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在網絡上流傳非常廣的”美國帶嬰幼兒的17個妙招“,曾被很多家庭奉為育兒寶典。

直到現在,它仍然影響著中國的不少新手爸媽。但是這些妙招真的”妙“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所謂的妙招是如何不靠譜的!

一、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覆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

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哭聲免疫法倡導”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訓練極少哭鬧、讓媽媽省心的乖寶寶。

其實,”一哭就鬧“會讓寶寶過於依賴父母的顧慮,只是成人世界裡的想當然而已,寶寶更多時候需要確認媽媽在旁邊,甚至跟自己是一體的。

在得不到回應的過程中,信任感崩塌,嬰兒會累積巨大的恐懼和憤怒,對於以後健全人格的塑造是非常不利的。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現在更多家庭開始採用親密育兒法對進行按需餵養,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建立親密關係,讓孩子享受媽媽的肌膚之親,在充滿關愛的環境里長大。

二、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

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夜裡起來給孩子頻繁餵奶,這是所有夜奶媽媽的痛。很多人提倡儘早給孩子斷夜奶,逐步訓練孩子完整的睡眠。

但是夜奶這個事情,媽媽說了也不算,醫生說了也不算!只有寶寶自己說了算。

夜奶的需求可以簡單分為“肚子餓了”和“尋找安慰”。在寶寶早期這兩者會並存,並不容易區分。

新生兒的胃容量小,吃進的母乳很快會被消化掉,夜間吃奶是再正常不過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每個寶寶的差異非常大。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即使不再需要夜奶,也仍然會夜醒的情況。寶寶通常在醒來後不能夠自我調整到再次入睡,需要爸媽的輔助才能再次入睡,沒有什麼比母乳更容易安撫寶寶了。

過早斷夜奶,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根本無法理解,為何媽媽有奶卻不給我喝。所以不是爸媽圖省事兒就能儘快解決的,最好不要拿孩子做犧牲。

等到孩子的胃發展到一定程度,漸漸能夠吃進更多的東西了,夜間需要進食的可能性就會少,也便能達到自然離乳的效果。

三、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

趴著睡就可以變成小臉,這真的是腦洞大開的奇談啊。到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的研究和實驗能夠證明這個論點。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對於嬰兒趴睡,一直是有兩面說法,雖然清醒時多趴對寶寶的大運動發展極有好處,而且趴著睡會減少光線、聲音的刺激,提高睡眠質量。

但是寶寶趴睡很容易發生意外,比如讓被褥掩住口鼻而致死。除了有窒息風險,趴著睡時呼吸不通暢,也容易壓迫心臟。

趴著睡還會影響寶寶散熱,還影響到寶寶心血管系統的自我調節和控制。

四、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

“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首先,抵抗力也就是免疫力,穿衣服多少和免疫力之間真的沒有多大聯繫。

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需要有戶外運動、適當接觸有菌環境、加強鍛鍊、多攝入益生質(並非益生菌),例如新鮮的水果、全麥食物等。

寶寶衣服穿多穿少,並不是由爸媽來決定,判斷孩子冷熱,摸摸脖子和後背,溫熱乾燥就是最合適的穿衣量。而每個寶寶的適合衣量也有不同,這和寶寶長期習慣的穿衣量有關,如果寶寶一直在老人的照顧下穿得比較多,爸媽接手照顧時又覺得應該少穿點,那受罪的是寶寶。

五、拒絕抗生素!

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

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及時使用抗生素會讓感染得到控制,而我們聽到過的因為拒用抗生素最後擴展到無法治癒的情況也非常多,最終不得不用更高級別更大劑量的藥物去治療。

個人使用抗生素和中國大環境下的濫用抗生素並不能混為一談,抵制抗生素不合理!

七、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

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

這些“不靠譜”的西式育兒法,曾被很多父母奉為寶典

這種論斷著實片面,也許存在部分不願意給寶寶母乳餵養的媽媽,但是有研究表明,有1%的媽媽確實是天生就沒有母乳或母乳很少。

不能給孩子提供母乳對她們來說已經是遺憾,這種斷定“奶不夠吃就是媽媽不想喂”的理論簡直是一把刀插進她們心裡。

我們提倡母乳餵養,但是對於那些確實是奶不夠的媽媽,也應該抱持著寬容和理解的心,理解她們對孩子的愛,一點也不比我們少。

PS:

育兒這方面,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都不一樣,希望家長們在參考的同時,也要注意甄選,不能一味地迷信別人的經驗。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