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入職中的那些貓膩嗎?如何避免入坑?


前幾日有讀者發來一個知名品牌公司的錄用通知,說公司通知她試用期不合格,但是沒有證據支持,就賠償一個月工資,錄用通知裡提到每工作三個月會有獎金髮放,問我,獎金能不能到手。

仔細詢問,原來獎金也不是“獎金”,面試談好的18000/月的工資,人事部門說,只能在錄用通知寫13000,其餘5000,用獎金髮放。

哎,這從一開始就是個坑。

錄用通知裡沒有寫獎金金額,都是口頭協定,對方開始就有準備,很難要到這部分“工資”。

這種操作其實挺多的,就是不正規,讓你感覺應該也行吧,不會出事吧,妥協之後發現,媽的原來是個坑。

這家還算好的,還發了錄用通知,很多企業都不發錄用通知,不籤勞動合同。你不去催,他們也不提。

上個月還有一個讀者朋友和我說,公司一直沒有簽署任何書面協議,他很鬱悶,感覺這個工作不靠譜,找領導,領導說你找HR,找HR,HR說籤合同要領導審批,搞了幾個回合,終於看到了心心念的合同。

薪資欄寫著工資1800,數字和當初面試談完全不符,找HR,HR說全公司都是這樣的,其他約定部分我們不寫在合同裡,你可以報銷得到的。

這種做法對個人來說,損失其實比較多,除了國家福利的基數很低,找下一份工作,也容易被質疑,你到底月薪多少,連環坑。

所以說都是貓膩。你走吧,人已經來了,繼續做吧,總是感覺胸口憋口氣,天天都得惦記到底能不能按時發工資。

以上是最近很多讀者和我反應的問題。

正常來說,錄用通知這裡就能把好一道關。錄用通知裡應該明確你的工資,入職時間,職位,工作地點,這幾個最基本的項目如果沒有,或者不清楚,都是一些信號。

收到錄用通知的時候,就可以判斷這家公司用工基本面了。

從細節預見未來,如果入職通知都不正規,也許你面臨的就是一堆混亂的工作,一個大坑。

還有一些情況就是我們都喜歡心存僥倖,明明知道公司的產品不行,自己都不認可,依然幻想發展不錯,明明感覺公司規模太小,依然幻想,恩,小公司能學到很多東西,然並卵,最後結果都和你最開始的想法一樣。

不要心存僥倖,當你自己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因為,幸運這種事情是存在的,但是不會發生在大多數人身上。

一直去仲裁告公司拿到賠償金,不如當初擦亮眼睛,把高風險的事情扼殺愛搖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