影響力巨大,為了擴大戰果,廉頗率領大軍乘勝追擊500裡,甚至一度圍困燕國都城,最後燕國割讓15座城池求和才算了事。

此次戰役使得趙國內外交困的情況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讓其他國家重新認識到了趙國,國際地位有所回升。

經歷長平之戰,趙國軍隊視戰爭如夢靨,這次大勝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趙國的自信。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役,趙國中一大批優秀將領得以脫穎而出,如,李牧,樂乘,龐煖等人,趙國不至於在軍事上出現斷層。

趙國在廉頗的帶領下,多次擊退各國進攻,國力得到複數,終於從內外交困中走出來了,經受住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出現了短暫的輝煌。




談閒士


趙國在長平之戰投入45萬人,秦國投入60萬人,戰爭結束時,趙國死傷25萬人投降二十萬人,秦國死傷35萬人,剩餘25萬人!最後坑殺20萬人,趙國才全軍覆沒!


可以看到,趙國的軍隊戰鬥力是極強的,比秦國的戰鬥力還要強,也就是說,秦國軍隊的傷亡比趙國慘重!整個戰國後期,也就只有趙國打敗過秦國,其他國家都沒有過!上一次是趙括的爸爸趙奢打敗秦軍胡傷!趙奢因此被封為馬服君!


可見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何況還有後來的名將李牧和此時善於防守的名將廉頗!燕國的軍隊也就在樂毅在的時候雄起過一次,在後來燕昭王死後,換掉了樂毅將軍,齊國田單復國,自此之後,燕國又再一次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軍隊戰鬥力也大幅下降,將領也是不行,趙國雖然戰敗仍然有留守的對戰匈奴的軍隊和其他的本國的人民,加上燕國這次是趁火打劫,趙國的戰鬥力更是不得了,殺紅眼!燕國哪裡是趙國的對手!在廉頗的打幾下大敗!


而且即使在後來的秦國再一次發起要攻打邯鄲的戰爭中,趙國也是自始至終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國家看到秦國好像也沒有滅掉趙國,就再一次聯合起來攻打秦軍,也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秦國攻打邯鄲的部隊再一次被趙國和各國聯合軍隊打敗!


鵬程日誌


分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軍事原因。趙國雖被坑殺四十萬青壯年,但北部的李牧騎兵軍團絲毫沒受影響,因為李牧軍團常年駐守趙國北部邊疆,是為防範匈奴人南下,而且這個精銳兵團主要是在武器質量、兵員素質、戰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裡挑一;

第二,戰略戰術原因。據《戰國策》記載,燕王喜派相國慄腹為趙孝成王賀壽,慄腹回來向喜報告: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而後又問樂間,樂間道:不可戰!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覺得可以伐,燕逐起兩路大軍,其中一支四十萬大軍由相國慄腹率領攻鄗,另一支由慶秦二十萬大軍攻代。趙以廉頗八萬軍擋慄腹,以樂乘五萬擋慶秦,燕人大敗。

第三,經濟原因。趙國有邯鄲平原,太原盆地等糧食主產區,而燕國可耕地卻很少,經濟決定政治,所以燕國會敗,至少拖不起持久戰。

總結以上三點我們還可以得知,當時燕國統治集團內部意見不統一,而趙國面臨亡國之難全民思想統一;趙國處在四戰之地,兵員驍勇善戰,可謂全民皆兵,而燕處蠻荒之地,基本無甚戰事,軍備相對於趙國廢馳一些;趙國是正義的,而燕國是邪惡的,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北疆刀客


戰國中後期隨著魏、楚、齊等國的相繼衰敗,秦國逐漸形成了一家獨大之勢,彼時關東六國唯一能與秦國一戰的就是趙國。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不但擁有了強大的騎兵部隊而且名臣輩出,在藺相如、趙奢、廉頗等人的帶領下,趙國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強秦,不過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慘敗元氣大傷,僅僅一年後秦軍捲土重來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國面臨生死存亡,索性楚、魏兩國大軍救援,趙國續上了一口命,避免了亡國之恥。

連經兩次劫難,趙國元氣大傷,鄰國燕國也沒閒著,趁趙國國力衰落之際,開始挑釁,據《史記》記載“秦圍邯鄲,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眾返燕地”,此時趙國無暇顧及,也就順其自然了。

公元前251年燕國相慄腹出使趙國帶回一個好消息,“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燕王從其計出舉國之兵攻打趙國,結果趙軍以少勝多,燕相慄腹也在亂軍中被殺,趙將廉頗乘勝追擊險些將燕滅國。

此後燕國又趁秦、趙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多次出兵趙國,結果都遭遇了趙國的頑強抵抗,燕國屢戰屢敗,燕名將劇辛也被俘殺。

為何看似奄奄一息的趙國能夠屢次擊潰燕軍呢?

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綜合國力,趙國在戰國後期一度是關東六國之首,而燕國在七雄中始終是打醬油的角色,雖然也有樂毅伐齊,秦開破胡的靈光一現,但是綜合國力在七雄中仍是下游。趙國雖然長平大敗但是多年的積累還是能憑藉綜合國力和燕國一戰。

其次,燕國輕敵,慄腹只看到趙國無兵可用,並未看到廉頗,樂乘名將仍可一戰,廉頗採用各個擊破的策略大敗燕軍,迫使燕王割地求和。數年後,不長記性的燕軍捲土重來又被趙將龐煖、李牧等人依舊連敗燕軍,正可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通過幾次燕、趙之戰,趙國重新樹立了在七雄中的地位,也使得趙國有了短暫的中興。


一點點歷史


長平之戰後趙國能打敗燕國,最主要是有廉頗、龐煖、李牧這三個人。

長平之戰​前期主將是廉頗,秦國用了反間計,趙國才用趙括換了廉頗,導致趙國45萬大軍損失殆盡。長平之戰後,趙王意識到廉頗的重要性,又重新啟用廉頗,燕國攻打趙國時,趙國主將是廉頗。兩軍對壘,不在於兵多兵少,而在於主將的能力。廉頗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領兵打仗難有敵手,大敗燕軍之後又圍攻燕國都城,致使燕國割地求和,趙國的實力又增強一些。

​龐煖是趙國四朝主將,不過只在趙武靈王時期略受重用,後來一直不受待見,等於蹉跎了半輩子。廉頗後來在攻打魏國時,趙王又聽信奸臣讒言,派樂乘代替廉頗主將位,廉頗一怒之下帶兵攻打樂乘,徹底得罪趙王只能逃到魏國,後又去齊國。趙國失去廉頗這位大將,只能起用已經年過古稀的老龐煖,龐煖帶兵又大敗燕國。

​李牧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早期主要是抗擊匈奴,廉頗和龐煖都不在以後,趙國只有李牧這一個名將。李牧後期回朝,在抗秦和攻打燕國都有很大功勞,趙國後來全靠李牧撐著,李牧一死,沒多久趙國就滅了。



古今歷史大雜燴


長平之站以後,趙國的確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近五十萬的大軍全部被秦軍坑殺,可以說的上是真正的奄奄一息,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趙國卻能將燕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小編以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趙國雖然損失幾乎全部的精銳,但是真正的厲害的大將——廉頗卻還在。放眼望去,此時的趙國有廉頗、樂乘這種BOSS級別的將領,而燕國卻根本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將領,燕王派出的統兵之人並沒有認識到雙方之間的優劣,本可以60萬大軍全軍壓上的,卻偏偏分兵給了趙國機會。

第二,戰國時期征戰講究的師出有名,雖然當時禮樂崩壞,可是師出有名這一點卻保留了下來。燕國此時乘著趙國長平之敗的機會趁火打劫,在道義上落了下風,不得人心。

第三,趙國雖然損失五十萬精銳,可是卻在廉頗的帶領下以二十幾萬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隊抵擋住了秦軍四十多萬大軍的進攻,保住了趙國。此時的趙軍人數雖少,可是軍隊的氣勢卻正盛,燕國此時的進攻等於是在揭所有趙人的傷疤,趙軍自然個個奮勇殺敵。

第四,趙王經過長平之戰之後意識到了廉頗的重要性,對廉頗很是信任,也放心的將大權交給他。我們知道這種君臣的信任是很難得,這可以讓廉頗沒有了任何的掣肘,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燕國。

第五,實力上的差距。戰國七雄之中,燕國的實力是最弱的,雖然現在趙國實力受損,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加上燕趙兩國年年征戰,可是燕國卻敗多勝少,趙國將領對燕國的作戰能力和方式都很是瞭解。

綜上,這些原因最終合在一起造就了燕國被打算趁火打劫卻最終大敗而歸。

如果你認為還有其他的原因,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記得點擊一下關注哦!!!


小黃鴨邀您看影視


對於趙燕兩國來說,雙方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不同,趙國作為一次衛國戰,而燕國是當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機會,而態度的不同對戰爭雙方的意志也有著重大影響。

趙國自長平之戰失敗後,全國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畢竟長平之戰失去的四十萬幾乎涉及到趙國全國的每一戶家庭,所以當秦軍再度攻擊邯鄲城時,趙國雖然此時國力衰微,但全國百姓眾志成城,反秦意志極其堅決,最終才能堅守邯鄲城,等來了魏、楚兩國的援軍。當燕國來襲時,趙國明白這是燕國趁人之危,邯鄲之戰剛剛過去不久,趙國上下堅定一戰的情形剛去不遠,對於燕國的侵略,趙國自然會堅定意志,奮勇殺敵。


禪悟張曉紅


說起長平之戰,可謂春秋戰國時期死亡人數最多最為殘酷的一場戰爭,同時也是秦國商鞅變法與趙國胡服騎射變革成果的較量,更是決定一場秦趙兩國未來國運的博弈,此戰以趙國戰敗而告終,徹底影響了戰國後期的天下格局,為秦朝統一奠定了轉折性的基調,加速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歷史進程。此戰,白起擊敗了趙括,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餘人。趙國大傷元氣,眼下能做的就是休養生息,此時任何一個國家來犯都有可能導致趙國的滅亡,那為何還能將一個韜光養晦的燕國挫敗?

其一:

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秦國想一舉滅掉趙國,卻不料趙、魏、楚、韓四國結盟,秦國戰敗,四國勝也是慘勝,但趙國卻憑藉其他諸侯國之力恢復了失去的的大部分國土。與此同時趙國名將李牧在長平之戰後獲得了趙王的受權,總管邊關軍政財稅大權。李牧就在邊關恢復田畜,進行邊關貿易數年便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接著就用這筆錢招募各國流民,擴充軍隊近約20餘萬。

其二:

老蔣廉頗得以重用。

公元前251年,燕國派相國慄腹訪問邯鄲,與趙國交好。當時,慄腹出使邯鄲時發現,趙國青壯年大多死於長平之戰,孤尚未長大,兵力空虛。便想著譭棄盟約,趁機進攻趙國,卻不知趙國的軍力已經恢復到足以滅掉燕國。慄腹回國之後將眼見之處告訴燕王,之後出兵兩路討伐慄腹率軍進攻鄗城,慶秦率軍進攻代地。趙王得知此消息,重新啟用大將廉頗,令其與將軍樂乘分兵抗敵。在面對數倍於己的燕軍,趙將廉頗運籌帷幄,與樂乘相互配合,大敗燕軍,並且擊斃燕將慄腹,俘虜慶秦。燕王喜聽聞燕軍大敗,頓時就慌了神。而此時廉頗不愧為戰國名將,他帶領趙軍一路追擊燕軍,居然一路到了燕國都城並且包圍。此時的燕王喜總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顧屈辱,最終派使者出城求和。


馬伊賽夫


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個時期,期間各諸侯國之間的征伐外交可以說為後世提供了大量可參考的經典案例,其中更是湧現出大量為後人所稱道的文臣武將!

其中趙國在戰國中後期也是擁有稱霸天下,統一華夏的資本的,尤其趙國經歷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之後,軍力更是大幅度的提升,長期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不單單提升了趙軍的實戰經驗,更是大幅度提升了本國民的凝聚力,再有像趙奢廉頗李牧等一大部分名將的加持,趙國便更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所以也只有趙國才能和秦國打出戰國時期最為慘烈的戰役,也只有趙國才能將秦國逼到動用全國之力才免傷獲勝(這裡當然也有趙軍臨陣換將,啟用趙括的原因)!從這整個過程來看,趙軍在整個軍事行動中,只有最後趙括的盲目自大和輕敵才是趙軍失敗的最重要原因(這裡也不排除趙軍後繼糧草不濟的原因)!可是也正因為如此,也和你體現了趙國軍民的一大隱藏屬性,就是對趙國高度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關於這一點個人認為,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在外在表現中,趙國在這一時期是最為明顯的!所以才有長平之戰後三年內,趙國反悔獻城激怒秦國後,又能屢次擊敗秦國的結果!

除此以外,趙國在經歷胡服騎射後,歷經幾代君王,早已在整個趙國中形成了全民尚武的性格(不僅僅只有秦國尚武),當面臨滅國的緊急時刻,名將尚存,高度的凝聚力和全民尚武的性情,才是趙國能閃耀出最後光芒的三大原因!

反觀燕國,地處北方,當時的情況,人少糧缺,長期被齊國欺負,戰國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諸侯國,沒有之一,最大的閃光點是樂毅率六國軍隊攻下齊國七十餘城,這裡的重點個人觀點原因有三個:一是多國聯軍(燕軍沒這實力),二是聯軍中不乏各國名將(功勞體現在了樂毅身上,沒有貶低樂毅才能的意思)三是之所以選樂毅為主帥,更重要的原因是政治因素,為了平衡各國在聯軍中的勢力(這次討打齊國是秦國提出的,秦國放棄眼下各種利益誘惑,為了實現更為遠大的徹底削弱齊國的目的,這也是之前列國屢次聯合討打秦國失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單憑燕國是不能和任何一個諸侯國抗衡的。

燕國想要趁火打劫趙國,卻又忽視了燕趙兩國在軟實力中本身存在的巨大差異,才會盲目進攻,導致戰敗的結果。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差異,歡迎各路大神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