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塑造苦难凝聚在一起的群体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名叫《虚构的犹太民族》。作者施罗默·桑德,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学历史教授,根正苗红的犹太人,他还是二战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

但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在犹太人看来可能有点大逆不道。作者说,那些我们所熟知的犹太人的历史,其实都是虚构或者重构出来的。比如,传说中的大卫王和所罗门时期,就是虚构出来的历史。因为考古学家已经证明,在公元前十世纪的以色列,根本不存在一个强大的国家。著名的耶路撒冷,在当时也最多是一个防御性的要塞而已。

历史上那些塑造苦难凝聚在一起的群体

更重要的是,那些所谓犹太人的“苦难”,也并不完全真实,而是从无数碎片中重构出来的。比如,犹太人的几次流亡事件,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的遭遇,并不是当时全部犹太民族的遭遇,等等。而这些重构出来的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就成了二十世纪犹太复国运动的主要依据。

这本书是对是错,我们没有能力评判。但是里面谈到的虚构历史的现象,倒不奇怪,很多民族的历史都有这个现象。但是请注意,它不是简单地弄虚作假,它背后其实有非常重要的发生机制,甚至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那今天,我们就举一个中国人熟知的例子——“焚书坑儒”。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焚书坑儒”,就是秦始皇这个暴君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先把天下的书籍都收集到一起,然后一把火都烧毁。烧毁书籍之后,他还觉得不满意,把当时的儒生都活埋了。这一系列的事件连起来,就是“焚书坑儒”。

但是,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首先,“焚书”和“坑儒”并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而且两件事的逻辑还不一样。

“ 焚书”事件先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13年。当时,天下已经统一。

有一次,秦始皇和大臣讨论政策。有人就说了一句话,说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意思就是,做事不学古人,还能持续很久的,我就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应该向古人学习。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人,著名的丞相李斯。他说,都说古代好,但是谁都没见过啊,怎么能作为依据呢?你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凭借自己的一点才学,故意以古非今,沽名钓誉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天下还不乱套了。所以,他提出来一个建议,把过去的书都烧了得了。这里要注意——李斯所说的“焚书”并不是把全天下的书烧光,他的目的是禁止私学,让国家掌控教育系统。

所以他们烧的都是民间藏书,而所有的书都是有底本的,底本都在咸阳存着,只有专门的人才可以读。所以目的并不是毁灭文化,而是垄断文化。李斯的“禁书令”里有一句著名的话:“偶语《诗》《书》者弃市”。过去我们的理解,是说你要胆敢偶尔讲一句《诗经》、《尚书》这些儒家典籍,都要杀头。

历史上那些塑造苦难凝聚在一起的群体

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其中“偶”字,在文言文中是啥意思?你看,他左边的偏旁是人字边,右边是遇字的省略形式。人相遇,照面、碰头,叫“偶”。比如我们讲对联是对偶,那为什么木偶、人偶,也叫偶呢。你想,这些东西就像一个人和镜子里的人相遇,是人的一个镜像嘛,所以叫偶。

那再来看“偶语《诗》《书》者弃市”这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指的是你要胆敢聚在一起,聚众讲学,这才要杀头。所以李斯要毁灭的,是私家讲学。

那么既然秦始皇留有底本,为什么先秦的书还会大量散失呢?别忘了,这些保存下来的书基本都在咸阳,而咸阳可是后来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

所以,毁灭古籍这件事,秦始皇和项羽都要承担责任。这是“焚书”,误读的成分还不算太多。但是,“焚书坑儒”的后半句“坑儒”就完全是曲解了。怎么回事呢?话说秦始皇当了皇帝之后,就开始追求长生之术,要当神仙。那就难免要被一帮江湖术士骗,当时叫“方士”。后来骗不下去了,有两个人叫侯生和卢生,就一商量,干脆跑了吧。光跑还不算,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就到处对人说:秦始皇这个人,慧根差,就不是一个当神仙材料。

这话传到秦始皇耳中,那肯定是大发雷霆:你们这些骗子,骗钱、骗官还不说,最后还要无端诽谤我。于是,就开始彻查这群人,这些人互相揭发,结果就牵连了四百六十多人。始皇一令之下,全部坑杀。

这就是“坑儒”的真相。

其中有两个细节,我们要注意一下。第一,被杀的这四百多个人都是咸阳附近的人,不是全天下的人。第二,这些人以“方术”为主,虽然有可能牵连到其他人,但不是专门对哪一个学派的打压。所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没有说过“坑儒”的话。

那么,“坑儒”的说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大概是200年以后,也就是东汉时代,那个时候儒家已经成气候了,这件事的细节被添枝加叶写了出来。其中,班固父子在写《汉书》的时候正式提出来,后来又经过反复渲染,才成为我们今天知道的样子。

那问题来了,这显然不是一个有意为之的阴谋。200年后,骂秦始皇迫害儒家,也没有什么现实的好处,儒家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历史?

其实,原因和我们一开头介绍的犹太人虚构自己的历史,是一样的动机,就是塑造苦难。

一段刻骨铭心的苦难记忆,可以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崇高感,这是一个人群最好的粘结剂。

历史上那些塑造苦难凝聚在一起的群体

犹太人的苦难历史记忆,让犹太人抱团。儒家崛起,他们也需要这样的苦难记忆,那“焚书坑儒”就正好合适了。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从西汉的汉武帝开始,儒学不就已经成了绝对的思想正统,因为“独尊儒术”嘛。怎么到东汉的时候,儒家才需要这个苦难故事来凝聚共同体呢?实际情况是,汉武帝时候所谓的“独尊儒术”,只是把朝廷中的“博士”这个群体全部换成了儒家的人。这些“博士”除了给皇帝当顾问之外,还负责官办教育,相当于中央大学。

但是他们总人数并不多,才五十人左右。后来,因为儒家掌握了教育大权,再加上朝廷提倡,到西汉末年的时候,官方的儒家弟子才达到了三万多人,成为一个群体性的力量。这个时候,他们才需要一个苦难故事来凝聚这个群体。

就像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人类文明的基础就是我们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而苦难的记忆和崇高的意义,是能把想象共同体构建最彻底的方式。所以,犹太有大流亡,中国有大禹治水等等,没有这些故事,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