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腎小球病管理流程和新型藥物

C3肾小球病管理流程和新型药物

C3腎小球病(C3G)是一組因補體級聯反應激活導致腎小球C3沉積而引起的不可治癒性腎臟疾病。本文就其診療流程和新型藥物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學習。

C3腎小球病的最佳治療方法目前尚不統一(見圖1)。應給予支持治療以及控制血壓和蛋白尿(一線治療藥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此外還需給予降脂藥控制血脂。

C3肾小球病管理流程和新型药物

圖1 C3腎小球病診斷治療流程圖。ANA:抗核抗體;ANCA: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APH50:補體旁路途徑溶血活性測定;CBC:全血細胞計數;CH50:50%溶血試驗;GFR:腎小球濾過率;SCr:血肌酐;UPC:尿蛋白肌酐比

出現蛋白尿、血尿和腎小球腎炎特徵(如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和腎病綜合徵)的患者應給予活檢前實驗室檢查。活檢顯示C3顯性腎小球腎炎提示C3沉積強度比其他免疫反應物沉積至少高兩個級別。但該病理結果並不能確診為C3腎小球病,需排除感染後腎小球腎炎(PIGN),若果腎小球腎炎特徵在12周內消退,則不認為患有C3腎小球病。50歲以上的患者應評估是否存在副蛋白——也可引發以C3沉積為主的腎小球腎炎。一旦確診為C3腎小球病,應評估補體水平和活性,以明確補體異常程度,對疾病進行分期。

治療方法主要根據炎症嚴重程度選擇。輕度炎症患者給予保護腎小球支持治療,包括控制血壓(兒童血壓<90%,成人≤120/80 mmHg),條件允許的可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以控制血壓和尿蛋白排洩量。;優化營養治療;中度炎症(即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有學者提出給予黴酚酸酯(MMF)治療,但其有效性尚無統一共識。嚴重炎症(即膜增生性,毛細血管內或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給予甲強龍脈衝治療,以及抗補體藥物治療。

血漿置換

有關血漿置換在C3腎小球病患者中的應用尚無充足證據支持,但有研究報道,血漿置換可有效治療變異型C3腎小球病,如血漿置換可有效治療H因子變異型患者。血漿置換治療C3腎小球病的效果仍有待研究。

免疫抑制治療可減少自身抗體的產生,抑制C3a和C5a的過敏反應,從而抑制C3腎小球病相關的細胞免疫應答。但目前有關其有效性的研究結果並不統一。有研究顯示,單一使用糖皮質激素或糖皮質激素聯合其他免疫抑制劑不能改善腎臟存活率;但也有研究顯示,使用免疫抑制劑有助於改善C3腎小球病進程。

依庫珠單抗

補體異常是C3腎小球病發病的重要機制,使得抗補體藥物研發成為關注要點。研究顯示,依庫珠單抗主要對C3腎小球病中的炎症有效,對補體異常無影響。即可緩解腎小球炎症和蛋白尿,但不能緩解補體在腎臟沉積。

新型抗補體藥物

目前處於研究階段的抗補體藥物見下表。其中有4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期研究處於患者招募階段:口服C5aR1抑制劑avacopan;口服D因子抑制劑ACH0144471;靜脈注射藥抗MASP2單克隆抗體OMS721和皮下給藥聚乙二醇化C3抑制劑APL2。其他兩種藥物AMY101(皮下注射C3抑制劑)和口服B因子抑制劑LPN023可進行臨床試驗。

表1 靶向作用於補體活性的新型治療藥

C3肾小球病管理流程和新型药物

移植

有關C3G移植的研究較為有限。現有數據表明,DDD和C3GN患者腎移植後C3腎小球病復發風險較高,且預測移植結局亦較為複雜。常見的預測因素有性別,年齡,基因型,自身抗體和補體失調狀態。目前有關移植的建議主要是基於專家意見和病例報告。

C3腎小球病移植推薦意見

C3肾小球病管理流程和新型药物

參考文獻:

[1] C3 glomerulopathy-understanding a rare complement-driven renal disease.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2019 volume 15, pages129-143.

[2] 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and C3 glomerulopathy: conclusions from a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ontroversies Conference.Kidney International.Volume 91, Issue 3, March 2017, Pages 539–5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