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一統桐廬幫?


馬雲一統桐廬幫?


本文為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黎明 唐亞華 劉素宏


馬雲正在編織一張大網,並將“桐廬幫”裝入網中。

3月11日,申通快遞發佈公告稱,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支付46.65億元,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4.65%的股份。

至此,中國快遞業的第一梯隊“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除了韻達,已全部被阿里招致麾下。

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高調宣稱將在物流領域投資上千億。這是峰會後,阿里在物流領域投資的又一大動作。

在中國快遞江湖,存在著一個成名已久的非正式幫派——“桐廬幫”。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百世匯通、天天快遞,全部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廬。它們因為高度相似且關聯緊密,而被統稱為桐廬幫。

在申通之前,阿里已經投資了百世匯通、圓通、中通、天天快遞,並在股東列表中佔據重要地位。隨著申通“落網”,是否代表著馬雲完成對通達系快遞公司的收編,從此開始一統江湖?

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菜鳥在阿里內部被視為電商業務的基礎設施,“新零售八路大軍,淘寶為天,菜鳥為地”,對通達系的投資,是讓菜鳥實現以金錢換時間的效應。

多名業內人士分析,阿里的戰略是通過投資增加對快遞公司的話語權,把物流的運營交給“三通一達”,阿里在背後負責數據運營、技術支持和模式創新。但阿里入股並不代表著去控制通達系公司,菜鳥也暫時無法擔當起行業整合者的角色。


馬雲一統桐廬幫?



阿里的物流帝國


在普通大眾眼中,負責阿里物流體系的菜鳥網絡遠不如淘寶網知名。這個成立於2013年的物流平臺,由阿里和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共同組建而成。阿里電商平臺的訂單,則由菜鳥的快遞公司負責配送。

從架構上而言,菜鳥類似於一個快遞聯盟,聯盟成員是快遞公司。這個聯盟實際上由阿里操盤,主要服務於阿里平臺上產生的訂單。

“新零售八路大軍,淘寶為天,菜鳥為地,菜鳥是一個基礎設施,在整個阿里經濟生態裡扮演一個託底角色。”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劉飛(化名)向

燃財經(ID:rancaijing)表示。

如今,菜鳥因為阿里激進的投資擴張策略而逐漸為人知。實際上,阿里對申通46.65億元的投資,只是為菜鳥這個日益龐大的網絡添加了一塊最新的拼圖。

2008年,阿里參與百世匯通(原百世物流)天使輪融資,開始佈局物流配送領域。菜鳥網絡成立之後,阿里更是將目光投向幾大快遞巨頭,2015年投資圓通和天天快遞,2018年投資中通,2019年投資申通。這也意味著“桐廬幫”除了韻達,全部已經被納入阿里的菜鳥體系。除此之外,阿里還投資了全峰快遞、蘇寧雲商、餓了麼、喵遞宅配等快遞及物流公司。


馬雲一統桐廬幫?


據燃財經統計,阿里對這五大快遞公司的投資金額,合計超過200億元,平均佔股超過10%,具備一定話語權。

根據興業證券的行業報告,從2018年上半年的業務量來看,通達系排名為中通>韻達>圓通>百世>申通,阿里系快遞公司業務總量達108.1億件。以2018年三季度公佈的營收數據計算,阿里系快遞公司營收合計超220億元,全年累計營收或超過1000億元。

這些公司全部被納入菜鳥的物流網絡,成為阿里智能物流骨幹網的一員,為阿里日益龐大的電商平臺提供運力支持。

阿里為什麼需要通達系

和京東、順豐自建物流的重資產模式不同,菜鳥採用的是輕資產的平臺模式。在此模式下,通達系快遞公司成為阿里投資整合的對象。馬雲曾表示,“我們不是做物流,而是在搭建物流網絡。”

海豚智庫戰略分析師李成東認為,自建或投資小快遞公司,阿里很難在物流領域建立優勢,更不能對抗京東和順豐,而投資頭部通達系的快遞公司,阿里能夠控制更多物流資源。

電商的壯大騰飛催生了快遞業的蓬勃發展,而快遞物流的完善,解決了電商訂單的配送交付問題,二者形成共生關係。一定程度上,對物流資源的掌控力度,能影響阿里電商業務的增長速度和空間。

據統計,2018年中國物流行業累計業務量達到了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去年天貓雙11,單日物流訂單量從1.52億增長到10.42億。

劉飛表示,滿足阿里逐年增長的訂單派送需求,是阿里加大物流投資的基本動因。

在建設物流的具體路徑上,阿里選擇了投資通達系快遞公司,通過持有較大比例股份但不控股,實現對快遞物流資源的把控。


馬雲一統桐廬幫?


在信天創投合夥人蔣宇捷看來,菜鳥做的是倉儲、運輸、落地配合各個環節的融合,所以需要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撐和連接,戰略投資是目前菜鳥網絡最適合也是採用最多的方式。

蔣宇捷認為,阿里面臨非常強的行業競爭,和京東相比,阿里的線下物流偏弱,而拼多多的崛起必然會對二級快遞公司造成分流。所以阿里要通過投資持股的方式和快遞公司聯手,鞏固自己在電商領域的優勢。

除了滿足未來包裹配送和應對行業競爭外,阿里投資通達系快遞公司,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漢森供應鏈董事長、知名電商物流專家黃剛向燃財經表示,“菜鳥是一家基於技術運營的互聯網加供應鏈的運營商,數據是最重要的內核。阿里的戰略是,把物流的運營交給‘三通一達’,背後負責數據運營、技術支持和模式創新。

李成東認為阿里核心是要控制訂單,“阿里以股東的身份,要求這些快遞公司用阿里的系統和數據,從而獲得配送員、用戶、訂單、配送路徑等數據,由此形成戰略協同。”

2017年順豐和菜鳥的交惡,雙方激烈交戰的焦點就是對用戶數據的爭奪,最終順豐宣佈退出菜鳥體系,淘寶賣家也不能從順豐發貨。數據成為菜鳥和快遞公司合作時,雙方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菜鳥能否承載阿里的生態野心


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表示,未來阿里將在物流領域繼續投入上千億,“上千億不夠就投資幾千億,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的投資都投在這上面。

劉飛表示,菜鳥在阿里內部被視為電商業務的基礎設施,未來會持續加大投入。


馬雲一統桐廬幫?


對通達系的投資,讓菜鳥實現了以金錢換時間的效應。盈利問題並不是菜鳥目前考慮的首要問題,在阿里財報中,菜鳥依然長期處於虧損狀態。

蔣宇捷認為,阿里不僅連接C端,未來還可以連接生產製造端,快遞和物流的協同,加上倉配、跨境、同城、銀倉的佈局,推動新零售線下和線上的融合,這是阿里未來新零售要去實現的能力。

和桐廬幫的聯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傳統快遞業的轉型升級。“過去的桐廬幫是家族企業,草莽式的發展,缺乏科技基因,通達系運營這麼多年,數據商業化做得很糟糕,而且通達系任何一家企業的數據也沒有達到商業化的體量。” 黃剛說。

在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劉建新看來,阿里投資物流公司是雙贏,“目前阿里持股的中通、申通、圓通都已經上市,有更充裕資本,電商行業也進入到更深階段。下一步,在國際化上還有很多有待突圍之處。”

劉建新認為,通達系快遞系企業向電商巨頭靠攏,實際上通過戰略合作形成了彼此離不開,抱團取暖的商業模式。

有人提出阿里投資申通可能是想控制通達系,穩定物流的盤口,資深快遞行業從業人士漁父(化名)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阿里參股四通有兩個邏輯,一個考量是財務投資,另一個是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相當於由朋友變成姻親。”

在漁父看來,阿里入股並不可能去控制通達系公司,菜鳥無法擔當起整合者的角色,“目前的菜鳥網絡相當於是收費站,做的是收費站管理的工作。”


馬雲一統桐廬幫?


快遞行業四大派系未來或將整合

菜鳥曾被視為挑戰京東物流的有力對手。京東依靠重資產的自建物流,實現了較好的用戶體驗,併成為京東的核心優勢之一。隨著阿里入股桐廬幫,菜鳥開始有了叫板京東和順豐的底氣。

劉建新觀察了國家郵政局及各大電商的數據,認為目前阿里和京東佔市場份額的比例大概為六成和兩成,其他電商共佔兩成。阿里聯合通達系,形成電商+物流陣營,騰訊和京東、順豐合作,形成南北合作格局。

從電商業務開始,阿里就更傾向於做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實現規模效應。菜鳥在2013年成立之初,就將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整合進了阿里的物流體系,後期則不斷擴充盟友數量,並通過股權形成了更深層次的捆綁。

和傳統的快遞物流公司運營模式截然不同,菜鳥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方巨頭之間的平衡。這為行業整體提供了基礎。

黃剛認為,未來中國的快遞行業將分為四大派系,阿里、京東、順豐、郵政。“收編整合、優化配置,這是必然的趨勢,當前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到新一輪的洗牌。”

具體來看,順豐在跟DHR做供應鏈升級,已經從傳統快遞深入到供應鏈的深度運營,郵政開始從IPO做開放,京東物流已經成為新型電商服務業態,當前的各大玩家已經各具優勢,未來還會有整合。

漁父則表達了不同觀點,他認為快遞行業的格局在三五年內不會有大的變化。“上游零售品牌商分散,需要的物流服務是多元化的,下游的快遞供應商也就不可能整合集約。”

但阿里在物流領域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馬雲的千億投資計劃,以及大手筆整合桐廬幫的動作,顯然是在全國甚至跨境範圍內,下一盤更大的棋。


馬雲一統桐廬幫?


劉飛表示,未來快遞行業決勝的關鍵將取決於物流形態是否足夠先進。目前,快遞的使用人群數量和頻率越來越高,但快遞員的數量已經幾乎見頂。菜鳥的模式,是靠智能網絡和技術,而不是靠人力去解決未來快遞行業的增量市場。

不論是靠主動進化還是被動整合,物流行業的網絡建設和技術升級,都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對於巨頭,這或許是一場著眼於未來的無限戰爭,但對於用戶,這是一場技術和體驗的升級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